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导论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089129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导论1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产业经济学导论1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产业经济学导论1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产业经济学导论1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产业经济学导论1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导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导论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篇 总论,刘晶 E-mail: ,开篇语,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1.学习掌握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从现实市场竞争和垄断的角度研究产业内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相应分析中国产业内竞争和垄断的现实问题; 2. 从技术经济联系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关联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以及产业布局等内容,并相应分析主导产业选择、幼稚产业和优势产业扶持等现实问题; 3.学习和掌握产业政策体系的形成机理、制定及合理运用等内容。,为完成该项任务必须的基本要求 1、严谨刻苦的学习态度和精神 2、合理得当的学习方法 3、集体主义精神的学习行为 4、创新型的学习

2、氛围 希望我们一起共勉!,第一节 产业的涵义与分类 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一、产业的涵义 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 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第一节 产业的含义与分类,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三次社会大分工,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 此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深化,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一、产业的涵义,(二)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第一,从

3、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四)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既不是宏观领域也不是微观领域,而是产业与产业之间各种技术经济关系、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等。,(五)产业的涵义具有多层次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六

4、)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各产业。 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流通领域的活动;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非物质资料部门(服务、信息、知识、教育等)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 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产业定义:,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内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单地说,产业是具有某类共同特性的企业集合。 它既不是某一个企业的某些经济活动或所有活动,也不是指部分企业的某些或所有经济活动,而是具有同一属性的

5、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 “共同特性”如何理解? 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产业组织中“产业”的定义) 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产业结构中“产业”定义)例如,把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直接依赖自然的农作物栽培和牲畜饲养等生产活动称为农业:把采取自然资源,制造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对农产品、半成品等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称为工业,这些产业的生产活动各自都有共同的属性或特征。,(一)关联方式分类法 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方法。 1.

6、技术关联分类法: 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要么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的相似性,要么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等产业均具有各自密切技术关联关系。 2.原料关联分类法: 按照相同或类似的原材料为依据来划分企业经济活动。如:造纸业、纺织业、服装业等都具有相同原材料。 3.用途关联分类法: 产业的产品具有相同相似的用途,如: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仪器工业等。,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4.战略关联分类法: 根据在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主导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持续较高的

7、增长 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 先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经济有支 撑作用。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产业规模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 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先行产业:狭义的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 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二)三次产业分类法,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他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初级生产阶段,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 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资部门。 费歇尔将处于第

8、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三次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大类: 直接从自然异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为第一次产业。 将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为第二次产业。 从第一次,二次产业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根据这划分标准 第一次产业指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第二次产业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 第三次产业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缺陷:

9、 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在争议; 第三次产业内容过于繁杂。,(三)国家标准分类法(详见P9和WORD文档) 一国政府为统一该国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并根据该国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标准。 特征: 具有整体性、广泛性和权威性的特征; 在运用上具有强制性和代表性; 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具有特殊性;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四)国际标准分类法(见p9) 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同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三次产业相对应。 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于1971年编制和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将经济活动分为10个大项,第1大项对应第一次产

10、业,第2-5大项对应第二次产业,第6-10大项对应第三次产业。 特征: 统计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为跨国产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方便; 运用广泛。,(五)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阐述资本和m理论时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 第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 第部类:生产消费资料 的部门。 局限性: 没能涵盖所有产业; 许多商品难于归类,不利于经济研究的进行; 不够细化,不能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与其他分类法相差甚运,分析口径不一,其分析结果不具有可比性。,(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将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 优点: 直观、简便、易行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缺陷:

11、 未涵盖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全面、不系统; 农轻重界限模糊,有些新兴产业难于归类; 分类较为粗略。 一方面难以揭示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统计结果可比性较差,阻碍了研究工作顺利进行。,(七)生产要素分类法 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资本、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低,活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纺织、服装、食品、木材加工、家具制造) 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其劳动过程中活劳动、知识的有机构成水平较低,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交通、钢铁、机械)。 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其生产

12、过程中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大,即知识含量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的产业。(航天、生物、信息),生产要素分析法: 用于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 反映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 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一)四次产业分类法 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提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 我国学者王树林的观点: 第三产业属于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第四产业属于精神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二)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方法。 该方法指出产业可划分为: 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

13、、夕阳产业、淘汰产业。,(三)生产流程分类法 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产业的一种方法。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相对于某一产业的工序位置而言;二是没有基准产业做比较的更加模糊的习惯称法。 按生产流程可以划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 例如: 棉花种植 纺纱 织布 成衣 汽车设计 零部件加工 组装,(四)霍夫曼分类法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将产业分为: 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 划分标准: 产品用途有75%以上属资本资料的产业划分为资本资料工业,难以用以上标准划分的产业则被列入其他工业。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工业化程度越高,该比例越小。,(

14、五)钱纳里泰勒分类法(P15) 钱纳里和泰勒,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 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 优点: 一方面利于长期中考察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关联效应; 另一方面利于政府部门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产业的不同特征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 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产业经济学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

15、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图1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学科领域,产业发展理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科学,产业规制,行业管理,产业发展,中国产业发展,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产业组织理论 主要是为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了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提出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范式)。 SCP范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二)产业结构理论 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内容: 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决定因素;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优化; 战略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三)产业关联理论 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主要运用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研究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