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4624556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190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资料(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少 年教学目标:1、学会8个字,会认3个字。2、学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少年那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满无限希望的精神风貌。4、通过阅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为少年的自豪感。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红通通”、“万仞高山”、“翱翔”、“乳虎、“刀刃”,让学生有形象的感受。教学难点:感悟少年的精神风貌。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上课之前,老师要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谜底:人)是啊!刚才谜语中所提到的“早上到中午”这一段时间是人的一生之中最充满力量、充满希望的时刻。而少年

2、更是早上六七点钟的太阳,那么蓬勃,富有朝气。(板书课题)2、指名读课题。用自豪的语气读“我是 的少年!”3、师相机板书。那么自信、那么自豪的少年,连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都称赞不已,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少年二、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指名读文,正音。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这首诗中,作者说少年像什么?”(二)、感悟课文。1、指名说,师相机板书。原来诗人一共运用了七个结构相似的比喻句形成一首诗,把我们比作是引读。2、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远远不止这些,他想赞美咱们少年的哪些美好品质呢?请大家自由品读课文,同桌互相谈一谈。三、交流展示:指名畅谈感悟,自由探讨四、归纳

3、总结:师相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出少年拥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勇敢、自信、有冲劲、有希望的美好品质。五、当堂训练:1、多种形式朗读感悟诗中的情感。2、四人小组进行词语积累练习。3、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诗人通过新奇的想像、丰富的语言为少年谱写了一曲美好的赞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课文。二、合作探究。1、是啊!我们是自信的、充满希望的,让我们将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大声读一读,相信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自豪。(男生读、女生读、齐读)2、激发情感,师再次引读。3、试背全诗。4、多种形式背诵全诗。三、交流展示。四、归纳总结:1、出示句式:少年像 这些诗句还不

4、足以表达我们少年的优秀品质,你们能自已夸夸自己吗?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动笔写一写,欣赏品读。3、出示李白和辛弃疾的诗词,全班齐读。五、当堂训练:1、背诵课文。2、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板书设计: 太阳 朝气蓬勃 源泉 积极向上 小树 乐观开朗1、少年 乳虎 充满希望 小鹰 勇于拼搏刀刃 自信创新英秀 教学反思:2、小松树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双横线中的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长能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品读,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能把握

5、住小松树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播放歌曲小松树,“小松树,快长大,快快长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韦苇写的这篇散文小松树,看看小松树怎样长成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二、合作探究。(一)、检查生字,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2、与同桌一起朗读课文一遍,注意纠正字音错误。3、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疑难词语。4、小组合作互助释疑。(可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5、体交流反馈。6、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7、自由读课文,说说小松树是一棵怎样的松树(二)、深入学习课文:学习第一段(第一、二

6、自然段):1、在一座古老的森林里,悄悄地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松树。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棵小小的松树呢? 2、出示句子“他是那么嫩,那么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它高得多。”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试着用“那么那么,就连”说一句话。5、解“寻思”,指导朗读,读出好奇的语气。3、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松树想长高的愿望。三、交流展示。四、归纳总结。五、当堂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写课后生字。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什么?2、一个月,两个月,他看哪,想啊,长啊,终于长高了许多。小松树看到了什么呢?二、合作探究。(一)、学习第二段(三六自然段)1、默读,找出这段中的过渡

7、句。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小松树看到了些什么?请划出有关词句。3、指名读出有关句子。4、齐读五六自然段,用“虽然但”说一句话。5、引导比较“长高!”与“长得更高更高!”在表达意思上的不同。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第六自然段。(二)、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七十自然段)学习方法:1、读课文,勾画重点词句。2、组内比赛有感情朗读,互读互评。3、思考讨论:第一自然段中的“看”与第七自然段的“望”能不能调换?说出你的理由。全班反馈。学习第四段(第十一自然段)1、读课文,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这时小松树望见了什么?2、“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这句话在文章最后起了点明中心

8、的作用,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写下来。三、交流展示。四、归纳总结。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教师总结。五、当堂训练:1、用关联词“只有才”造句。2、小松树还会看到什么呢?续写小松树2板书设计:2、小松树(龙骨草)后面有什么呢? 长高了许多 ( 树 )后面又有些什么呢? 长得更快了 (森 林)后面还有什么呢? 不停地往上长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教学反思:3、小溪流的歌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9个生字。理解“清亮”、“清脆”、“阻止”“阻碍”“牢骚”“充沛”“汇合”“汇集”等词语,并会准确运用。2、练习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学习课文,从小溪流的语言和行动中

9、感受小溪流的活泼快乐,体会他坚持向前,不断壮大自己的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让我们一起用心来倾听一种声音好吗?(播放溪流的音乐)你们感觉这是什么声音呢?(生回答)对了,这是小溪流在唱歌呢!那么,它在唱一首什么歌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学习课文小溪流的歌,来听听小溪流究竟在唱一首什么歌。二、合作探究。(一)、揭题,布置预

10、习。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分段指导。(二)、阅读课文19自然段。1、自读课文13自然段。2、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3、自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齐读第3自然段。4、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了这一段,

11、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 齐读第4自然段。5、指名读510自然段。读后讨论。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指导读对话。6、齐读第10自然段。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小河)指导读这一自然段。三、交流展示。四、归纳总结。五、当堂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第1-10自然段。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

12、继续前进的。二、合作探究。阅读课文11-19自然段。1、默读第11段,思考小溪流长成小河后又遇到了哪些阻挡?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2、指名读1218自然段。读后讨论。(1)小溪流和乌鸦是怎样对话的?(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3)乌鸦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4)指导读对话。3、齐读第19自然段。(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2)指导读这一自然段。4、指导分角色朗读11-19自然段

13、。三、交流展示。四、归纳总结。1、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当堂训练:1、按课文内容填空:( ) 的原野 ( )的泥沙 ( ) 的枯枝 ( )的小溪2、读了小溪流的歌你想说些什么?写下来。板书设计:3、小溪流的歌只要不断前进,永不停步,就会在前进中成长壮大。教学反思:古诗诵读 游园不值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3、欣赏美丽的春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

14、美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地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今天,我们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二、合作探究。(一)、检查预习: 请问读熟的同学有多少?这首诗读懂的又有多少?(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的时候用心体会、琢磨、看谁读得不但正确、流利,而且还体会出诗歌的感情,能读好古诗。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比赛、评议,反复朗读古诗,把春天的美景读出来3、教师示范读书,引导学生评议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