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210128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培训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旅游业发展史,一、中国古代旅游发展史 二:旧中国的旅游业 三: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旅游业 四:改革开放后的旅游业,中国古代旅游发展史,远古、夏商周和春秋战国三个阶段。(开端) 旅游形式:山林生存之旅、辟地探险之旅;夏商周帝王巡游;诸子百家游学、游说之旅 旅游主体:由帝王诸侯变为奴隶主和贵族,至春秋战国再变为天子、诸侯和士阶层; 旅游客体主要局限于自然景观; 在旅游媒介方面,修建了“周道”等陆路,交通工具包括车、桴和舟;周代始建的旅馆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开办的宾馆和驿站,另一类是私人开办的传舍和客舍。,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两个阶段(发展阶段) 旅游形式:秦皇汉武封禅巡游之旅,诸如司马迁和张骞恢弘的

2、壮行之旅,宦游之旅。玄游、仙游释游。 旅游主体:士族形成并开始活跃在旅游舞台上,此外还有僧人和道士。 旅游客体方面:出现了大量的人文旅游景观,如园林建筑和佛教道教名山胜地的开发; 旅游观念方面,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产生了注重审美个体精神愉悦的“畅神说”的旅游观。,隋唐时期(兴盛阶段)(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旅游形式:“特色旅游家”隋炀帝开创龙舟巡游之先例,封建帝王的封禅之旅、文人士子的边塞漫游之旅以及僧侣的布道求法之旅隆盛; 旅游主体:隋唐帝王、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及僧侣旅游活跃。 在旅游客体上,形成了以长安、洛阳、江都和骊山等地为中心,遍及华夏大地的庞大宫苑园林体系、隋唐帝王陵墓以及佛教旅

3、游景观; 旅游媒体上,全国陆路水路交通通畅、政府创办驿馆及民间旅社,求法弘法的释游活动蓬勃开展,其中最著名的有玄奘、义净的西游求法和鉴真的东渡弘法。,宋元时期(新变时期) 旅游形式,两宋旅游具有忧国主理:一是心怀社稷的文人士大夫忧国之旅;二是悟理求知的格致之旅,比如热衷于体悟理趣的苏轼及朱熹和孜孜于追求知识的沈括等代表人物。元蒙统治时期,西征之旅、西行东渐的宗教之旅、跨国观光之旅和士人文化之旅开始盛行。 在旅游主体方面,知识分子主导地位;国际宗教旅行家活跃,产生了周游列国的航海之旅。 在旅游媒体上,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取得突破,海上丝绸之路由泉州伸向世界各地,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中外的驿站系统。

4、,清前期(穴结时期) 旅游形式:宣教通好的西行之旅盛行,体现在郑和七下西洋的海上之旅,以及傅安和陈诚等出使西域的陆上之旅。李时珍、潘季驯、徐光启和徐弘祖等的科学考察之旅。巡游天下的帝王之旅,怀国寄志的遗民之旅,文士之旅,以及放逐边疆的“流人”之旅。 旅游客体:人文旅游景观,包括长城、宫苑园林、帝王陵墓、宗教建筑等。 旅游媒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驿路系统,道路布局更加合理有效。,近代时期(转型时期)。 旅游形式:师夷求强的出境之旅、壮游忧国的境内之旅和西学渗透的入境之旅(文人士子的修学博闻之旅、政府官员的出使考察之旅和爱国志士的政治流亡之旅)。 旅游主体:文人士子、政府官员、政治家、驻外使节、商人

5、、传教士、探险家等。 旅游客体:西方殖民者将公园引入中国,中外私人花园的建造亦颇具规模;众多闻名遐迩的历史遗迹诞生于此时期,如苏州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武昌的起义军政府旧址以及南京的中山陵等。 旅游媒体:公路、铁路的建设,航线的开辟,新式旅馆、中西式饭店等新旅游设施开始发生突破性的变化。,一:旧中国的旅游业,背景(内忧外患的国情) 由于需求规模的限制,旅游业在中国出现得比较晚。帝国主义列强出于侵略和扩张的目的,在中国修筑铁路,强制通商口岸。随着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国内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便产生了中国近代旅游业。,旧中国的旅游业首先出现在20世纪初的上海 上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同时也

6、是与外部世界联系和交往最多的城市,民族银行家陈光甫先生率先在上海创办中国首个旅行社 陈光甫简介 中国银行家。原名辉祖,后易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江苏镇江人。1909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11年辛亥革命后,任江苏省银行监督。1914年转任中国银行顾问。翌年6月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27年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为蒋介石筹募军饷。同年创办中国旅行社。1928年出任江苏省政府委员、中央银行理事、中国银行常务董事和交通银行董事等职。1931年与英商太古洋行合资开设宝丰保险公司。1936年3月,任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高等顾问。1937年,任大本营贸易委员会中将衔主任委员。抗日战争

7、时期,历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国立复兴贸易公司董事长,中、美、英平准基金委员会主席。194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并主管中央银行外汇平衡基金委员会。1948年当选立法委员。1950年陈光甫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香港分行易名为上海商业银行,在香港注册。1954年定居台湾。1965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台北复业,任董事长。1976年卒于台北。,1923年春,首次组织国内观光团赴杭州旅行后又组织了秋季赴浙江海宁的观潮旅行。1923年8月15日,我国第一家民族旅行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正式成立。 1924年出版旅行杂志,专门宣传中国的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 1927年初,旅行部与银行分立,改组为中国旅行社,成为独

8、立的旅行商业机构。其经营范围从1923年旅行部设立之初的代售国内外火车、轮船客票及旅行咨询,逐步扩大到车站、码头接送和转送、行李提取和代运、发行旅行支票、为国人办理出国及留学事宜,以及观光游览等业务 1947年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界旅游博览会上,中国旅行团以巨幅“中国名胜图”(图片)参展。,这一时期中国的旅游业是由境内旅游转向境外旅游的。 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比较局限,旅游主体不广泛,虽然有旅店建起但是规模小,高档次的住宿设施少。 总之,迫于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国情,中国的旅游业未能全面发展。,二: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旅游业,背景(政治的需要): 建国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高,缺乏发

9、展的市场条件。 建国初期政治环境的需要(新生的中国需要同其他国家搞好关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实行封锁政策) 这一时期是中国旅游业性质扭曲的时期,新中国的首家旅行社-华侨服务社,1949年11月,在福建省厦门市诞生我国第一家国营旅行社华侨服务社。专门负责接待海外侨胞归国探亲和观光旅游。,1952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我国召开。由于接待工作需要,经政务院批准,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于1954年4月15日成立。接待外国自费旅游者。 1957年,华侨旅行社(后改为中国旅行社)成立,负责接待海外华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自费来华增多,最初是原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客人。后来,由于

10、中苏关系恶化,这类客人减少,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来华访问者增多。 60年代中期,欧美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14国之后,第三世界国家访问者增多。,1964年,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成立。 主要职能(1)负责管理外国自费来华旅游者的接待工作。(2)领导国内各地国际旅行社及其直属机构的业务,组织我国公民出国旅行。(3)负责有关旅游事务的对外联络工作和宣传工作。,6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业因为政治原因跌入低谷。 1971年,周恩来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宣传自己,了解别人”的方针,此会议后,中国旅游业出现转机。 1973年中国华侨旅行总社恢复成立,1974年

11、更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新中国改革开放前旅游业特点归纳,背景环境:(政治)建国之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为第一要务,对外封闭锁国;(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经济短缺。 基本任务:服务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宣传自己,了解别人”。 发展类型:有选择的入境旅游。 企业经营:不计成本,国家补贴。 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不完整,且总体规模很小。 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国营企业直接介入。,改革开放之后的旅游业发展,一、以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19788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政策推出后,由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制约了国人对旅游的需求,国内旅游需求市场尚未形成规模。我国实行“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的政策。

12、这一阶段,我国尚未将旅游业的性质明确定义为经济性产业,入境旅游者的接待工作仍带有某种程度的政治色彩。,二、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80 年代中期1997年) 1、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迅速发展。 2、国家对待国内旅游的政策是“因地制宜,正确引导,稳步发展”进入90年代后,转变为“积极发展”。 3、对旅行社行业结构做出调整,产生了专门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第三类旅行社。 4、1991年,我国明确将旅游业的性质界定为产业,并将旅游业列为需要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重点。,1978年10月-1979年7月,邓小平五次发表讲话,要求尽快发展旅游业 1

13、980年,成立中国青年旅行社。 1983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984年,国务院批准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台地区探亲旅游。 1990年,批准赴新马泰三国出国探亲。 1992年,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 1995年5月1日起,实行周五工作制。,、三、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处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 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宣布自1997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正式允许旅行社行业开展出境旅游业务,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简要归纳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背景环境:工作重点转移,急需外汇;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实行改革

14、开放;国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基本任务:拓宽外汇创收渠道;90年代后期转为发展创汇、拉动内需、提升国民素质。 发展类型: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调整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全面提升国内旅游”。 企业经营:强调经济效益;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产业规模:迅速发展,持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制定和颁布政策、法规、标准等方式实行“政府主导”。,2010年以来,我国旅行社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有两个突出变化:一是由散客化带来的消费模式的变化;二是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旅行社商业模式的变化

15、。整个行业呈现出逐步向旅行服务业转变的趋势,具体表现为:1.服务对象由“旅游者”向“旅行者”扩展,其服务的人群已经从以旅游为目的的旅游者扩大到出于任何动机出游的旅行者;2.经营主体的范围扩大和多元化,旅行社业务的经营主体除传统业态旅行社外,还包括各类在线旅游企业、俱乐部、留学机构等;3.业务范围从纯粹的旅游业务延伸至异地化生活服务。面对这一发展趋势,传统业态旅行社如何走出一条“传统优势+现代技术+品质建设”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2019/8/4,26,19922016年中国主题旅游,1992年 “友好观光游”,宣传口号为“游中国、交朋友” 1993年“ 山水风光游”,宣传口号

16、为“锦绣河山遍中华,名山圣水任君游” 1994年 “文物古迹游”,宣传口号为“五千年的风采,伴你中国之旅”;“游东方文物的圣殿:中国” 1995年 “民族风情游”,宣传口号为“中国:56个民族的家”;“众多的民族,各异的风情 1996年 “休闲度假游”,宣传口号为 “96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1996年 “休闲度假游”,宣传口号为 “96中国:崭新的度假天地” 1997年 “中国旅游年”,宣传口号为“12亿人喜迎97旅游年”;“游中国:全新的感觉” 1998年 “华厦城乡游”,宣传口号为“现代城乡,多彩生活” 1999年 “生态环境游”,宣传口号为“返璞归真,怡然自得” 2000年 “神州世纪游 ”,宣传口号为“文明古国,世纪风采”,19922016年中国主题旅游,2001年 “体育健身游 ”,宣传口号为中国-新世纪、新感受”和“跨入崭新世纪,畅游神州大地”等 2002年 “民间艺术游”,宣传口号为“民间艺术,华夏瑰宝”;“体验民间艺术,丰富旅游生活”等 2003年 “烹饪王国游”,宣传口号为 “游历中华胜境,品尝天堂美食”等 2004年 “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