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013563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传记文答题技巧范文 导读:总所周知高考每拿多一分就能挤掉几百号竞争者,如果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拿多这一份呢?那就要注重一下答题的技巧,下面为大家带来高考传记文的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一)传记的定义与分类: 【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来看,传

2、记分自传、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从表达方式来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评传”,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从创作方法来看,有的传记以历史性传记为主;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 4、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做“大传”或“传略”;篇幅短小、扼要地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

3、”。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传主的情感、观点;作者的情感、观点;运用艺术手法)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为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出典型

4、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三)考点解析: 实用类文本考查目标及相应的能力层级: 1、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考点解读: 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

5、,能够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在阅读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3、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 4、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 5、理解传记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 6、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思考,能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7、对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能正确认识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

6、情等各种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8、对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评论; 9、能够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从正反两个方面接受有益的启示,形成自我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二、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句子所在的文段。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 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 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 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 重

7、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可以采用的基本方法: 1抓事实:理清思路,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抓精神:概括传主事迹成就,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和精神品质; 3抓评价: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抓手法:分析写作特色(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三、对传记中形象的把握及传主精神品质的概括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到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

8、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 A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 时间变化地点变化职位(工作)变化 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 B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 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四、传记的表现手法 1、引用 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同事、同学、学生、国际友人、西方同行者的回忆,档案资料等材料的

9、作用: 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2、人称 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方法。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三人称(他传):是指作者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

10、比较灵活自由。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描写 (1)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传主心情; 展示传主性格;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作用: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 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 反映传主的性格或品质。 (3)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那些细致而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式描写。 作用:刻画传主的形象,使传主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呈现传主的内心世界,展现传主的精神品质,增强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五、对传记中

11、的语言特色、文体特点和写作技巧表现手法的分析 (一)语言特色:幽默、调侃、自然亲切、朴实自然、文采斐然、口语化、准确、简洁、生动等等 (二)文体特点:真实性、文学性(写作技巧) 真实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1、引用传主的日记、诗文、作品、书信、故事、别人或传主的话等等。 例如,华罗庚的姐姐华莲青的话 2、列数据 例如,列举华罗庚回国三十年的成就。 3、客观叙述(材料真实) 例1:2010年大连月考一代才女林徽因,文章塑造了林徽因坚强的形象,赞美之间,文章是如何满足传记作品客观真实的要求的呢? (三)写作技巧及其作用 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例如:本文是一篇评传(一面记述人物

12、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在表达方式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 “夹叙夹议” 2、多种叙述方法的运用(写作的顺序,如何把材料连接起来) 顺序:脉络清晰,材料多而不乱 倒叙:引起读者兴趣,突出了重点内容,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 插叙:结构富于变化,内容更加充实 3、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4、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1)人物描写的方法 A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白描)、心理等等 B环境、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对比等等。 例子:本文在正面刻画人物的同时还运用了那些手法?请找出相关的内容、分析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作用:突出传主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