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631833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培训课程_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公共管理学目录第一章 公共管理学科知识 1 第一节 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1 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2 第三节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 3 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 4 习题 5第二章 公共组织理论(10分) 7 第一节 公共组织概述 7 第二节 公共组织结构 8 第三节 公共组织的过程和行为 10 第四节 公共组织环境 11 习题 13第三章 政府改革与治理(20分) 16 第一节 治理理论 16 第二节 当代西方政府改革 19 第三节 转轨时期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20 习题 21第四章 政府间关系 25 第一节 政府间关系研究概述 26 第二节 西方政府间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27 第三

2、节 中国间政府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27 习题 28第五章 政府作用 30 第一节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角色 31 第二节 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作用 32 第三节 政府失败论 32 习题 33第六章 公共政策 37 第一节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37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 38 第三节 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 38 习题 39第七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20分) 42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概述 42 第二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 43 第三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44 第四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改革与发展 45 习题 47第八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0分) 50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

3、力资源管理的新概念 50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51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 52 习题 53第九章 公共财政管理 57 第一节 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57 第二节 公共预算管理 58 第三节 公共收入管理 58 第四节 公共支出管理 59 第五节 转轨时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60 习题 61第十章 第三部门管理 61第一节 第三部门及其管理研究的兴起 61第二节 西方第三部门的发展及其作用 62第三节 转轨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 63习题 64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20分) 66第一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兴起 66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流派与理论框架 67第三节 公共

4、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评价与借鉴 70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伦理(10分). 70第一节 公共管理伦理概述 71第二节 公共责任 72第三节 转轨时期的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73(除注明外,其它共计50分)。附:试卷题型结构1、辨析题(20分) 2、简答题(40分)3、论述题(50分)4、案例(材料)分析题(40分)公共管理学笔记 为2011年新大纲要求;其中l:了解;s:熟悉;j:理解;m:说明第一章 绪论 公共管理学的视野考查目标:了解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包括公共管理及公共行政的概念,公共物品概念,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熟悉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了解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了解公共管理学的概念,研究

5、对象、学科特征、研究途径和方法,了解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及中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考查内容:(一)公共管理及公共行政的概念,公共物品概念,(二)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熟悉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了解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三)公共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学科特征、研究途径和方法,(四)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及中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第一节 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一.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概念 l P2公共行政: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重点关注内部定向,机构和人员以及办公室

6、的管理。公共管理:尽管公共管理也包含了公共行政的许多内涵,但有以最低的成本取得目标以及管理者为取得结果负责的内涵。所以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二.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2009、2010年真题-简答: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管理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而且所有的大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但是公共管理在许多重要方面是与私人管理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助记:人事效率特征是责任和使

7、命)一、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二、 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三、 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四、 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更加复杂和严格。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征,公共管理在政治环境中运作且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1. 公共物品的概念 l P6公共部门: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决策的产生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公共物品:是具有消费的非

8、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 l P6(2010年真题-判断: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P7非竞争性:不减少他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非排他性: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2. 治理与善治治理概念定义繁多,可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善治是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的口号,它主要包括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利的主要标准。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l P8该领域发生了三次重大的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学一.对传统

9、公共行政学范式的批评无论是政策分析途径还是公共管理途径,都可以看做是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的过时或者失效所做出的一种反应,是作为它的竞争或替代途径而出现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形成的,并在6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居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是建立在科层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基础上的,它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行政组织或官僚体制上,以组织的内部取向,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研究,并以行政效率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二.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 P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几乎同时出现了出现了二种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一种是公共政策学院

10、的政策途径,简称“P途径”另一种是商学院的-商业途径简称“B途径”。B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研究中,并仍然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B途径强调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及其管理的相似性,较少对两者加以区别B途径关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它把焦点集中在战略和组织管理上。B途径仍然更多地以过程为取向。B途径更强调以研究和理论取向。P途径来自公共政策学院,它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P途径主张“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是相同的”(W.塞尔的名言)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的孕育和发展,公共管理的B途径与P途径逐渐融合,形成公共管理的新范式。1991年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雪城大学召开,可以说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三. 公共管理范式新在何处 l P14凯特尔认为,公共管理运动所发展起来的公共管理途径是一种全新的途径,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途径,也不同于政策分析中的执行研究途径,他认为公共管理途径具有以下的几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