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4282906 上传时间:2019-08-05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系统09计算机考研统考专业课——操作系统(汤)第4章(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4.1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4.2 连续分配方式 4.3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4.4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4.5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4.6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4.7 页面置换算法 4.8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4.1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图 4-1 对用户程序的处理步骤,4.1.1 程序的装入,1. 绝对装入方式(Absolute Loading Mode),程序中所使用的绝对地址,既可在编译或汇编时给出, 也可由程序员直接赋予。 但在由程序员直接给出绝对地址时, 不仅要求程序员熟悉内存的使用情况,而且一旦程序或数据被修改后,可能要改变程序中的所有地址。因此,通常是

2、宁可在程序中采用符号地址,然后在编译或汇编时,再将这些符号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2. 可重定位装入方式(Relocation Loading Mode),图 4-2 作业装入内存时的情况,3. 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Denamle Run-time Loading),动态运行时的装入程序,在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并不立即把装入模块中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而是把这种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因此, 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是相对地址。,4.1.2 程序的链接,1. 静态链接方式(Static Linking),图 4-3 程序链接示意图,在将这几个目标模块装配成一个装入模块时,须解

3、决以下两个问题: (1) 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 (2) 变换外部调用符号。,2. 装入时动态链接(Loadtime Dynamic Linking),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有以下优点: 便于修改和更新。 (2) 便于实现对目标模块的共享。,3. 运行时动态链接(Run-time Dynamic Linking),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运行时动态链接方式,是对上述在装入时链接方式的一种改进。这种链接方式是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执行时才执行,亦即,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 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凡在执行过程中未被用到的目标模块,都不会被调入

4、内存和被链接到装入模块上,这样不仅可加快程序的装入过程,而且可节省大量的内存空间。,4.2 连续分配方式,4.2.1 单一连续分配,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存储管理方式,但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中。采用这种存储管理方式时,可把内存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两部分,系统区仅提供给OS使用,通常是放在内存的低址部分;用户区是指除系统区以外的全部内存空间, 提供给用户使用。,4.2.2 固定分区分配,1. 划分分区的方法,分区大小相等, 即使所有的内存分区大小相等。 (2) 分区大小不等。,2. 内存分配,图 4-4 固定分区使用表,4.2.3 动态分区分配,1. 分区分配中的数据结构,空闲分区表。 (2

5、) 空闲分区链。,图 4-5 空闲链结构,2. 分区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FF。 (2)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的。 (3) 最佳适应算法。,3. 分区分配操作,1) 分配内存,图 4-6 内存分配流程,2) 回收内存,图 4-7 内存回收时的情况,4.2.4 可重定位分区分配,1. 动态重定位的引入,图 4-8 紧凑的示意,2. 动态重定位的实现,图 4-9 动态重定位示意图,3.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算法,图 4-10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流程图,4.2.5 对换(Swapping),1. 对换的引入,所谓“对换”, 是指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或者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

6、据,调出到外存上,以便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再把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或进程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对换是提高内存利用率的有效措施。,2. 对换空间的管理,为了能对对换区中的空闲盘块进行管理,在系统中应配置相应的数据结构,以记录外存的使用情况。其形式与内存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所用数据结构相似,即同样可以用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在空闲分区表中的每个表目中应包含两项, 即对换区的首址及其大小,它们的单位是盘块号和盘块数。,3. 进程的换出与换入,(1) 进程的换出。 每当一进程由于创建子进程而需要更多的内存空间,但又无足够的内存空间等情况发生时,系统应将某进程换出。 其过程是:系统首先选择处于

7、阻塞状态且优先级最低的进程作为换出进程,然后启动盘块,将该进程的程序和数据传送到磁盘的对换区上。若传送过程未出现错误,便可回收该进程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并对该进程的进程控制块做相应的修改。,(2) 进程的换入。 系统应定时地查看所有进程的状态,从中找出“就绪”状态但已换出的进程,将其中换出时间(换出到磁盘上)最久的进程作为换入进程,将之换入,直至已无可换入的进程或无可换出的进程为止。,4.3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4.3.1 页面与页表,1. 页面 1) 页面和物理块 分页存储管理,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片,称为页面或页,并为各页加以编号,从0开始,如第0页、第1页等。相

8、应地,也把内存空间分成与页面相同大小的若干个存储块,称为(物理)块或页框(frame), 也同样为它们加以编号,如0块、1块等等。在为进程分配内存时,以块为单位将进程中的若干个页分别装入到多个可以不相邻接的物理块中。由于进程的最后一页经常装不满一块而形成了不可利用的碎片,称之为“页内碎片”。,2) 页面大小 在分页系统中的页面其大小应适中。页面若太小,一方面虽然可使内存碎片减小,从而减少了内存碎片的总空间, 有利于提高内存利用率,但另一方面也会使每个进程占用较多的页面,从而导致进程的页表过长,占用大量内存; 此外,还会降低页面换进换出的效率。然而,如果选择的页面较大,虽然可以减少页表的长度,提

9、高页面换进换出的速度,但却又会使页内碎片增大。因此,页面的大小应选择得适中,且页面大小应是2的幂,通常为512 B8 KB。,2. 地址结构,分页地址中的地址结构如下:,31,12,11,0,对某特定机器,其地址结构是一定的。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空间中的地址为A,页面的大小为L,则页号P和页内地址d可按下式求得:,3. 页表,图 4-11 页表的作用,4.3.2 地址变换机构,1. 基本的地址变换机构,图 4-12 分页系统的地址变换机构,2. 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图 4-13 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4.3.3 两级和多级页表,现代的大多数计算机系统,都支持非常大的逻辑地址空间(23226

10、4)。在这样的环境下,页表就变得非常大,要占用相当大的内存空间。例如,对于一个具有32位逻辑地址空间的分页系统,规定页面大小为4 KB即212 B,则在每个进程页表中的页表项可达1兆个之多。又因为每个页表项占用一个字节, 故每个进程仅仅其页表就要占用4 KB的内存空间,而且还要求是连续的。 可以采用这样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采用离散分配方式来解决难以找到一块连续的大内存空间的问题: 只将当前需要的部分页表项调入内存, 其余的页表项仍驻留在磁盘上,需要时再调入。,1. 两级页表(Two-Level Page Table),逻辑地址结构可描述如下:,图 4-14 两级页表结构,图 4-15 具

11、有两级页表的地址变换机构,2. 多级页表 对于32位的机器,采用两级页表结构是合适的;但对于64位的机器,如果页面大小仍采用4 KB即212 B,那么还剩下52位, 假定仍按物理块的大小(212位)来划分页表,则将余下的42位用于外层页号。此时在外层页表中可能有4096 G个页表项, 要占用16384 GB的连续内存空间。 必须采用多级页表,将外层页表再进行分页,也是将各分页离散地装入到不相邻接的物理块中,再利用第2级的外层页表来映射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于64位的计算机,如果要求它能支持2(=1844744 TB)规模的物理存储空间,则即使是采用三级页表结构也是难以办到的;而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

12、也无此必要。,4.4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4.4.1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和程序员的下述一系列需要: 1) 方便编程 2) 信息共享 3) 信息保护 4) 动态增长 5) 动态链接,4.4.2 分段系统的基本原理,1. 分段,分段地址中的地址具有如下结构:,31 16 15 0,2. 段表,图 4-16 利用段表实现地址映射,图 4-17 分段系统的地址变换过程,3. 地址变换机构,4. 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1)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 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 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

13、用户的需要。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 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2)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 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 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 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名, 又需给出段内地址。,4.4.3 信息共享,图 4-18 分页系统中共享edi

14、tor的示意图,图 4-19 分段系统中共享editor的示意图,4.4.4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1. 基本原理,图 4-20 作业地址空间和地址结构,图 4-21 利用段表和页表实现地址映射,2. 地址变换过程,图 4-22 段页式系统中的地址变换机构,4.5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4.5.1 虚拟存储器的引入,1. 常规存储器管理方式的特征,一次性。 (2) 驻留性。,2. 局部性原理,早在1968年, Denning.P就曾指出: (1) 程序执行时, 除了少部分的转移和过程调用指令外, 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是顺序执行的。 (2) 过程调用将会使程序的执行轨迹由一部分区域转至另一部分区域,

15、但经研究看出,过程调用的深度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超过5。 (3) 程序中存在许多循环结构, 这些虽然只由少数指令构成, 但是它们将多次执行。 (4) 程序中还包括许多对数据结构的处理, 如对数组进行操作, 它们往往都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内。,局限性又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 时间局限性。如果程序中的某条指令一旦执行, 则不久以后该指令可能再次执行;如果某数据被访问过, 则不久以后该数据可能再次被访问。产生时间局限性的典型原因,是由于在程序中存在着大量的循环操作。 (2) 空间局限性。一旦程序访问了某个存储单元,在不久之后,其附近的存储单元也将被访问,即程序在一段时间内所访问的地址,可能集中在一定

16、的范围之内,其典型情况便是程序的顺序执行。,3. 虚拟存储器定义,所谓虚拟存储器, 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 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加以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之和所决定,其运行速度接近于内存速度,而每位的成本却又接近于外存。可见,虚拟存储技术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存储器管理技术,故被广泛地应用于大、 中、 小型机器和微型机中。,4.5.2 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方法,1. 分页请求系统,硬件支持。, 请求分页的页表机制,它是在纯分页的页表机制上增加若干项而形成的,作为请求分页的数据结构; 缺页中断机构,即每当用户程序要访问的页面尚未调入内存时 便产生一缺页中断,以请求OS将所缺的页调入内存; 地址变换机构, 它同样是在纯分页地址变换机构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2) 实现请求分页的软件。,4.5.3 虚拟存储器的特征,多次性 对换性 3. 虚拟性,4.6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4.6.1 请求分页中的硬件支持,1. 页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