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399781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 习题答案 作者 吴少华 人力资源管理第9章练习题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九章 劳动关系管理练习题参考答案1、 名词解释1.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 工会:或称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工会组织成立的主要意图,可以与雇主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3.劳动者:字面意义为“劳动的人”,是对从事劳作活动一类人的统称。劳动者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

2、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4.劳动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又称劳动纠纷。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 ,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5. 仲裁制度:仲裁制度是指民(商)事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选定的第三者根据一定程序规则和公正原则作出裁决,并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6.诉讼制度:诉讼制度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司法保护,

3、人民法院通过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对该行政争议进行受理、审理、裁判以及执行裁判等,从而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司法活动而形成的制度。7.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4、生育保险等。8.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9.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2、 单项选1C、2A、3B、4D、5C、6D、7A、8B、9A、10A、11B、12A、13B、14C、15C、16C3、 多项选择1A

5、B、2ACE、3ABC、4ABCE、5ABE、6ABCD、7ADE、8BCD、9ABCDE 10CD、11ABD、12BCDE、13AC、14AE、15ABD、16AE、17BCD、18BD、19ACE、20 ABCDE、21ABC 四、改错题答:存在5个错误的地方,并予以改正。1、集体合同期限应为1-3年2、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或者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3、双方的首席协商代表在通过的集体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不是所有协商代表签字。4、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

6、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不是20日送达审核意见书。5、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提出书面异议的,集体合同生效;提出异议的,用人单位双方应对异议部分进行协修改后,重新报送,未规定在30日内修改。五、简答题1.劳动关系含义是什么?有哪些特征?答:劳动关系,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中所规范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法律特征:(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直接的联系。(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者所在单位。(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

7、,要成为另一方所在单位的成员,要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2.处理劳动关系的原则有哪些?答:一、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三、兼顾各方的利益原则 四、民主协商原则 五、创新发展原则3.劳动合同包含哪些内容?答:(1)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4.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是什么?答:(一)劳动合同的变更:第一,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第二,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已经修改或废止;第三,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根据市场变化转产或调整生产任务;第四,劳动合同订立时的

8、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第五,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情况。(二)劳动合同的解除。(1)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第一,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必提前通知劳动者:一是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三是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给予经济补偿:一是劳动者患病或者因公受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二是劳动者

9、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更换工作岗位还不能胜任工作的;三是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第三,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全体职工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但是,用人单位依据以上规定裁减人员后,在6个月内又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2)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第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因为劳动合同是劳动者自愿签订的,当然也有权自愿解除,只要这种解除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不损害用人单位利益。第二,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情形有三种:一是在试用期内,试用期是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具备录用条件的考察期限,也是劳动者选择用人单位的选择期限,因此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只要发现用人单位不适合自己,可随时通知解除合同。二是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