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43377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简易信号发生器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报告课题名称:简易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报告学生姓名: 肖飞 学生学号: 081601001 学生班级: 电子 Q0841 同组姓名: 指导老师: 刘老师 所属院系: 电子工程系 设计时间: 2目 录1.实验名称与要求.1.1 简易低频信号发生器.2.实验方案与实验线路原理.2.1 实验方案2.2 实验原理图.3.硬件模块说明.3.189C51 单片机的功能.3.2DAC 功能介绍4.软件设计与说明.5.调试结果 必要的调试说明与问题讨论.6.心得体会.7.参考文献.3一、实验名称、要求简易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一个 D/A转换器接口电路,实现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功能,能输出0.150H

2、Z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等周期信号,并具有以下功能:通过按键选择 36种波形的输出,并用数码管显示相应的波形标号。系统在初始时轮流输出三种波形,并轮流显示。二、实验方案与实验线路原理2.1 实验方案 本次课程设计产生一个低频信号发生器,使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用中断查表发完成波形数据的输出,再用 DA 转换器输出对应的波形,在单片机的 IO 口接 4 个开关来选择波形输出,在 IO 口接数码管来显示对应的波形序号,一直对开关的状态进行查询,初始轮流显示三种波形42.2 实验线路原理图三、硬件模块说明89C51单片机的功能:MCS单片机都采用 40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方式。 40条引脚说明如下:1、

3、主电源引脚 Vss和 Vcc2、外接晶振引脚 XTAL1和 XTAL2 XTAL1 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是外接晶体的一个引脚。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地。 P1.01 .2P1.23 .34P1.45 .56P1.67 .78RST/VPD9XD 3.010T P.1IN0 3.212IT1 P.30 3.414T1 P.55WR 3.616D P.77XTAL218 19VS20 P2.021.1P2. 23.34P2.425.56P2.627.78PSEN29ALE/ROG30A/VP10.732P.60.534P.450.336P.270.138P. 9VC408031

4、8051 87515 XTAL2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是外接晶体的另一端。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外部振荡源。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 RST/VPD,ALE/ , 和PROGSEN/Vpp RST/VPD 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EA高电平 ALE/ 正常操作时为 ALE功能(允许地址锁存)提供把PROG地址的低字节锁存到外部锁存器,ALE 引脚以不变的频率(振荡器频率的)周期性地发出正脉冲信号。 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61PSEN出端,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取指令(或数据)期间, 在每个机器周期S内两次有效。 /Vpp 、 /Vpp为内部程序存储器和外部

5、程序存EA储器选择端。当 /Vpp为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当 /Vpp EA为低电平时,则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4、输入/输出引脚 P0.0 - P0.7,P1.0 - P1.7,P2.0 - P2.7,P3.0 - P3.7。 P0口(P0.0 - P0.7)是一个 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是分时传送的低字节地址和数据总线,P0 口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八个 LSTTL负载。 P1口(P1.0 - P1.7)是一个带有内部提升电阻的 8位准双向 I/O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四个 LSTTL负载。 。 P2口(P2.0 - P2.7)是一个带有内部提升电

6、阻的 8位准双向 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输出高 8位地址。P2 口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四个 LSTTL负载。 P3口(P3.0 - P3.7)是一个带有内部提升电阻的 8位准双向 I/O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四个 LSTTL负载DAC 功能介绍DAC0832芯片是一种具有两个输入数据寄存器的 8位 DAC,它能直接与MCS51单片机接口,它有三种数据输入形式,单缓冲、双缓冲,直通。双缓冲方式:即数据经过双重缓冲后再送入 DA 转换电路,执行两次写操作才能完成一次 DA 转换。这种方式可在 DA 转换的同时,进行下一个数据的输入,可提高转换速率。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特别适

7、用于要求同时输出多个模拟量的场合。此时,要用多片 DAC0832组成模拟输出系统,6每片对应一个模拟量。 本次实验我们用的是双缓冲形式。四、软件设计与说明(包括流程图)系统软件由主程序和产生波形的子程序组成,软件设计主要是产生各种波形的子程序的编程,通过编程可得到各种波形。主程序和几种常用波形子程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图 4-1 主程序流程图开始初始化读波形选择开关状态波形判别数码管显示调波形发生子程序7NY 图 4-2 锯齿波流程图NN YY开始开始初始化初始化端口 AA 00HA 00H端口 A端口 AA=A+1A=A+1A=A-1A=00HA=00H返回A=A-1A=0返回8图 4-3 三

8、角波流程图图 4-4 方波流程图NY图 4-5 正弦波流程图开始A=0FFH端口 A延时子程序A=00H端口 A延时子程序开始A=00H R5=0FFH端口 A A 正弦函数表数据R5=0DPTR=DPTR+19五、调试结果、必要的调试说明与问题讨论首先我们进行了系统仿真,均没有错误,但是在硬件连接上遇到了很多问题,对单片机的好多接口功能不是太熟悉,开始考虑要不要用 273 来实现拓展,进而来控制显示管的输入代码,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觉得直接用 8255 控制代码输入比较实用,所以连接硬件很顺利,数码管显示一般都没问题,主要是 DA 能不能实现模数转换功能,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好多试验台的 D

9、A 芯片均不能正常工作,我们只能通过万用表来测试 DA的好坏,首先,需要编一个简单的小程序(如下所示) ,通过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的电压来来验证 D/A的好坏,ORG 0000HMOV DPTR,#0CFA0HMOV A,#00HL1: MOVX DPTR,AADD A,#10HSJMP L1END我们终于找到一个试验台上的 DA 芯片能正常工作,所以当我们把程序整体输入,编译运行后,就能看到示波器显示波形,初始轮流显示四种波形,按下某个开关后,便显示相应的波形,所以调试基本成功。我觉得在调试过程中,首要的是测试各个芯片是否能正常工作,对各个芯片的功能熟悉,正确的使用器件来进行测试,当然也可以用

10、巧妙的程序来辅助。六、心得体会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 ,我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10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

11、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编程问题,硬件的连接,怎样去调试,怎么去测试芯片能否正常工作,怎样是程序编的简洁易懂,且包含了所需的功能。我对单片机只是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好多都得请教老师和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海无涯苦作舟,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我一定要努力的学好专业知识,多去实践,把知识化为财富,而且经常重新温故。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程序问题,查阅了好多资料,请教了同学,终于游逆而解。正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同时,我也知道在大学里,好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学习,领悟,并融会贯通,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能

12、力,世界日新月异,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孜孜不倦的学习。七、参考文献1、赵国相,于秀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2、张有德,赵志英,涂时亮.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63、王迎旭.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4、周向红、刘国繁. 51系列单片机应用与实践教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1附录 A 程序清单ORG 0000HLJMP STARTORG 4100HPORT EQU 0CFA0HSTART: MOV R3,#0FHSETB P1.0SETB P1.1SETB P1.2SETB P1.3JNB P1.0

13、,LXP0JNB P1.1,LXP1JNB P1.2,LXP2JNB P1.3,LXP4WAIT: DJNZ R3,WAITAJMP MOTOPLXP0: LCALL PRG1LJMP STARTLXP1: LCALL PRG2LJMP STARTLXP2: LCALL PRG3LJMP STARTLXP4: LCALL PRG4LJMP START12MOTOP: LCALL PRG1NOPLCALL PRG2NOPLCALL PRG3NOPLCALL PRG4NOPLCALL PRG4NOPLJMP STARTPRG1: MOV R1,#2MOV DPTR,#0CFABHMOV A,#80

14、HMOVX DPTR,AMOV DPTR,#0CFA8HMOV A,#06HMOVX DPTR,AMOV DPTR,#0CFA9HMOV A,#02HMOVX DPTR,APG1: MOV DPTR,#PORTMOV R2,#255LOOP: MOV A,#00HLOOP1: MOV DPTR,#PORT13MOVX DPTR,AINC DPTRMOVX DPTR,AINC ACJNE A,#0FFH,LOOP1DJNZ R2,LOOPDJNZ R1,PG1SETB P1.0RETPRG2: MOV R1,#4MOV DPTR,#0CFABHMOV A,#80HMOVX DPTR,AMOV DPTR,#0CFA8HMOV A,#5BHMOVX DPTR,AMOV DPTR,#0CFA9HMOV A,#02HMOVX DPTR,APG2: MOV A,#00HMOV R2,#255LOOP0: MOV DPTR,#0CFA0HMOVX DPTR,A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