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4339022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排放水部分指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监控排放水各项指标,郭熠 信邦集团研发部,1主要测试项目,1.1 氨氮纳氏试剂显色法 1.2总氮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3总磷过硫酸钾消解法 1.4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法,紫外可见光基础知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构造、原理、测试能力及适用范围 排放水测试项目的检测方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仪器的维护和保养,1. 紫外光,紫外辐射(ultraviolet light, ultraviolet radiation) 紫外光波长比可见光短,但比X射线长的电磁辐射。紫外光在电磁波谱中范围波长为10400nm 紫外光被划分为A射线、B射线、C射线(简称UVA、UVB、UVC) 波长范围:

2、UVA:400315nm UVB:315280nm UVC:280190n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又称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Visible Molecular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是研究物质电子光谱的分析方法 它可用于定性和定量测定大量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各种化合物由于组成和结构上的不同都有各自特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通过吸收光谱的形状、波峰的位置及强度、波峰的数目等进行定性分析,TU-18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种测量模式: 光度测量:测定一定波长下物质的吸光度值。 光谱扫

3、描:吸光度值与波长的曲线,用于扫描物质的特征 吸收峰。 定量测定:选定最大吸收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 的标液绘制标准曲线,用于定量测定未知浓度 的样液。 时间扫描: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随时间的变化线。,一、定性分析 (一)定性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无机定性分析中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未知不饱和化合物结构的结构骨架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是比较吸收光谱的曲线 二是用经验规则计算最大吸收波长,然后与实测值比较,二、定量分析 1. UV-VIS定量分析特性 灵敏度可达10-410-5molL-1,甚至可达10-6 10-7molL-1 准确度好,相对误差在1%-3%范

4、围内,如果操作得当,则误差往往可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 操作容易、简单,2. 分析条件的选择 A仪器测量条件 合适的吸光度范围(调节待测物浓度、选用适当厚度的吸收池等) 入射光波长和狭缝宽度 B反应条件的选择 显色剂用量 溶液酸度的选择 显色反应时间、温度等,C参比溶液的选择 溶剂参比 试剂参比 试样参比 平行操作溶液参比 D干扰及消除方法 控制酸度 掩蔽剂 选择适当分析波长 分离,3单组分定量方法 对单一物质的定量分析比较简单,一般选用工作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4. 多组分定量方法,两个以上吸光组分的混合物,根据其吸收峰的相互干扰情况,选择适当分析方法 当两组分仅部分重叠时,可通过选择

5、适当的入射光波长,按单一组分的方法测定 当两组分相互重叠严重时,不可能采用单纯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只能采用多组分定量方法 随着测量组分的增多,实验结果的误差也将增大,双波长法测定混浊样品 在双波长法测定中,若将2设在试样的吸收峰上,1设在试样无特征吸收的波长上,此时1和2处的背景吸收应相等。显然,2上测得的是试样本身的吸收与背景吸收的总和,1测得的是背景吸收。因此用双波长法可以消除因试样混浊产生的背景吸收,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可进行混浊试样的分析 通过适当的波长组合,可进行双组分或三组分混合物的同时测定 当1、2相差1-2nm时,使用双波长同时扫描,可记录一阶导数光谱 采用一波长固定,

6、另一波长扫描,记录吸收光谱,可消除混浊背景的影响 采用双笔记录器,可记录溶液中发生的两种现象,三、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s Law) 分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定律 它指出:当一束单色光穿过透明介质时,光强度的降低同入射光的强度、吸收介质的厚度以及光路中吸光微粒的数目成正比,A=-lgT=lg(I0/I)=bc A :吸光度 T :透射比(百分透射比%) I0:入射光辐射强度 I :透射光辐射强度 b :光通过试样的光程长度(cm) c :分析物浓度(molL-1) :摩尔吸收系数(Lmol-1cm-1) (摩尔吸光系数是有色化合物的重要特性。 愈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

7、收能力愈强,因而光度测定的灵敏度就越高。),朗伯比耳定律的局限性 (Limitations to Beers Law),(1)比耳定律本身的局限性 比耳定律只适用于稀溶液(0.01 molL-1) (2)化学偏离 主要是指分析物质涉及到任何平衡反应时,如分析物质与溶剂发生缔合、离解及溶剂化反应,产生的生成物与被分析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出现化学偏离 (3)仪器偏离 复色光 杂散光 不平行入射光,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 Spectrophotometer ),主要组成部件 1. 光源 对光源的主要要求:在仪器操作所需的光谱区域内,能发射连续的、稳定的、具有足够强度的辐射,且辐射

8、能随波长的变化尽可能小,使用寿命长 紫外及可见区的辐射光源:白炽光源、气体放电光源和激光光源,白炽光源 在可见和近红外光区的常用光源 钨灯的使用范围3202500nm 碘钨灯与钨灯相比,碘钨灯具有更大的发射强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是近代分光光度计中广泛使用的光源,辐射能量与施加的外加电压有关,在可见光区,辐射的能量与工作电压的4次方成正比 光电流也与灯丝电压的n次方(n1)成正比 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灯丝电压,必要时须配备稳压装置,以保证光源的稳定,气体放电光源 氢灯、氘灯和氙灯以及空心阴极灯光源等 可使用的波长范围为160375nm,由于受石英窗吸收的限制,通常紫外光区波长的有效范围一般为200

9、375nm 灯内氢气压力为100Pa时,用稳压电源供电,放电十分稳定,且光强度恒定 激光光源 根据可以产生受激辐射的工作物质的物态特性分为气体、固体、半导体和液体激光器,2. 波长选择器,波长选择器:滤光片和借助棱镜或衍射光栅的几何色散,滤光片 滤光片是一种简单而廉价的波长选择器,其作用是选择性地透过一定波长范围的光 滤光片有吸收滤光片和干涉滤光片,前者仅限于可见光谱区,后者可用于紫外、可见和红外辐射 单色仪 棱镜、光栅和声光可调滤波器,3.吸收池,吸收池用于盛放分析的试样溶液,让入射光束通过 吸收池一般由玻璃和石英两种材料做成,玻璃池只能用于可见光区,石英池可用于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 吸收池的

10、大小规格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最常用的是1厘米的吸收池 为减少光的反射损失,吸收池的光学面必须严格垂直于光束方向,在精度分析测定中(紫外光区尤其重要),吸收池要挑选配对,使它们的性能基本一致,因为吸收池材料本身及光学面的光学特性、以及吸收池光程长度的精确性等对吸光度的测量结果都有直接影响,4. 光电转换器,I . 定义 光电转换器是将光辐射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电信号的器件。 S = kP + kd = kP k:校正灵敏度;P:辐射功率;kd: 暗电流(可通过线路补偿,使为0) II. 理想的光电转换器要求 灵敏度高;S/N大;暗电流小; 响应快且在宽的波段内响应恒定,水质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11、1、测定原理 水样中的氨与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色度与氨氮的含量成正比,可在410425nm范围内进行检测。 2、水样处理,(pH2)煮沸,凝聚沉淀,络合掩蔽,显色,定量测定,用10%硫酸调节pH小于2后煮沸除去有机物,加入硫酸锌溶液,用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约为10.5,静置,除去硫化物,加入纳氏试剂使其显色.1cm光程,420nm处吸光度,取上清液,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掩蔽钙镁离子,1、测定原理 K2S2O8+H2O2KHSO4+1/2O2 KHSO4 K+HSO4- HSO4- H+SO42- 2、水样处理,水质总氮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取污水1

12、0ml,加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加1:9HCL,消除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影响,140消解30min,使有机氮和无机氮 全部转化为硝酸盐,定容,定量测定,1cm光程,在220nm和275nm下的吸光度,利用硝酸根在220nm处的吸收而定量测定硝酸盐氮的含量,但是溶解的有机物在220nm也有吸收,而硝酸根离子在275nm处没有吸收,因此,在275nm处做另一次测量,以校准硝酸盐氮值,1、测定原理 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2、水样处理,水质总磷过硫酸钾消解法,取

13、污水5ml,加过硫酸钾,消解,加钼酸盐,抗坏血酸,生成磷钼杂多酸后被还原为钼蓝,140消解15min,定容,定量测定,3cm光程,在700nm下的吸光度,1、测定原理 当溶液的酸性在pH为2.00.5之间时,溶液中的六价铬离子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利用标准曲线法,通过测量显色后溶液在540 nm处的吸光度。 2、水样处理,水质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法,取污水50ml,调节pH2.0,加显色剂,定容,定量测定,六价铬与显色剂反应显紫红色,1cm光程,在540nm下的吸光度,1、仪器应放在坚固的工作台上,避免因振动的影响,光学系统各元件相对位置发生移动; 2、确保电压稳定,保证仪器放

14、置和运行环境:20-25,40-80%RH,防止仪器受潮和酸的侵蚀; 3、测量的液体体积约为比色皿的2/3高度,避免液体污染仪器内部,破坏元器件,影响仪器的稳定性; 4、每次测量前应关闭光源,预热半小时,开机后,如长时间不使用光源需将其关闭,以减小损耗当仪器不经常使用时,保证每星期至少开机12 h,避免各元件受潮; 5、比色皿必须保持干净,使用前后必须彻底清洗,并用酒精浸泡,或定期用盐酸-过氧化氢溶液清洁,不能用手接触光面,檫试比色皿时用试镜纸按照一个方向檫试,为了确保通光的均匀性,两个比色皿上有“s”标记的光面必须朝向同一个方向; 6、每次使用之后要收拾好桌面并将仪器用布罩好,避免灰尘污染。 7、根据需求选择比色皿材质和光程。可一律使用石英比色皿,可见光区也可使用玻璃比色皿(玻璃比色皿对紫外光有吸收),光程有10mm和30mm两种。,仪器维护和保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