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465119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习题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政治习题精选: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5之2)来源:网络 时间:2009-10-17 09:08:52 字体: -51.一经投入生产过程,便全部消耗掉,它们的价值随之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 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形式存在的劳动对象D。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5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的原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剩余价值率提高了C。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增强了D。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53.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

2、利地实现社会的扩大再生产,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规律C。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阶段的经济规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54.考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价值如何增殖问题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问题C。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55.在资本循环中,货币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都是货币资本B。起点是货币资本,终点是生产资本C。起点是生产资本,终点是货币资本D。起点是商品资本,终点是货币资本56.衡量资本周转速度的指标是

3、(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循环次数B。周转次数C。流通次数D。增殖幅度57.用资本周转考查资本运动的目的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6)()A。从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从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揭示价值增殖是怎样发生和实现的D。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58.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购买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购买过程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统一D。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59.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提高年剩余价值率B。提高平均利润率C。提高积累率D。提高剩余价值率60.资本周转时间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

4、.7)()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购买时间,劳动时间和销售时间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D。劳动时间和销售时间61.资本流通时间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A。生产资料储备时间,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B。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C。劳动时间和销售时间D。自然力独立作用时间,购买生产要素的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62.资本周转速度与(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B。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C。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D。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63.年剩余价值率表示(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工人年受剥削的程度B。

5、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D。预付全部资本的增殖程度64.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对社会生产部门进行划分B。对扩大再生产的类型进行划分C。对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进行划分D。对社会总资本进行划分6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6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9)()A。无限制的自由竞争B。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C。生产的相对过剩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67.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固定资

6、本的更新B。流动资本的更新C。新科技革命D。资本主义的稳定增长68.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阶段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9)()A。危机B。萧条C。复苏D。高涨6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个“相对”的对象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B。资本家发财的需要C。资本家生产的需要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70.对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进行衡量所用的程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复杂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简单劳动7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货币成为资本B。商品成为货币C。劳动力成为商品D。商品成为

7、劳动力72.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标志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货币的产生B。纸币的产生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的产生7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资本B。剩余价值C。货币D。劳动7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75.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B。无产阶级贫困化C。失业现象的发生D。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实现76.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价值B

8、。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77.价值量取决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8)()A。货币量B。使用价值的量C。商品的有用程度D。劳动量78.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该矛盾是由(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D。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二、选择题,即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1.最早的资产者产生的途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A。从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B。由封建地主演化而来C。由

9、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D。由封建贵族蜕变而来2.资本原始积累的直接后果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A。使劳动力成为商品B。使货币成为资本C。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D。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3.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D。用暴力手段掠夺海外的货币财富4.构成资本主义国家职能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A。对内职能B。对外职能C。政治统治职能D。社会管理职能5.资本主义国家对内职能的内容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A。国际交往B。政治统治C。社会管理D。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6.

10、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主权在民B。君权神授C。分权制衡D。自由,民主,博爱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具体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B。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等内容C。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D。构成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8.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A。由于其调节的自发性,导致社会各部门比例失调,造成资源浪费B。引起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两极分化C。导致垄断发生,障碍技术进步D。调节社会分配9.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以自然分工为基础B。封闭、保守的经济C。自给自足的经

11、济D。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10.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本题难度系数为0.6)()A。是开放型的经济B。本质上是交换经济C。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D。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11.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A。简单商品经济B。发达商品经济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2.以下关于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B。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商品13.商品

12、的价值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B。商品的社会属性C。由具体劳动创造的D。商品的本质属性1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5.以下关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4)()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B。价值是价格的基础C。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D。价值要借助交换价值和价格表现出来16.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5)()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寓于使用价值

13、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7.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本题难度系数为0.6)()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B。生产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18.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A。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B。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19.在商品价值量决定方面,正确的命题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A。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价值量是在不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20.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