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428847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作文技法 2009-05-15 22:38 阅读 428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整体性原则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须在整体框架下进行。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一伟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问她:“ 你是怎样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说:“其实, 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善的自我,而那

2、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我们该怎样“审”这则材料呢?有的同学抓住了关键词“雕塑自我”,以此为话题,立意为“我勤奋努力塑造自我”、“我通过多读书塑造自我”、“我选择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我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来塑造自我”等等。有的同学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为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缺点错误。”这样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料本身的“只言片语”来立意,没有能够准确把握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未免偏颇。既然是审题,就应该审得全面,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而不是分割蚕食,片面立意。如我们把上面这则材料当做一个整体来分析就不难发现:除了“塑造自我”这个短语以外,“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

3、个信息。“去掉多余的边边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围绕这一点立意选材文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再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 樱花时节 ,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 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 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

4、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多角度原则很多材料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

5、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来的观点 2-5 个,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如这样一则作文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有个 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 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 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 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 发的,你 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

6、的现象。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3.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既要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明限制原则与话题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

7、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 交给他一块石头, 说:“明天,你拿 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 ,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 买 那块石头,而且价 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 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 结 果,石 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 稀世之宝” 。院 长对男孩 说:“ 生命的价 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 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有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

8、、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倾向性原则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这样一则材料,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作文: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

9、的圈套。但迄今为 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 赞赏。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就明显偏离题意。二、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审题方法 1:找关键词句法。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材料: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 多年。 18 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

10、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 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 归时,鞋匠意外地 发现了一 张新的字条:“ 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 。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 2400 多年的 谬误终于得以澄清。找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 2400 多年的谬误”再加材料的标题鞋匠的好奇,而抓住了关键词语的同学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现和创新的原动力。材料: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 空观相矛

11、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 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 致相对论的诞生。找出关键词句“不容置疑”、“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似乎矛盾的关键词语包含材料的主旨:敢于质疑是成功的阶梯。审题方法 2:以果溯因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材料:乌鸦因羡慕老 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 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12、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 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 记自己叫什么的 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我。一切从实际出发。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也可以从既要

13、勇于尝试又要讲究实际立意。材料: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虾米;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是为什么 ”的分析(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审题方法 3:联系实际法。材料:人们总佩服“ 千里 马” 一日千里,勇往直前的气概;人 们也崇尚“老黄牛”生命不息,犁耕不止的精神。然而有的人总感到不如意,总想让“千里马”与“ 老黄牛”搞优势互补,从而派生出“千里马” 式的“老黄牛”或“ 老黄牛”式的“千里马” 。这则材料谈的是人们对“千里马”与“老

14、黄牛”的态度,如果将材料中的动物联系到人类社会,学生自然容易找出材料的主旨: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审题方法 4:领会寓意法。材料: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 动地的大事 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 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 3000 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 3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 暂 ,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这则寓言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讲一只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不切实际而最终流产;第二层讲这只蜗牛从此一蹶不振,最终死于草丛之

15、中。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蜗牛悲剧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立志不切实际;二是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材料: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 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 马没主意了,回去 问妈妈。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正面:1.独立思考是可贵的精神素质2.正确的行为导向来源于独立思考3.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走出盲从的迷谷4.多分析,多比较,方能鉴别是非5.真知从实践出,真理从实践来6.试一试是成功的开始,敢试才会有成功反面:1.人云亦云,自陷困境。2.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只能扮演依附攀附的角色3.大脑长在别人头上的人是可悲的4.盲从没有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