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482423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高考写作素材之成语典故精选(共36条)百看不厌【词目】:百看不厌【发音】:biknbyn【解释】: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跋山涉水发音bshnshshu释义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历尽路程的辛苦。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近义词跋山涉川拔苗助长发音bmizhzhng解释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出处孟子公孙丑上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不切实际地办事,欲速不达示例文汇报1989.1.18:不少教练员,随意调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

2、近义词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反义词循序渐进典故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没个遮拦,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一起往下淌。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

3、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

4、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枯死了。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人无力强行改变这些规律,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愚蠢的宋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一心只想让庄稼按自己的意愿快长高,结果落得一个相反的下场。提示拔苗助长是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它的出处就是这则寓言故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有它们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不能违背它,改变它。违反了客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情,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把事情办坏。我们都应该以宋国这个农民为戒。文

5、言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闵(mn)-同悯,担心,忧虑。长(zhng)-生长,成长,揠(y)-拔。长-生长芒芒然-疲倦的样子。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予-我,第一人称代词。趋-快走。往-去,到.去。槁(g)-草木干枯。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

6、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安然无恙【拼音】:nrnwyng【释义】: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之类的忧伤的事。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例子】: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指经历危险的事故没有受到伤【近义词】:平安无事、安然无事、安然如故【反义词】:九死一生、在劫难逃、危在旦夕【典故】: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

7、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是一个很能干的妇女。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赵威后和使者的对话的原文是: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8、?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这也就是后来演化出的安然无恙这个成语。爱憎分明发音izngfnmng释义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示例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陈若曦耿尔在北京)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表示对人和物喜爱与厌恶2008年中考要求掌握的200个成语爱憎分明安然无恙拔苗助长跋山涉水百看不厌班门弄斧搬弄是非变本加厉变幻莫测别具匠心不耻下问不可救药不可思议不能自已不屈不挠不速之客不屑置辩不言而喻不约而同不折不扣畅所欲言车水马龙称心如意承前启

9、后诚心诚意触景生情唇亡齿寒春和景明春华秋实当之无愧道听途说得不偿失滴水穿石断壁残垣风调雨顺峰回路转赴汤蹈火高屋建瓴刚正不阿各持己见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行其是根深蒂固骇人听闻好意难却厚此薄彼豁然开朗鸡犬相闻记忆犹新家喻户晓坚定不移见异思迁今非昔比斤斤计较津津有味惊慌失措精打细算精雕细刻井然有序迥然不同居高临下举世闻名举一反三可歌可泣刻舟求剑扣人心弦夸夸其谈脍炙人口滥竽充数理直气壮力挽狂澜历历在目两全其美流连忘返流离失所络绎不绝落英缤纷满载而归买椟还珠漫不经心茅塞顿开美不胜收门庭若市名副其实名列前茅名正言顺莫名其妙漠不关心默默无闻难以置信迫不得已破釜沉舟其乐无穷其貌不扬气象万千恰如其分千姿百态牵强附

10、会前赴后继巧妙绝伦轻而易举情不自禁情真意切全神贯注人声鼎沸忍俊不禁任劳任怨锐不可当三顾茅庐赏心悦目舍生取义身临其境深恶痛疾声色俱厉失魂落魄诗情画意世外桃源势不两立守株待兔首屈一指首当其冲水落石出水乳交融水涨船高四面楚歌素不相识随波逐流随声附和谈笑风生叹为观止甜言蜜语铁杵磨针推陈出新完璧归赵万籁俱寂亡羊补牢妄自菲薄闻鸡起舞唯利是图温故知新无边无垠无动于衷无精打采无缘无故息息相关洗耳恭听喜不自胜喜出望外鲜为人知闲情逸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相提并论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心旷神怡心平气和心悦诚服欣喜若狂星罗棋布胸有成竹栩栩如生轩然大波悬梁刺股鸦雀无声言简意赅眼花缭乱杳无消息夜以继日一碧万顷一筹莫展一鼓作气一劳永

11、逸一望无际一语双关依然如故依山傍水怡然自乐义不容辞异口同声异想天开抑扬顿挫饮水思源油然而生与日俱增再接再厉载歌载舞张灯结彩郑重其事中流砥柱枝繁叶茂装模作样壮志未酬谆谆教诲自得其乐自给自足自强不息走投无路左顾右盼揠苗助长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每天他到稻田时,发觉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烦,心想:怎么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终了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将稻苗拨高几分。经过一番辛劳后,他满意地扛锄头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对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杯水车薪bishuchxn车薪:一车柴草。

12、孟子告子上: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意思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草。比喻效力小,对于解决困难起不了多大作用。抱薪救火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过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

13、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暂时满足了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225年,果然秦军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

14、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百发百中此典源于虎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春秋战国时代,楚共王有两个非常擅长射箭的弓箭手,一个叫养由基,一个叫潘党。有一天,养由基看到潘党连射三箭,箭箭都射中前面箭牌的红心,很不服气,就想与潘党一比高低,他们决定在柳叶上用黑色做记号,站在百步之外去射,如果谁能够射中,就算谁本领高强。结果两人都射中柳叶的中心。他们又选了高低不同的三片柳叶,不但在柳叶中心涂上黑色,而且注明一、二、三等符号。养由基描准柳叶上的墨道和符号,然后搭弓上箭,连射三箭,依着一、二、三的顺序,箭箭命中,观看者都拍手称赞他百发百中的本领。后来,人们用百发百中比喻射击技术非常高明。现在也用百发百中比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把握,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按图索骥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