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42184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磁力肥料肥效试验总结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鑫能种子处理剂水稻浸种效应试 验 报 告一 试验目的采用鑫能种子处理剂,对水稻进行浸种处理,观察该产品对于水稻种子的发芽、出苗、秧苗生长速度及根系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为该产品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 试验处理设置试验设三个处理,四次重复。处理:常规施肥+鑫能种子处理剂浸种处理(对照 1):常规施肥+常规方法浸种(即清水浸种)处理(对照 2):施用壮秧剂+常规方法浸种(即清水浸种)三 试验方法1 采用微区试验,小区面积 1.0m2,小区之间用塑料板隔断。2 首先将种子全部用清水浸泡,8 天后将部分种子捞出,浸入鑫能种子处理剂 500倍液内,继续浸泡 24 小时。然后与清水浸泡的种子一起进行催

2、芽,待播种。3 播种前,常规施肥的小区,每个小区均施用硫酸铵 15 克,磷酸二铵 10 克;施用壮秧剂的小区,每个小区施用壮秧剂 125 克。4 试验采用旱育秧方法,播种后并覆土后,即用塑料薄膜搭棚覆盖保温。5 播种后,各小区统一进行除草封闭处理。四 试验结果:1 出苗速度和整齐度:经播种后 10 天观察,各处理出苗速度和整齐度差异不明显,各重复间比较一致。2 秧苗生长情况:出苗后 30 天后,每个小区随机抽取一点,各取 20 株秧苗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及结果列于表 1五 试验结论:1 采用鑫能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2 鑫能种子处理剂具有促进水稻幼

3、苗生长的作用。在同样条件下,能够增加水稻幼苗的高度,增加秧苗干物质重量。3 鑫能种子处理剂具有促进水稻幼苗分蘖的效果。在同样的条件下,可增加 表 1 鑫能种子处理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对照表幼苗分蘖,提高幼苗在秧田的带蘖数量,利于插秧后分蘖的早发快发,提高水稻产量。4 鑫能种子处理剂能够促进根系的增长,但不利于根数的增加。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二一三年十月三十日考 查项 目株高(cm)根长(cm)根数(条)分蘖数(个)干重(克)鲜重(克)鑫能种子处理 14.57 6.28 10.85 4.00 1.96 7.29 对照 1 13.56 5.96 11.59 3.33 1.90 7.13

4、 对照 2 14.29 5.40 11.72 0 1.93 7.17较对照 1 增减 +1.01 +0.32 -0.74 +0.67 +0.06 +0.16较对照 2 增减 +0.28 +0.88 -0.87 +4.00 +0.03 +0.12水稻本田施用磁性纳米肥肥效试验报告磁性纳米肥料是河北东狮化肥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功能型肥料。该产品除对农作物提供有效养分外,还具有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提高作物对养分吸收的作用,并对作物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通过对水稻本田施用磁性纳米肥料,探索了磁性纳米肥对水稻高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盆栽和本田示范两种方式。一 盆栽试验1 试验方法

5、 将供试土壤装入小型缸内,缸口面积 0.15m2,每缸装土约 50 公斤。 每缸栽插 8 墩,每墩栽插 4 株秧苗。供试土壤肥力状况:有机质 1.10%;有效氮 62.3ppm;有效磷 8.6ppm;有效钾182.4ppm。2 试验处理设置处理: 双控磁力肥作底肥 磁性纳米肥作分蘖肥 磁酶尿素作穗肥亩用量(斤/亩) 80 10 15 试验用量(克/缸) 10 1.2 1.9处理: 三元磁力肥作底肥 磁力尿素+磁性纳米肥作蘖肥 磁力尿素作穗肥 亩用量(斤/亩) 50 25+10 15试验用量(克/缸) 6.2 3.1+1.2 1.9处理(CK): 磷酸一铵+尿素作底肥 尿素作蘖肥 尿素作穗肥亩用

6、量(斤/亩) 15+30 50 15试验用量(克/缸) 1.9+3.8 6.2 1.9处理(CK):不施肥(空白)3 试验重复试验重复 4 次。4 试验管理方法供试肥料作底肥均在耙地整平后、插秧前进行;5 月 23 日插秧,6 月 4 日施分蘖肥;7 月 3 日施穗肥。插秧后按常规方法保持水层,并及时排水换水。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除虫、除草和防治病害作业。5 生长调查结果调查项目:株高,茎数,插秧后每 10 天进行一次。调查结果列于表 1、表 2:表 1 磁力肥盆栽试验水稻生长高度增长调查结果汇总表(CM)调查日期 6 月 9 日 6 月 19 日 6 月 29 日 7 月 9 日 7 月 19

7、日处理 32.52 37.93 4460 53.94 68.00处理 32.35 39.17 45.89 52.97 67.22处理 31.39 35.54 39.66 48.89 65.07处理 27.75 32.11 36.94 44.94 55.88表 2 磁力肥盆栽试验水稻生长茎数消长调查结果汇总表 调查日期 6 月 9 日 6 月 19 日 6 月 29 日 7 月 9 日 7 月 19 日处理 10.38 16.57 16.10 13.81 12.78处理 9.13 18.07 17.75 15.91 14.38处理 7.25 14.38 14.06 13.57 11.72处理 5

8、.97 9.91 9.50 8.41 7.916 考种及产量9 月 28 日收获。各处理分别收获,经风干后进行了室内考种,考种项目:穗数,穗粒数,实粒数,秕粒数,千粒重,计算空秕率,实打产量。表 3 磁力肥盆栽试验考种和产量汇总表项目 穗数 穗长 cm 实粒数 千粒重 g 空秕率% 株高 cm 产量 g处理 10.00 17.27 116.20 26.45 5.57 85.22 218.75处理 10.97 17.07 99.9 26.00 6.39 84.97 226.25处理 10.19 16.89 95.95 26.12 6.57 80.94 201.15处理 6.32 16.64 88

9、.68 27.53 6.66 75.22 98.757 试验结果分析 水稻施用双控磁力肥和三元磁力肥均有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由水稻生长株高增长过程曲线(图 1)可以看出,施用该两种肥料,均比对照(常规施肥)在水稻的生长高度方面一直保持明显优势,显示了该肥料较常规肥料费劲大、且持续时间长的养分释放特点。双控磁力肥和三元磁力肥可以促进水稻分蘖早发,有利于提高茎数和穗数。由水稻的分蘖消长过程曲线(图 2)也可以看出,由于磁力肥具有肥劲大、且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水稻分蘖发生快,分蘖数量也始终保持一定优势。 水稻施用磁力肥水稻的产量的产量性状。由表 3 看出,水稻施用磁力肥较常规肥料穗粒数有明显增加,空秕

10、率明显下降。其中,施用三元磁力肥其水稻穗数也占有明显优势,因此,磁力肥在水稻上表现一定的增产作用。二 水稻大田施用磁力肥示范选择有代表性的水稻生产田 4 亩,分成 A、B 两块,每块 2 亩,中间以土埝隔开。示范方法如下:1 块示范田 A施肥处理方式:一次性双控磁力肥+一次分蘖肥(磁性纳米肥)+穗肥。图 1 水 稻 株 高 增 长 过 程010203040506070806.9 6.19 6.29 7.9 7.19调 查 日 期植株高度(cm) 处 理 处 理 处 理 处 理 图 2 水 稻 分 蘖 消 长 过 程051015206.9 6.19 6.29 7.9 7.19调 查 日 期茎数处

11、 理 处 理 处 理 处 理 施肥时间:5 月 20 日施双控磁力肥 80 斤/亩作底肥,随后耙地。 5 月 23 日插秧,6 月 7日施用 10 斤/亩磁性纳米肥作蘖肥,7 月 5 日施用 15 斤/ 亩增效尿素作穗肥。田间管理按常规方法,均与对照田保持一致。2 块示范田 B施肥处理方式:三元磁力肥(17:17:17)作底肥+(磁力尿素+磁性纳米肥)作蘖肥+磁力尿素作穗肥。5 月 20 日施三元磁力肥 50 斤/亩作底肥,随后耙地。 5 月 23 日插秧,6 月 7 日施用10 斤/ 亩磁性纳米肥+10 斤 /亩磁力尿素作蘖肥,6 月 16 日施用 15 斤/ 亩磁力尿素作二次蘖肥,7 月

12、5 日施用 15 斤/亩增效尿素作穗肥。3 以示范户的承包田为对照,A、B 两块示范田在浇水、除草及防治病虫害方面均与示户的承包田保持一致。4 每块示范田和示范户生产田均设 2 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选择连续的 10 墩稻株作为观测对象。插秧后每 10 天调查一次,调查内容:株高,茎数。5 田间调查结果将 A、B 示范田和对照田株高调查结果汇总于表 4: (表4)调查日期 6 月 9 日 6 月 19 日 6 月 29 日 7 月 9 日 7 月 19 日示范田 A - 34.50 45.15 57.15 74.55示范田 B - 29.90 42.42 53.65 74.40对照田 - 31.

13、90 44.45 55.65 66.95将 A、B 示范田和对照田茎数消长调查结果汇总于表 5: (表5)调查日期 6 月 9 日 6 月 19 日 6 月 29 日 7 月 9 日 7 月 19 日示范田 A 4.73 8.90 13.85 15.15 14.45示范田 B 4.20 8.50 13.70 14.70 13.60对照田 4.15 7.70 13.05 13.60 13.05将 A、B 示范田和对照田水稻考种结果汇总于表 6: (表6)考查项目平均穗数穗长(cm)平均实粒数千粒重(g)空秕率(%)株高(cm)预测产量(kg)考种产量(g)示范田A12.81 17.93 149.

14、80 25.35 3.29 105.00 686.61 37.85示范田B13.25 17.88 155.75 25.35 5.02 103.50 738.70 38.75对照田 11.85 17.25 142.80 25.05 3.09 102.80 597.95 35.75注:“考种产量”为被考查的 10 个稻株的稻谷重量。6 试验结果分析图 4 磁 力 肥 示 范 田 水 稻 分 蘖 消 长 过 程 图02468101214166.9 6.19 6.29 7.9 7.19调 查 时 间茎 数 示 范 田 A示 范 田 B对 照 田图 3 磁 力 肥 示 范 水 稻 生 长 株 高 增 长 过 程 图010203040506070806.19 6.29 7.9 7.19调 查 时 间株 高(cm) 示 范 田 A示 范 田 B对 照 田 由图 3、图 4 可以看出,两块示范田与对照田比较,在株高和分蘖的增长速率上均占有优势。 过 7 月 9 号以后,茎数逐渐下降,但示范田较对照田下降迟缓,直到 7 月 19 日仍保持一个较高水平上,进一步说明磁力肥供肥能力强、肥劲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由考种结果可以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