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优秀教案

上传人:62****1 文档编号:94020640 上传时间:2019-08-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优秀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优秀教案【目标分解】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3引导学生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重点难点】1、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2、结合注解,疏通字句,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北京大学的历史上,蔡元培校长可谓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他,把一个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在办学方针上

2、,他提出“兼容并包”,延请了陈独秀等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就是他这些思想的集中体现。二、自主研习1、了解演讲词2、疏通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敬爱师友。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三、问题设计,合作探究1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本文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明确:就职演说,大都会阐释自己的施政纲领或对听众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

3、侧重于后者。作为北大的新一任校长,蔡元培对青年学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当时社会的污浊与北大的沉疴,因此,在演讲中,他开门见山,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可以说每一点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也是青年学子们普遍关心的。这样,在内容上首先就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点,引起听众的兴趣。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演讲,由于是一听而过,时间有限,一篇演讲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而且通篇都围绕着这一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结构。简短的开场白引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结尾总结话题,层次分明,脉络清楚,给人一气呵成

4、之感。3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明确: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学习时要注意体味。四、老师点拨:文章特点1、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针对当时社会的污浊和北大的现状,对现场学子提出了三点事关北大前途和命运的要求。在内容上抓住了听众的心理和兴奋,引起听众的兴趣。2、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围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话题,正反论证,层次分明。3、用浅易的文言文与口语柔和而成,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五、作业完成“研讨与练合计习”一、二、三。板书设计:第一部分(1段):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第二部分(24段):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希望。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砥砺德行,品行不可以不谨严。敬爱师友。第三部分(5段):交待了上任后要做的两件事及缘由(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