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4624551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资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沙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2标 测量方案 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2标月湖公园北站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 编制人: 日期: 复核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SG-12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五年 八 月 湖南长沙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土建施工SG-12标项目经理部 长沙市轨道交通 3 号线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2标月湖公园北站土建工程 编号:致:北京赛瑞斯/湖南省工程建设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JL-06标项目监理部

2、(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2标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附件: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重大危险源清单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年月日审批意见: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代表(签字)年月日 长沙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12标 重大危险源管理及控制措施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1.1、编制目的11.2、工作原则11.3、适用范围11.4、编制依据2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目标、指标管理2

3、第三章 管理组织机构23.1、成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小组23.2、管理小组职责2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评价与辨识34.1、 重大风险源调查与辨识34.2风险评价5第五章 管理制度65.1、项目经理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65.2、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制度85.3、现场监测、报告、预警、报警制度105.4、现场监督、检查制度11第六章 主要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126.1、触电126.2、火灾146.3、机械伤害156.4、交通事故166.5、物体打击176.6、高空坠落196.7、坍塌事故216.8、地下管线、建筑物破坏23第七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26第八章 附 则26 中铁一局长沙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

4、SG-12标项目经理部 湖南.长沙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第一章 总 则1.1、编制目的(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施工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确保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及时展开救援工作、尽量减少事故危害,保障现场人员和周边单位建筑的安全。(2)、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的需求,优化事故现有应急指挥系统和组织网络,建立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在处置时,必须严格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映、各司其职、协同配合、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1.2、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当发生或可能发生轨道交

5、通建设工程事故时,应迅速、有效地实施工程抢险以及对人员进行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事故扩大化,消除事故影响。(2)、分级管理原则。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轨道交通建设工地突发各类事故的,由长沙地铁3号线土建工程第12标段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各下属部室、施工队及相关部门协助。风险等级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程度,参照风险工程等级宜由大到小定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3)、资源整合原则。应急抢险实行统一指挥,以确保高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1.3、适用范围适用于长沙地铁3号线土建工程第12标段安全风险管理,范围主要为明挖车站。1.4、编制依据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

6、-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GB/T50839-201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第二章 重大危险源目标、指标管理2.1、无因工重伤事故;2.2、无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等事故;2.3、无重大起吊设备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及火灾事故;2.4、无l0人以上集体

7、中毒事故。确保死亡率为零、重伤率为零、年轻伤频率在0.3以下,杜绝死亡事故的发生,死亡事故为零,重大事故为零;职业病发病率控制指标为零;第三章 管理组织机构3.1、成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小组组 长:布强副组长:谭晓飞、申伟、周颖组 员:杨博、李鸣、张红博、安华文、杨少龙、谢李勇、朱斌3.2、管理小组职责(1)、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制订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台帐;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监督保证体系和安全风险监控网络。(2)、依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责任,积极采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法,加强和改进安全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减少风险灾害及风险损失。

8、(3)、建立健全各级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成立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负有全面责任;其他领导、部门及人员,按照安全风险管理各自分工负有相应责任。第四章 重大危险源评价与辨识4.1、 重大风险源调查与辨识 危险源的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危险源

9、辨识小组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危险源辨识要求 a 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 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 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d 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e 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4.1.1、辨识方法(1)、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

10、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4.1.2、辨识类别(1)、 根据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点,

11、将危险源产生的事件或事故分为以下类别: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伤害等。(2)、 将活动/产品/服务项目可分为: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临边工程、消防管理、模板工程、钢筋作业、砼作业、装饰装修、油料存放、回访维修、施工用电作业、塔吊安装、拆除及作业、电气焊作业、手持电动工具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办公区域、照明安装维护、打桩作业、生活区域管理、管道安装等。4.1.3、 危险源及风险的辨识更新当发生以下情况时,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新的危险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a当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b当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

12、较大变化时;c 当发生重大事故或相关方严重抱怨时;d当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有改变时。4.2风险评价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证危险源评价的正确合理,对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应遵循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4.2.1、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的原因与机制;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d、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4.2.2、风险等级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将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和一般风险二类。 4.2.3、风险评价依据:a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b 危害和事故伤亡的程

13、度、规模;c 发生的频率;d 相关方关注程度;e 财产损失额度;f 公司信誉的影响程度;g 降低风险的难度。4.2.4、风险评价方法(1)、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2)、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利弊,施工企业应综合采用,互相补充,综合确定评价结果。当对不同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有疑义时,应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采用高风险值的评价结果。 (3)、在严重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判断为不可承受风险。 a 可能造成死亡事故;b 重大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