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495829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65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doc(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4850号)和南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2015105号)等文件精神,提升河南南阳市项目区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融合的常态化学习,特制定如下河南省南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对象 南阳市卧龙区、高新区、官庄工区、城乡

2、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二、培训目标(一)学员目标1.更新信息技术应用理念,理解“能力提升工程”的目标与价值,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主要特征,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得到强化。2.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类型,丰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储备,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方法,信息技术应用综合素养得到优化。3.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训练,生成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成果,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创新能力明显增强。4.参与混合式培训过程,掌握混合式研修方式,获得“智慧众筹”的实践体验,基于校(园)本实践的信息化专业发展意识与能力同步提升。(二)区域目标1.建立区域混合式研修良好机制,实现线上线下

3、研修活动的有效协同。2.实践中锤炼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团队,提高本土指导团队的服务绩效。3.培植区域内信息技术应用学校(幼儿园)典型,牵动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深化。4.生成信息技术应用的资源和课例,区域相关资源库存储丰厚、应用高效。三、培训阶段和内容设计(一)培训阶段设计 适应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高新区、官庄工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项目需求多层次、个性化的特点,本次培训阶段设计选择“理念技术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的认知思维过程与实践应用逻辑,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参训者创造宽松的选择环境和个性化发展空间。具体阶段设计与环节、任务安排见下图:(二)培训内容设计培训内容预生互补、静动

4、结合,其中网络空间主要支持学员进行静态资源即预设课程的学习探究,学员在PC机上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完成作业和问题探究,在移动终端上进行信息查询、碎片化学习、个别问题交流和即时感悟提交,优势互补实现时间利用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校(园)本空间重点支持学员合作学习、动态生成及实践探究,促进学员集思融智、认知积淀、学用转化和创新生成;区域空间重点支持专业指导与成果推广,实现静态资源的活化展示及动态资源的辐射推广。1.预设网络课程预设性课程采取维度导向、模块定位、专题支撑的设计思路,分为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与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信息技术应用专项能力三个维度,包含综合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信息技术应

5、用技巧、互动交流能力、思维导引能力、技术支持教学能力、课件(程)制作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资源管理与使用能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模块内容。各学科提供210学时课程资源,学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学100学时即可。具体课程设置以小学语文为例列表如下(其他学科课程设置见附件):学科维度模块课程名称学时备注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与方法综合素养听故事,立师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3必修积极的“六项选择”学会积极的自我选择22选1认知与暗示的“魔力”把握教学及心理规律2教师法治观念的培育与生成3必修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从数字化教育走向智慧教育2选修不少于4学时信息

6、技术与教学创新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4信息技术应用技巧教师编辑文档的10个小技巧4选修不少于16学时教师制作演示文稿的10个小技巧4教师处理声音的7个小技巧4教师处理视频的7个小技巧4教师加工图像的8个小技巧4教师制作动画的8个小技巧4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互动交流能力沟通零时限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在线交流4选修不少于32学时增强课堂互动效果的利器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协同备课的组织与管理4思维导引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思维导图4看得见的思维思维导图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4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误区及应对4技术支持教学能力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学生参与设计与选择4没有边界的课堂如何实

7、现学生课外课堂的学习4技术进课堂后学生怎么管4课件(程)制作能力灵动的演示文稿演示文稿艺术设计及实现4微课如何制作?4走出课堂的课件在线课件的制作与应用4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变革4在线与混合式学习评价的方案设计4技术环境中的课堂观察与研究4资源管理与使用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存储与分享4教育资源收集技巧4中小学教师如何用好数字图书馆4信息技术专项能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4选修不少于40学时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4多媒体音像支持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4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课堂讲授4PowerPoint课件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4信息技术环境下

8、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情境创设4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总结与复习4以互动反馈技术进行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4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网络和移动教学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4制作与准备混合式教学资源4在线与混合式学习任务设计与技巧4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探究学习任务设计4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移动学习环境中的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4随身携带的教室移动学习4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4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4基于校本研修活动指导的教师工作坊4技术环境下校本研修的实施与技巧4技术环境下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4在线与混合式教学课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6课程在线

9、学习空间创建与平台选择的建议4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呈现教学内容的策略2智能教学课堂学生参与方式的设计与技术实现4备注课表提供210学时课程资源,以维度为单位规定必选学时,其中“信息技术应用理念与方法”维度必选28学时课程,“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维度必选32学时课程,“信息技术应用专项能力”维度必选40学时课程。学员修满100学时为满分学时。2.生成性资源生成性资源是指培训过程中学科专家、辅导教师、参训学员通过一些列研修活动动态生成的创造性知识成果。生成性资源是以预设的学科论坛、交流研讨、岗位实践等形式为载体,以班级为单位,聚焦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设定主题,开展研讨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创造性知识成果。

10、四、培训安排(一)培训时间2017年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二)进度安排培训安排分为前期准备、培训者培训、启动预热、学员研修阶段、考核评优和总结结业六个阶段。培训进度具体安排如下:阶段时间培训安排活动形式前期准备1.结合本地需求,制定项目实施方案2.准备培训平台和培训课程资源3.组织报名建坊培训者培训阶段对项目区域骨干培训者进行培训集中面授启动预热阶段1.开学典礼,培训动员2.学员网上注册,熟悉培训流程集中培训+远程研修学员研修阶段1.确定研修任务2.在线选择课程进行学习3.参加在线研讨以及答疑活动4.参加校本研修活动5.参加区域研修活动 6.完成线上、线下所有研修任务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考核评

11、优阶段1.开展评优活动,评选优秀2.根据考核标准,评定学员成绩总结结业阶段1. 分类编辑培训成果并展示2. 提交培训总结3. 举行结业典礼五、组织管理(一)管理与辅导结合南阳市项目区域原有的校本研修管理方式,建立多层级管理、双层级辅导的研修模式;全面掌握学员学习信息,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对培训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通过“区域工作坊-学校教研组”双层级辅导的模式,建立与校本研修模式相匹配的网络研修环境,全面推动混合式研修模式的常态化应用。根据教育部对混合式研修模式的要求,区域工作坊由区县管理员协调成立,原则上由50-100人构成一个工作坊,每个区域工作坊配备1名坊主,建议由区县内的学科教研员

12、或学科带头人担任。学科教研组由学校校长协调成立,每个学校每个学科成立1个学科教研组,如校内资源有限,可由区域内中心校协调,跨校组成学校教研组。每个学校教研组配备1名组长,建议由校内教研组长担任。(二)继教网内部组织结构及职责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成立信息技术专项培训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亲自挂帅,负责项目的统筹管理工作。为了做好本次培训,领导组下成立项目协同管理团队,负责培训过程中的项目实施管理、课程配置、教务管理、教学支持、技术支持、质量监控和客户服务等工作,具体如下图:(三)区县辅导团队工作职责1.教研组组长(1)熟悉平台和培训相关资料。培训前组织学员熟悉研修平台,帮助学员了解研修流程

13、。(2)建立教研组QQ群等工作坊沟通渠道,及时传达坊主对培训的通知及要求。及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反馈和解答。(3)结合继教网对项目主题、时间的要求和安排,设计本教研组在培训期间的研修计划,对本教研组原有的校本研修计划在内容上进行调整,以符合本次培训的主题要求,严格按照培训研修计划组织学员参与线上网络研修及线下校本研修。(4)设计线上网络研修活动内容,在项目开展期间结合本校校本研修活动内容开展相应的线上研修活动。(5)督促学员及时完成培训内容,并对学员在线上提交的作业等内容给出指导意见。(6)撰写并发布教研组简报不少于3期。(7)定期整理教研组优秀研修成果,上报坊主。2.工作坊坊主(1)

14、建立工作坊QQ群等工作坊沟通渠道,及时传达项目组、管理员对培训的通知及要求。及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反馈和解答。(2)指导和督促坊内学员日常学习活动,通过平台功能、工作坊QQ群等多种方式,指导学员掌握远程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辅导学员有效开展网络学习。(3)设计坊内研讨活动主题,组织工作坊学员开展线上研讨活动。(4)撰写并发布工作坊简报不少于3期。(5)批改学员提交的作业,并给出改进提升建议。(6)定期整理工作坊优秀研修成果。上报继教网项目组。(7)做好工作坊培训总结工作。六、考核方案 考评坚持自我考评与他人考评相结合、过程考评与终结考评相结合、合格考评与激励考评相结合、定量考评与定性考评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考核。具体办法如下:考核内容考核标准满分课程学习依据研修任务选择学习网络课程,累计学习时间大于等1200分钟时,记30分。若实际学习时间小于1200分钟则此项考核成绩=实际学习时间/1200(分钟)30分。30分个人研修总结结合个人研修计划和校本实践,完成并提交一篇总结性学习日志。按照提供的工具提交(工具表单另附)。提交记10分,被坊主批阅为优秀加5分,良好加3分,合格加1分,不合格、抄袭成绩为0分。15分应用成果结合在线学习和校本实践,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