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4223130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武清区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历史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第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 强化了周王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可知

2、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的西周分封制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而是强调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结合分封制的影响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A. 促进了汉代教育制度的发展B

3、. 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C. 导致了门阀士族政治的兴起D. 有助于贵族政治的迅速瓦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不能反映察举制与教育制度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一是二是四个方面”,这种做法有利于扩大官员选拔范围,扩大统治基础,故B正确。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故C项错误;秦朝时,贵族政治已经瓦解,西汉实行的是官僚政治,故D项错误;3.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A. 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B. 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 地方管理制

4、度模式一致【答案】C【解析】“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利用行省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B和D错误。4.雍正帝挑选入职军机处的两位大臣之一是为官谨慎小心的汉族官员张廷玉,另一位是雍正帝的心腹鄂尔泰。这体现出军机处A.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B. 加剧了君权相权的矛盾C.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团结D.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答案】A【解析】从“谨慎小心”、“心腹”都可以看出,雍正皇帝选择军机大臣的标准是不违背皇帝意愿、皇帝的亲信的人,都有利于皇帝个人决策,加强君主专制,A正确。明朝废丞相,清朝不存在相权,B错误。军机大

5、臣的选择标准不是民族出身,而是与皇帝的亲信关系,C错误。军机处不能制约皇权,D错误。5.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A. 均田制已遭到破坏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C. 官吏的腐败贪污D. 各地的经济不平衡【答案】A【解析】据材料“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名不副实,已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的问题,不能说明分配土地严重不均,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的腐败贪污,故C项错

6、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各地的经济不平衡,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授田”属于均田制的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实际授田数量极低的材料可以分析得出正确答案。6.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5人收入粮食8500支出赋役2989日常开支7950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 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D.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顿,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我国古

7、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技术特点,排除A;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中的男耕女织,B错误;D项忽视了材料中“赋役”,可排除。7.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心,“地不产米,仰食外郡”。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A.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 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 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南翔镇和盛泽镇手工业发展,纺织业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体现了早期工业化城镇的特点,B符合题意;A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C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8.从1540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美

8、洲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葡萄牙学者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 白银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货币B. 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大发展C.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求D.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白银成为官方认可合法货币为中外贸易提供了便利,但并不是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源,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导致国际贸易的发展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条件,故B项错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根源在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D项正确。9.下表为关于古代民本思

9、想的名句。这说明我国古代言论者名句出处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管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孟子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A. 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B. 对神崇拜观念的淡化C. 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D. 通过隆君以实现重民【答案】A【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先秦时期思想里面已经包含有民本思想相关信息,说明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神的态度问题,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提高民众政治权利的问题,C不正确;D与材料无关。10.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 是我国现

10、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B. 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C. 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 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王祯的为官之道是“惠民有为”,而他所著的农书中农具以及农器的图谱占很大部分,表明该书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故B项正确。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并不是农书,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的李悝最早提出“重农抑商”思想,并不是农书提出,故C项错误。农书不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顶峰的标志,故D项错误。11.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A. 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B. 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

11、夫的阶层C. 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D. 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答案】D【解析】根据“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结合所学,宋朝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出现适应士大夫和富民需要的文人画,和平民喜爱的通俗画,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并没体现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排除C。第卷(本卷共3题,共56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第12条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86条

12、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128条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材料三 州县贤,则民安。贤者视民为子,不忍伤也。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

13、也;抚按无所不约。约之使人人守法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令自抚按而下,以递相约,庶几皇上之仁恩,得实究之民也。如课农桑须中心诚恳,欲开民衣食之源,使民兴起。摘编自高攀龙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3)州县官吏是将家庭与国家连接为一体的枢纽与关键。根据材料三,概括明代大儒高攀龙就加强州县官员管理所提出的建议。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答案】(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

14、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3)建议:以法律约束官员,层层监督;明确官员职责,逐级考核当代价值: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家国情怀。【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材料“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既仕,须奉公勤政,勿踏贪黩,以忝家法。”“彼以其奢,我以吾俭”中可以分析出郑氏家规对族人伦理教化要求。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家族的凝聚力方面来归纳。(2)材料“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可见宗族互助,和谐乡里;“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可见教化百姓,移风易俗;“针对民

15、众过恶,王明阳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可见奖善劝诚,稳定秩序。(3)第一小问,从材料“约之使人人守法。太守,约州县者也;司道,约府州县者也;抚按无所不约,则天下治矣。臣谨条画州县所当持行者”,可见以法律约束官员,逐级考核。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传统家国共同体建构的当代价值可以从传承家风,弘扬美德、和谐社会和家国情怀等角度作答。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