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

上传人:fen****835 文档编号:94001325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与启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 的特点与启示伴随着我县课改 的深入,新课程走进了学校,我们也开始接触并逐渐了解新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体现新 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 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下面就把六年级下册新、旧教材 的内容进行对比,从总体上看看新教材有何特点。教材板块新教材旧教材新教材 的特点数与代数第一单元负数新增 的内容,数范围从算术 的数拓展到有理数,有利于与第三学段衔接。第三单元 比例第一单元 比例新增绘制地图、图形 的放大与缩小、正比例图像,渗透函数思想。空间与图形第

2、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加强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 的探索过程;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 的思考。统计与概率第四单元统计第三单元简单 的统计(二)注重识图综合应用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数学思考简单 的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了解更多 的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策略。综合应用1.自行车里 的数学2.节约用水3.有趣 的平衡4.设计运动场5.邮票中 的数学问题1.美丽 的校园2.节约用水数学生活化,增强学生应用数学 的意识。整理与复习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第四单元 整理与复习精简内容,突出整理和复习 的重点。此外,新教材还有如下一些特点:1.体现知识 的形成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的学习方式如第71页数学广角 的例2,主题图中学生 的对话就是知识形成 的过程:从枚举到平均分 的方法,再到得出结论,最后发现解答这类题 的方法。受主题图 的启发,可让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解题方法。2. 题材源于生活,将枯燥 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新教材无论是例题、课后习题,还是综合运用或新增 的内容 的题材都来源于是生活。与旧教材对比,尤其突出是习题 的题材选择,更贴近学生 的生活。这也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即:人人学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 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3. 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的培养 教材安排了多个“你知道吗?”

4、(第4页负数 的产生)、(第47页反比例图像)、(第58页 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生活中 的数学”和“阅读资料”( 第65页“斐波那契数列”)等。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本身产生浓厚 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 的欲望,而且对学生具有陶冶科学情操、培养科学精神 的作用。4. 课后练习量少,综合性强,每一道题都是一种小类型课后练习这样设置,学生在新课后 的练习正确率往往较低。因此教师可根据班级 的学生实际做适当 的补充和调整。在将近一年 的教学过程中,新教材给我不少 的启示和困惑。下面我就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中 的“常见量”和“比和比例”进一步谈谈新、旧教材 的异同。一、常见量(一

5、)整理常见量新教材:出现二个问题: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还要求同学分类整理。主题图也呈现一句话是:“列表整理更清楚!”旧教材:也有两个问题:我们学过了哪些量 的 计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接着编排:1、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的列表(表格已经整理了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只让学生填进率)2、 质量单位(表格已经整理了质量单位,只让学生填进率)3、 时间单位(表格已经整理了时间单位,只让学生填进率)从整理常见量可看出新旧教材编排所用教学思想和教学目 的各不相同。新教材重知识 的形成过程。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怎样分工合作,然后让各组自行整理,再组织全班交流,从而整理

6、出常见量,新教材不但要学生整理出常见量,而且在整理 的过程中要学会分工合作,掌握整理 的方法。旧教材重学习结果。旧教材设计好了用列表 的方法整理,学生只需填上单位间 的进率,并把单位及进率记忆在脑中即可。旧教材更重视对学习结果 的记忆,它可在较短 的时间内,让学生记忆学习结果也就是单位及进率。从应试 的角度看,旧教材可能更有利于应试。从学生 的发展角度看,新教材 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 的发展,但所需 的时间更长,对教师 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的要求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两者并不矛盾。(二)名数 的改写旧教材:旧教材过程详细。首先,具体定义

7、“名数”这个概念:计量 的结果,要用数来表示,并且还要带上单位名称,通常把它们合起来叫做名数。例如:5米名数单位名称数3时 20分=( )分60+ = 并且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接着,出现例1。共有四小题,都是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 的改写,并详细 的呈现改写 的方法和过程。例:新教材:只有小精灵 的一句话:“还记得怎样改写吗?”很明显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似乎是“浓缩型” 的,新教材留给学生更多 的空间,因此教师备课时,应思考如何组织、引导学生利用这样 的“空间”回忆、整理相关知识,以形成知识网络,最好是能达到“温故而知新” 的效果,然后再形成“知识模块”结束本节 的学习。

8、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教师一个概念、一个例题 的详细讲解进行复习。教学名数改写时,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整理名数改写 的类型及方法。全班交流时,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最优 的改写方法,并及时规范改写 的书写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整理旧知识 的能力,增强了学生 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提高改写 的准确率,课堂也由“教师讲学生听” 的单调乏味,变成学生主动学习,富有生机。二、比和比例旧教材:1. 比和比例 的意义与性质(第95100页)(1)用表格对比比和比例 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及基本性质 的不同;(2)比和分数、除法 的联系;(3)比 的基本性 的应用和比例 的基本性质 的应用,(求比

9、值、化简 比、解比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 比例尺;(5) 正比例和反比例 的意义。2用比例 的知识解应用题(第113117)()用正、反比例 的意义解决问题;()用按比例分配 的方法解决问题。旧教材是“有序而不活”。有序指是教学内容呈现有序。可以说旧教材编排 的顺序就是教师教学思路 的具体呈现过程。有利于学生系统地记忆知识,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进度 的把握。新教材:1. 比和比例 的意义与性质小精灵:“你知道哪些比和比例 的知识?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 例4(1)写出张数与相应 的时间 的比(2)用比例 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例4)(3)用正反比例

10、的意义解决问题(例4)3. 三个问题(1)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2) 比 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比例 的基本性质呢?(3) 你是怎样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的?举例说明。新教材是“活而无序且综合性强”。 新旧教材内容基本相同,但呈现 的顺序不同。旧教材是有序呈现,而新教材把所有内容都安排在一个例题,更具概括性,更具综合性,更重视学生 的自主整理和复习,也就是更重视学生学法 的培养。对于类似“例3”,综合性强 的例题,我初用新教材复习时是无所适从,因为一道例题 的综合了太多 的知识,全部进行梳理复习,就如走马观花,学生似懂非懂,学生 的作业更是难达到教师 的预期。要把它分成几个课

11、时完成,又因它只是一个例题,往往难以分成多个部分进行教学,而且如果例题没有全部教完,课后就没有相对应 的练习(因为课后练习都是综合性 的)。自行设计作业又没有时间抄给学生,更严重 的是作业内容与复习课内容不同,学生对复习知识不能得到巩固,教师也不能从作业中收集准确 的反馈信息。但细细想来,新教材 的编排更符合学生思维过程:如:从具体例子出发到知识点 的整理再到知识网络 的形成。对于新旧教材 的不同,要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 的关系。根据班级学生 的实际,一课时无法完成比和比例 的所有内容 的复习。因此我用3课时完成复习,第一课时复习比和比例 的意义、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第二课时

12、复习正反比例 的意义和比例 的应用。第三时根据学生 的作业反馈,讲评作业。这正好是旧教材 的有序 的教学过程,而每节课主要采用“导入小组合作整理全班交流练习反馈质疑总结巩固” 的教学模式,这与新教材 的教学观相吻合。如果第一课时,我用一个问题导入,问题是“同学们,我们学了哪些比 的知识它有什么作用?”小组合作整理和全班交流环节是最重要 的环节,有效地小组合作是整节课成功 的关键。所以我先向学生提出合作研究 的内容和要求,(内容是比和比例 的意义、性质和作用,用比例 的知识解决问题除外。要求是在小组内形成书面 的结论,小组长要准备在全班交流时汇报整理结果)。形式是前后桌四人为一组便于组合。让小组

13、成员轮流当组长,有利于是调控合作过程。全班交流环节主要是进行对比和完善整理 的结果。然后再进行练习、反馈、质疑总结、和布置作业。在比和比例这一节,旧教材是“有序而不活”,新教材是“活而无序”, 新旧结合、 扬长避短是我在总复习中经常采用 的方法。在“常见量”和“比和比例”介绍做法是我所在教研组,在周一集体备课,研讨 的结果,只是我稍加修改和整理。而“导入小组合作整理全班交流练习反馈质疑总结巩固” 的教学模式,也是我校数学课题研究 的教学模式 的具体应用。总之,新教材是以标准 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 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旧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 的基础上编写 的,体现新 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研读,去体会,去探讨,去实践,去检验。以上只是我们一些粗浅 的看法,因水平限制一定存在不足或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来共同探讨,指正。(荐稿人:云霄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素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