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佛七的注意事项范文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在统一的地点,在规定的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相互激励,以念佛为主,共同经行的佛事活动,是净业行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精进办道的重要修行方式之一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打佛七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佛七的注意事项 1、打佛七对修行帮助非常大,七天内往往能大变样,头三天脸是黑青灰,后三天是红白亮,第七天,便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了 为什么称打佛七?打,是方言俗语,就是做的意思用佛法术语来表述,打,是“行”的意思,即行佛七打也是对治的意思,如昌臻老法师说,是打掉习气、毛病、业力,强制对治自己的妄想执著怎么打?即眼微闭,不乱看;耳闻佛号,不乱听;口止语,不乱说;身轻安,不乱动 2、佛七的依据 佛七的经典依据在哪里?《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3、佛七的作用:佛七一般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排除扰,减少外缘佛七特别有利于在家居士,佛七期间可减少在家时俗务的纠缠关掉是为了使我们身心清净,免受干扰,万缘放下,一心办道,这样才能身心轻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让我们专注念佛,心不散乱,念兹在兹,管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断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绝六境、闭六识、观自在 二是克期取证,感应道交取证”是法尔自然的取证,不是人为的造作,更不是我执的求所,是感应道交、以己念力感佛力加持的结果佛号能让我们心安,佛号能让我们自在,佛号能让我们得到前所未有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法喜佛号有摄受和牵引的力量,能让我们生起慈悲心、感恩心、忏悔心、惭愧心、平等心和同情心 三是相互促进,勇猛精进打佛七时,即使想分心,一看别人那么认真,自己就收心了想休息,一看人家那么用功,比自己岁数大的、岁数小的都在精进,自己就不好意思懈怠了特别是师父们,一边念佛,一边打法器,他们在为大众而付出,我们就不能为自己而坚持么?佛七道场有加持力、摄受力、震撼力、影响力,能激发道心,对治懈怠经行”能坚持下来的人,多是女众和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而年轻人往往难以坚持下来,这说明,不只是体力问题,更是心力问题。
信不真、愿不切,则行不力 四是佛力加持大,受用殊胜很多净业行人在佛七期间都有明显的感受,有糖尿病的人不打针、不吃药,状态很好;有关节炎、胃肠疾病、高血压的人,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大家普遍感到,心量扩大了,身心柔和了,对人对事想得通、看得开了,对法理有智慧了,对净土法门有信心了……佛七的最后两天,大家都会有特殊的感受,身体发热,内心欢乐,全身轻安,饭量减少,睡眠良好,法喜无限,喜欢念佛 五是事理并用,理事圆融在佛七期间,除了经行念佛,每天晚上还有近一个小时的佛法开示,有利于检查自己对法理解得正确与否,用功是否如法、规范存疑难解的问题,都能得到明确的开示,顺利解决平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也能得到有效及时的纠正,殊胜无比 4、打佛七的心态 心态决定状态,境随心转心态不同,则感受不同,收获不同良好的心态和理念,是保证佛七圆满的关键心的要求是:有信心,有愿心,有恒心,有耐心,有真心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都要做好准备,作加持想,作消业想,顺其自然身的要求是:安稳轻松,举止端庄有威仪,相好庄严不放逸,不散乱,表情自然,步履适中,目不斜,头不歪口的要求是:音声和缓,吐字清晰,不间断,不跑调,不高调,不花腔,不怪调。
意的要求是:心安理得,一心不乱,不妄想,不夹杂,不分别,至诚恳切,恭恭敬敬,法喜充满耳的要求是:听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佛号要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一、要有菩提心发四无量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信愿行具足当感觉走不动时,发心为父母念一小时;当感觉到念不动时,发心为冤亲债主念一小时;当感觉到疲劳时,发心为同修念一小时;当感觉到烦恼时,发心为道业兴隆、为住持师父、领众师父、护法居士念一小时冲破自己的障碍,自利也利他,利他也利己,自他不二 二、要有生死心生死事大,打佛七就是要通过克期取证,增上往生资粮,了办生死大事要以生死心念佛,如印祖所说,常将“死”字挂在额头对死要有了悟,人固有一死,有积极的死与消极的死,认识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生死一如的体悟,才是不怕死的正念有的居士念佛是为了消灾、祛病、除邪这种心态,严格意义上说,不如法,不究竟,没有实现由善念向正念的转变我们要懂得因果,如法修行,当下如果没有种下欣慕极乐的因,临命终时就不会获取往生极乐的果学佛要老实,投机与取巧离道甚远,不能对法身慧命掉以轻心!以生死心念佛就是用真心,就是深信切愿真实修行。
三、要有感恩心感恩是人性的光明,也是佛性的觉醒,更是菩提心的萌芽感恩佛法僧三宝对自己法身慧命的救护,感恩龙天护法殊胜的护持,感恩累世父母万劫难报、重如高山的恩德,感恩道场提供这么好的环境,感恩常住及四众弟子如此发心,感恩法师们如此慈悲 佛陀说法,需六种成就:信成就(如是)、闻成就(我闻)、时成就(一时)、主成就(佛)、处成就(在某处)、众成就(与若干人俱)六种成就,一个不能少末法时期,正法道场成就一个佛七,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有佛菩萨的加持,龙天护法的护佑,出家佛子弘法利生、自利利他的坚固菩提道心,四众弟子的真诚发心、专心办道等等这些都是因缘和合,四众弟子的福德感召,是我们自己生生世世种下的佛缘、法缘、僧缘决不像我们表面上看得那么简单和随意,决不是偶然的,是来之不易的打佛七,不做饭能吃饭,不交钱能住宿,不交费能用水用电这么大的福报,都是阿弥陀佛施设的我们不能得之于易而失之易一定要珍惜机缘,勇猛精进 四、要有惭愧心善导大师开示:“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们的一生是醉生梦死的一生,是罪大恶极的一生当我们用佛法来衡量自己时,才发现每一个众生都比自己慈悲、善良、无私,自己是最可耻的人、最卑鄙的人、最可怜的人。
要懂得,念佛就是持戒,就是灭罪,就是忏悔,就是消业 五、要有平常心老实念佛,不求境界,不找感应,不求病好,不求无念,不求断烦恼有人不安心念佛,疑心重重——我是不是有附体啊?我是不是再来人啊?我能不能预知时至啊?我的冤亲债主是不是来找我啊?有人还担心,魔来找我怎么办?烦恼太多怎么办?冤亲不放过我怎么办……什么都担心,就是不担心自己不老实念佛怎么办?念佛要自然、朴实、真切不要做作,不要著相 佛七的要求 一、要持戒念佛要受八关斋戒,受与不受,功德不同戒是我们对法界众生及自己法身慧命的承诺和誓言不能出尔反尔,不能毁约、破戒戒是佛为弟子制定的通往圣道的指路灯,不能把戒当儿戏,不应拿自己的法身慧命开玩笑以破戒满足自己的欲望是滑向永无休止的堕落的深渊真修行人,发心是宁可持戒而死、决不犯戒而生持戒而死法身活,犯戒而生慧命亡从因果的角度讲,不该死,持戒也不会死;该死,不持戒也会死所以说,持戒与死没有必然联系持戒功德无量 二、要讲究威仪讲究威仪有利于对治懈怠《四威仪—执身次序偈》说:“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旋半展眸;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打佛七时经行的威仪标准 三、要精进念佛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珍惜每一天,要敢于对治懈怠、疼痛、烦恼,功夫上要勇猛精进善导大师三十余年专精笃行念佛法门,每入室长跪唱佛,不到力尽终不休歇,寒冰天则直念到汗湿衣衫方止从不与人聚谈俗事,恐耽误净业道绰大师每日念佛七万声,为众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将二百遍,聚众念佛,散席之后,念佛的音声回响于林谷间,长久不息临终往生瑞相昭然莲池大师自述:平生所务,惟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大师终生念佛,守志不二大旱之年,村民恳请大师祈雨,大师循田埂敲木鱼念佛,所经之处,雨下如注印祖于初出家时得读《龙舒净土文》残本,对念佛法门产生信心,六十余年称念佛名,自励不懈,超凡入圣能将一句佛名尽形寿执持者,堪称人中分陀利华肯下真功夫、苦功夫、笨功夫,就一定会有成就 有的居士到处乱跑、心里不安,心外求法,心思散乱莲池大师在《云栖法汇》中说:“千里烧香,不如安坐家堂念佛供奉邪师,不如孝顺父母念佛广交魔友,不如独身清净念佛寄库来生,不如现在作福念佛许愿保禳,不如悔过自新念佛习学外道文书,不如一字不识念佛无知妄谈禅理,不如老实持戒念佛。
希求妖鬼灵通,不如正信因果念佛以要言之,端心灭恶,如是念佛,号曰善人摄心除散,如是念佛,号曰贤人悟心断惑,如是念佛,号曰圣人 四、要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就是专一其心念佛,不管有妄想无妄想;不问功夫成不成片,不想一心不乱,不觅玄妙灵验老实念佛就是无论行、住、坐、卧,只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乃至念得水流声亦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风声亦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鸟叫的声音亦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得“南无阿弥陀佛”和自己分不开,念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我,我之外又没有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念得“南无阿弥陀佛”和自己合而为一一定要老老实实念佛,这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生死事大,不要把它忘了,耽误了特别是佛七,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人生能有几佛七?不要把它荒废了,空过了 五、要和合念佛念佛时要注意和合随众,唱念要合拍,不抢拍、不拖腔,起落同步,步履和谐,步调一致要出声唱念,以音声作佛事有的人在道场不出声念佛,出了道场就大喊大叫有的人,一念佛就犯困没精神,一念杀盗淫妄酒,就不困,有精神了有的人,一听法就迷糊,一听财色名食睡就精气神十足有的人,一拜佛就没力气,一想贪瞋痴慢疑,就干劲冲天。
有的人,一昼夜经行就退场,一打麻将就几天几夜不下桌干正事没劲儿,干邪事有劲入六道轮回有精神,出六道轮回就没力气当反思之,慎行之 有的人喊着唱念、发泄唱念、皱着眉头唱念,似乎在向阿弥陀佛控诉用不良情绪对治不良情绪,是火上浇油大家唱念时要注意佛号的义蕴是:旷野求救、得救欢欣、同体欣慰、回光自肯第一句要念出如失母无怙时悲苦求救的渴望;第二句要念出如艰苦寻母后得遇母亲的欢欣;第三句要念出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同体相感的欣慰;第四句要念出自他不二、自信自肯整个唱念要低沉、缓慢、轻松、自在、内敛,不花腔、不怪调 六、要放下万缘念佛放不下病,放不下家,放不下孙子,放不下钱,放不下名,是众生相放不下,也带不走生死事大,谁也代替不了命由己造,运由业牵,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有个人的因缘果报,谁也代替不了别人什么,都是乱操心,做无用功所以要放下一切心,切断外缘,降伏其心不要开着念佛,扰乱自己、扰乱他人、扰乱道场,罪过深重是大贼,是大魔,专来扰乱你的道心,让你不安宁,有大害要把心交给道场,交给阿弥陀佛,不要交给别人,也不要交给过去,不要交给未来,不要交给现在交给佛才是真正皈依处,才是有用功。
无论何时何地何景,只有佛菩萨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