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598963 上传时间:2019-08-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3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规定 为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特制定相关的规定。以下是搜集并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校食堂指设于学校(含托幼机构,下同),供应学校学生、教职员工等集中就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食堂,包括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普通中等

2、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托幼机构等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第四条学校食堂经营者应当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确保食品安全。 第二章食品安全责任 第五条学校应承担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明确相关机构及负责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并公示。 学校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堂(含引入社会经营的食堂)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食品安全管理员和其他食品从业人员负直接责任。 第六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依法实施食品经营许可,开展日常监管,查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第七条教育行政、人力资源和社

3、会保障部门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行政管理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下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考核内容,督促学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第八条卫生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人员救治、卫生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学校开展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第九条(社会共治)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制度,成立由学校、经营方、就餐人员代表等组成的监督员队伍,有条件的学校要引入家长代表及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机构代表等组成的监督员队伍,引入社会监督,加强社会共治。 第十条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三章食品安全基本要求 第一节持证经

4、营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学校申办学校食堂应以学校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作为申请人,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 第十二条学校引入社会经营的食堂,应选择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并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得将学校食堂承包给没有资质的单位和个人经营,严禁社会经营单位将学校食堂经营进行分包或转包。 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托幼机构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食堂宜由学校自主经营,自行管理。 第十三条食品经营许可证应悬挂在学校食堂就餐场所的醒目位置。 第十四条学校食堂应严格按照许可经营项目在许可有效期内开展经营。不得超范围、超期限经营。 第十五条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量化评定等级应当达到B级以上(含B级)。

5、 在中、高考等各级政府确定的重大活动期间承担为考生供餐的学校食堂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评定应当达到A级。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评定为A级的,在申报县级以上政府和国家级、省级评选评优时应优先考虑。 第十六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关键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流程。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培训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食品采购查验、加工制作和贮存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6、的其他制度。 关键岗位责任制度应当包括学校校长或主要负责人、经营方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进货查验岗位责任及其操作流程、专间(备餐间)岗位责任及其操作流程、消毒保洁岗位责任及其操作流程、食品贮存岗位责任及其操作流程等制度。 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度及操作流程应上墙张贴在相应岗位区域。 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按规定要求配备经考核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取得国家或省认可的食品安全相关资质。 供餐人数30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应当有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团队,团队负责人应为专职的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并相应配备1名以上专职的中级或

7、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 供餐人数500人以上3000人以下的学校食堂应当配备专职的高级或中级食品安全管理员。 其它学校食堂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级别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社会经营的学校食堂,学校和经营者应当分别配备相应级别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第十八条学校和食堂经营者应赋予食品安全管理员相应的权责,确保其能够完全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 食品安全管理员应每日实施对人员健康状况、当天食品采购查验以及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等情况管理控制。 学校分管食堂的负责人应至少每月组织并参加一次对食堂食品安全状况检查评价。 学校校长或主要负责人应定期听取食堂食品安全状况汇报,研究解决食品安全有关事项。并应至少每季度组织

8、并参加一次对食堂食品安全状况检查评价。 学校应当建立检查评价记录。对检查评价中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或风险的,学校及食堂经营者应当立即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采取整改措施,必要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学校应当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陪餐制度。 第十九条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含临时工作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全省统一格式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二十条学校食堂应建立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制度,并做好记录。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出现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以及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目录所列等病症的,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

9、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二十一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和考核,每年参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8学时。 学校或学校食堂经营者应当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将培训情况记入档案。 第二节场所与设备设施 第二十二条学校食堂食品处理区应当设置在室内,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并应防止食品在存放、运输、操作过程中产生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处理流程应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一般操作区宜通过地面材质或颜色不同进行区分。 新建、扩建、改建的学校食堂在施工前应当将

10、建筑设计图纸送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专业技术机构进行规范性审查。 第二十三条学校食堂的备餐间应当按专间要求设置。 第二十四条在教室或就餐场所分餐的托幼机构、学校可不设备餐专间,但应根据情况设置相应的成品暂存场所。 成品暂存场所应当按专用操作场所进行设置。 第二十五条从供餐单位统一订餐的学校食堂需现场进行分餐的,其分餐场所应当符合专用操作场所设置要求。 第二十六条食品加工的工用具、存贮设备设施应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用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加工的工用具及容器宜通过形状、材质、颜色区分,并做到标识明显、定位存放。 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用具和容器应专用。 第二十七条学校食堂餐饮具消毒应以热力消毒为主

11、,化学消毒仅限于因材质或大小原因无法热力消毒的餐饮具。 采用化学方式消毒的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设置足够的水池,严格执行并落实消毒液浓度、浸泡时间及冲洗等要求。 第二十八条学校食堂应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建设,采用设立透明式、视频监控式厨房等方式向就餐者展示食品加工制作关键场所和关键过程,保障就餐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三节食品采购和贮存要求 第二十九条学校食堂应当选择相对固定的食品供货商。采购米、面、肉、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料,应与供货单位签订包含食品安全内容的供货协议。 第三十条学校食堂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查验并索取供货者的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等资

12、料。采购大米还应每批次索取包含重金属指标的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在商场、超市等采购的食品应当保存好每日进货票据;在农贸市场采购的食品,应由供货方、采购人员在采购单据上签字后妥善保管。不得采购无票证或票证不符的食品。 第三十一条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应当做好食品采购验收和登记,建立食品进货台账,确保食品可追溯。 从固定供货商采购且供货票据信息齐全的,可不再重新登记记录,但应按照时间顺序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好有关票据。 鼓励学校食堂建立使用电子台账,记录食品、食品添加剂的采购和使用情况。 第三十二条学校食堂除严禁采购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外,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严

13、禁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 (二)不得使用防腐剂、乳化剂、稳定剂等食品添加剂; (三)没有完整标识的散装油等其他散装食品; (四)禁止采购、使用和销售含铝膨松剂、人工着色剂以及含铝面制品、含人工着色剂的肉制品和调味品; (五)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托幼机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院校的学生食堂不得制售生食类、冷食类(不含水果)食品和裱花蛋糕; (六)严禁违规加工制作野生毒蕈、鲜黄花菜等高风险食品; (七)尽量不采购四季豆等豆类。在加工制作四季豆等豆类和豆浆等食品时须确保烧熟煮透。 第三十三条食品贮存应当分类、离墙、离地存放,标识明显。洗涤用品和减灭有害生物用品等有毒有害物品不得贮存在食品仓库。 拆袋后的大包装原料、散装食品应当采用符合食品包装材质要求的容器存放,并加贴标识。 食品添加剂应设专柜或专区存放,并显著标识“食品添加剂”字样,制作存放品种清单。 第三十四条食品及原料应当根据贮存的要求进行冷冻或冷藏。冷冻冷藏设施内的食品应当分类分层放置,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成品、半成品应当盛装在容器内,并加盖或用保鲜膜覆盖。 第三十五条食品及原料的使用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及时清理销毁变质和过期食品及原料。 第三十六条从供餐单位订餐的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