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4339434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与途径 -以教学转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主讲人:安文铸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 言,1、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四有”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2、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师德?专业化发展?二者的统一?!) 3、2017年7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主席陶西平先生在“中法知名校长论坛”报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目标:底线、底色、底蕴。,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专业知识,指学科知识和通识 -学科的课程标准 -学科知识点的准确把握(重、难点) -学科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学科的逻辑结构 -学科方法论,一、中小学教

2、师专业发展的内涵,2、专业能力,指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 -班级建设和管理能力 -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说服能力,交流能力,沟通能力 -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把握能力,教案、学案编制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问题设置、小组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提示、训练检测、课外拓展) -课堂中动态生成即时目标的能力 -课堂上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3、专业精神(亦称专业伦理、专业道德),指专业理念与师德 -职业理解和职业认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 -教育教学中情感、态度的投入 -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为人师表的榜样行为和个人修养 -基于责任和使命的活力、激情和精气神,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 五大标志,1、具有

3、对现代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基本观念) 2、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功和“匠心”(基本技能) 3、具有驾驭和改革教育教学的能力(专业本领) 4、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素养、内涵) 5、具有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的人生价值追求(品位、气质),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成长路径:学习(读书)实践反思再读书再实践再反思升华 -开展有计划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阅读中吸取营养,通过科组聊书会、校级分享会,为教育教学改革寻求理论支撑 -积极投入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听课、评课,上“打磨”课、汇报课、示范课、公开课,参与并主持课题研究 -书写教育教学心得、反思、随笔、论文并参加分享活动 -积累教育教学案例,探寻

4、教育教学规律,形成对某个或某些教育教学问题的系统思考和认识,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2、以教学转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理念转型促教师观念转变。 -教学方式转型促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流程转型促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技巧的提升 -课堂和教学的文化转型促教师提升职业自觉和专业精神。,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3、引导教师制定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指对影响人的生涯发展的经济、社会、心理、教育、生理等各种因素的选择和创造 -生涯规划将影响整个生命历程,目标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生涯规划的作用、价值: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三、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4、制定个人读

5、书规划 -读什么? -怎么读? -让读书陪伴一生。,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项修炼,1、修炼精神、气质:精气神 -胸怀大志,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成为有品位、格调和气质的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时时、处处、事事体现教育工作者的风度、风范、风气、作风 -永葆教育工作者的青春,延长有效教育生命期,抵制职业倦怠,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项修炼,2、修炼情感、态度: -要有无疆的大爱,关注每一个学生,视学生如子女兄弟 -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人、容事、容委屈、容冤枉、容误会,要有热情、开朗、豁达、合群的性格 -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即以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发展的心态对待生命过程中的一切事

6、情,坚持进步、面对挫折、把握机遇 -永远保持一副微笑的面孔,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项修炼,3、修炼智慧、能力: -不断提高对教育和教育事业的理解和认识,关注所从事学科的前沿动态和信息 -积极投身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 -博览群书,丰厚自身的人文底蕴,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项修炼,4、修炼心理、境界: -培养尊重、自尊、信任、自信、包容的品质,拥有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增强善良、忍让、敬畏、感恩的品质;善待他人,敬畏前人、敬畏大自然、敬畏规律,【结 语】:,静:营造安静、平静、宁静、沉静的氛围,力戒浮躁、远离功利; 实:老老实实、朴朴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实实在在; 慢:教育是慢功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步一个脚印,欲速则不达; 持:持续、持久、坚持、把持。,祝大家在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