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096787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概论(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概论,国家行政学院 许正中 教授,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二、投票机制 三、政治行为分析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 内 容 提 要,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1、产生阶段。 2、形成阶段。 3、影响扩大阶段。 4、迅猛发展阶段。,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一)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区别 (二)公共选择的必要性 (三)基本内容 (四)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将政治过程看作是某种特殊的“经济活动”, 在这个经济活动中,政府是“生产者”、选民是“消费者”、选票是“货币” 选举制度则可以等同于“市场制度”,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所谓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人选择

2、相区别的集体选择,即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产品之间如何分配。 私人选择则是指个人在市场上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通过理性决策和选择,自由地决定各种经济行为的过程,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一)私人选择与公共选择的区别,1、选择的场所和方式不同。 2、选择所遵从的原则不同。 3、选择结果的不同指向性。 4、市场竞争性质的不同。,(二) 公共选择的必要性,1、公共产品的存在说明公共选择的必要性。 2、外部效应问题只有通过非市场决策即公共选择来解决。,(三)基本内容,一是关于公共选择程序与规则的理论,简称投票理论; 二是关于政治行为的经济分析的理论。,(四)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特征,公共选择

3、理论采取了基于“谋求最大化利益”的个人的逻辑演绎方法,其逻辑起点就是经济人假设。它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个基本的人类行为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的公共选择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如何达到政治均衡。,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二、投票机制 三、政治行为分析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 内 容 提 要,一、投票机制,(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 (二)全体一致规则 (三)多数投票规则及其悖论,(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1、关于个人偏好和社会偏好 个人偏好的表达特点 :第

4、一,投票所显示的个人偏好的信息是不完全的。第二,人们在投票过程中经常不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偏好,如:(1)隐瞒偏好。(2)策略性投票。(3)无意参与投票。(4)偏好强度差异。,(一)社会偏好与阿罗的假设,2、阿罗的假设 (1)理性假设:对任何一组既定的社会偏好来说,社会选择规则都必须能够产生一种完整性的和可传递性的社会秩序。 (2)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 (3)帕累托原则 (4)无限制区域 (5)非独裁性,(二)全体一致规则,全体一致规则是指,在决定某公共物品的提供量时,必须经全体当事人一致投赞成票才能通过。如果有些人投了反对票,则此议案便不能通过。如果按照全体一致同意投票原则决定议案,就必须照顾每一

5、个投票人的利益,不使任何一人受损而是至少一人受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在决定某公共物品的提供量时,必须经全体当事人一致投赞成票才能通过。如果有些人投了反对票,则此议案便不能通过。如果按照全体一致同意投票原则决定议案,就必须照顾每一个投票人的利益,不使任何一人受损而是至少一人受益,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全体一致规则的具体投票过程是:首先确定一个主持人,此人主持一轮又一轮的投票,不断收集当事人信息,在赞同者不反对的情况下,增加反对者的意见,直到修正案获得通过为止。,全体一致规则,(三)多数投票规则及其悖论,1、简单多数规则:每人一票,对提案进行赞成或反对的投票,有1/2以上的人投赞成票,则通过提

6、案。 2、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排斥个人之间效用比较的可能性(即不考虑偏好强度的问题),那么从个人偏好推导出社会偏好的惟一办法就是实行独裁统治。,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二、投票机制 三、政治行为分析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 内 容 提 要,政治行为分析,一、选民 二、政党 三、官僚 四、利益集团与寻租,一、选民,(一)投票收益和成本 (二) 投票对公共选择发生影响的可能性 (三)利益集团的影响,二、政党,(一) 选票最大化 (二) 两党竞争 (三) 在野党策略,三、官僚,(一)官僚的行为特征: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 (二)官僚也是经济人 (三) 官

7、僚行为的结果,四、利益集团与寻租,(一) 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对政府决策能够施加影响的团体。 (二)寻租:寻租是指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建立自己的垄断地位,以便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租金)的活动。,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二、投票机制 三、政治行为分析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 内 容 提 要,一、政府失灵的成因,(一)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二) 公共政策失效 (三)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四) 寻租及腐败,二、矫正政府失灵的方法,政府失灵是西方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体制的缺陷所造成的,实质

8、上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失灵。 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主张用市场力量改善政府的功能,提高政府效率,以克服政府失灵。 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以约束。,1、主张宪法民主和宪政改革 2、在公共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改变权力垄断的局面。 3、将尽可能多的政府职责交给地方政府 4、将更多的问题直接提交选民以削弱特殊利益集团的势力和权力。让公众表决。 5、政府自我约束行为 6、缩小政府职能范围与提高效率,公共选择理论对克服政府失灵的建议,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二、投票机制 三、政治行为分析 四、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 五、我国政府失灵及其矫正,第六单元 内 容 提 要,一、经济转型与政府失灵,1、 低效率导致

9、政府失灵。 2、 政府的倾向易导致政府失灵 3、 设置过多的企业管理权限(如政府审批) 导致政府失灵 4、 政府过多地参与资源配置产生政府失灵,(1)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2)各种公共决策机制及投票规则的缺陷。 (3) 信息的不完全、公共选择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积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 (4) 政策执行上的障碍。,公共政策失效,1、低效率导致政府失灵,由于政府机构是一个行政组织, 没有竞争机制 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 由于地位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 缺乏对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有效监督,2、 政府的倾向易导致政府失灵,(1)

10、高指标。 (2) 行政方法。 (3) 直接方式。 (4) 总量和卖方市场。,3、设置过多的企业管理权限(如政府审批) 导致政府失灵,经济转型中,一些政府管理部门仍继续控制国有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 企业没有完全摆脱政府的干预;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 企业为了获得政府的支持,必然想方设法地和政府保持这种依赖关系。这一方面扭曲了企业行为, 同时也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4、 政府过多参与资源配置产生政府失灵,(1) 容易导致腐败。 (2) 容易使资源浪费。 (3) 成本太高。 (4) 导致效率低下。,二、矫正中国政府失灵的方法,1、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完善政府职能 2、把市场机制引入政府行为 3、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健全法制体系, 规范政府行为 5、改革和完善政府体制 6、更新观念, 转变政府管理方式, 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科学的政府管理方式, 必须构建新型的政府行为理念和政府行为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