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39847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处理策略经过几年来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感到教师应对教学与高考的压力加重,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增高;另一方面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增多。如何把握好教学要求,做到不超出课标要求,不加重学生负担,而又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本文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问题的处理策略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一、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材内容多,教学时间紧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

2、题1学分(18学时) ,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5个必修模块基本涵盖了以往课程的内容,而这4个选修系列中不仅涉及了以往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往课程中没有的。在总的教学时间并没增加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偏多和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原教材相比,现在一个学期学两本必修,高一年级就要学4本必修,老师们普遍认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教学要求,即使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常常是囫囵吞枣,掌握得不好。学生负担过重,对知识的理解“蜻蜓点水” ,学得不深入,掌握不牢固。另外高考基本是两年上完新课,一年复习,许多学生在高一不久数学学习就跟不上,造成更多数学差生,数学平均水平下降。2、教材内容知识衔接不好

3、一方面,由于初中的课程标准与高中接轨不严密,很多内容初中高中都没有但又经常用到,导致有些知识脱节,初、高中衔接不好。如在高中新课程学习中需要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十字相乘法、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立方和差、三数和的平方、两数和与差的立方等知识与方法,而这些知识和方法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已删去。另一方面,按照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教学感到知识的衔接困难。如在必修中许多集合问题及函数定义域问题的学习中,需要运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有关知识,而这一内容在必修中才出现。 必修2中“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列出了有关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内容,不仅与章节名称不符,而且这里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与

4、选修2-1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相隔太远。另外,部分高中数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衔接不好。一方面,其他科目用到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没有学到,例如,高一物理(必修)力的分解问题,涉及到数学中的三角函数,而三角函数问题在高一下(必修4)才会学到。另一方面,数学用到其他科目的知识,其他科目还没学到,例如必修1用到物理中的物体运动原理,学生没有学到,无法解决;再如必修4在讲函数 的图象时,提到物理中的简谐运动、交流电等都与物理不同步。3、 “螺旋式上升”中度的把握新课标教材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螺旋式上升” 。 “螺旋式上升”能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使本学科内容不断地拓展与加深,并在知识

5、的学习上有良好的复习和强化作用。实践发现这样出现一些弊端:淡化了数学的逻辑体系,造成了本学科内容的臃肿和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上升使得老师难以把握其难度,处理不好则出现“只见螺旋,不见上升”的现象。例如,在必修1第一章学完后,有关对称问题、平移问题是否需要学生掌握,课标没有要求,而习题中却常常涉及,第一章教学的“度”如何很好把握?必修2解析几何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的联系非常密切,课标安排的必修1中的函数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又如高一学“直线与圆” ,高二学“圆锥曲线”就叫“螺旋上升” ,放在一个学期学难道就不叫“螺旋上升”吗?过去的一个整体现在被分散,当第二次学习到时前面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教学

6、成本增大。4、教材、习题、教辅不严谨、不规范且错误较多,三者之间不完全配套教材有的地方编写会引起学生的误解,如必修1只规定了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那么负数的分数指数幂是不是一定没有意义呢?还是一看到分数指数幂,我们就认为底数大于零呢?那么幂函数 的定义域是什么?如果是全体实数,则会出现负数的分数指数幂。又如必修 ,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一节中,出现了两种答案不同的解法,一种是判断区间长度是否小于精确度 得近似解,另一种是判断区间内所有值的近似值是否一致得近似解。 “精确度”与“精确到”很容易混淆。教师用书部分习题、练习题的解答不够全面甚至出现解答错误,例题和习题难度差距过大。教辅资源

7、不仅缺少,印刷质量上和内容体系的编排上,很多现有的教辅材料与新教材不配套。有些教辅中的具体的题目按老教材的内容编写,特别是往届高考试题占据很大篇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辅的质量。5、探究合作学习实施有困难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将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变为教育形态。这种探究合作学习为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也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提高。那么什么内容应该值得探究?是不是新知识点的产生都要探究?如果泛泛使用就会产生许多副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其一,学生满足于知识的浅表层的学习,缺乏一定的深度,教师满足于课堂的热闹,缺乏对学生深入的引导。由于学生

8、能力参差不齐,对学习方法不习惯,因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治力、适应性不强。 其二,探究是需要时间成本的。有时探究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通过情境引入、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归纳小结等环节,一堂课时间已所剩不多,有时甚至探究好长时间也没什么结果,例题教学和解题训练时间被挤占,学生解题能力下降,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其三,还有少数学生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这种合作学习的热烈氛围中显得格格不入,容易演变出尖子生表演,其他学生当观众或随声附和的现象,跟不上节拍或盲从别人,成绩反而不断下降。二、对教学问题的处理策略1、如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策略:吃透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内容,更新教学观

9、念对重点的传统知识的拓广要适当。对重点知识要多次呈现,逐步拓广。比如函数教学就分了多次呈现并逐步加深,切忌在教学中按照总复习那样一步到位。对新增加的知识内容加强基础训练。新课标增加了一部分新的数学知识,有些新内容与高等数学有关,对这些内容在教学中不宜当作高等数学知识来讲,只要让学生认识基本思想即可。对新教材中已删除内容决不依恋。如果在所有版本教材中都未出现,教学中一般不要再捡回。如反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极限等。对新课标淡化的知识不宜引申。例如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法,比如函数奇偶性。有的老师能够讲出6种求

10、值域的方法,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反复操练,占用很多时间,其实不必要,中学遇到的函数基本上是连续的,只要我们知道最大值与最小值,它的值域就出来了,而最值问题可在后面通过求导轻松解决。2、如何处理教材和知识的衔接问题?策略:善于重组教材,调整个别内容,适时补充知识我们要尊重教材,也要善于重组教材,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实际。例如在必修4中,学完三角函数后,先讲三角恒等变换,再进入平面向量的学习,然后是学习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这样安排以突出三角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而这样调整并不是违背新课程标准精神的,我们研究发现,教材安排学完三角函数后,先讲平面向量,再讲三角恒等变换,只是为了利用平面向量证明两角差的余弦公

11、式。调整后我们用教材后习题方法证明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后,等学完向量,再用向量的知识来证明,就更能突出向量的优势了。调整个别教学内容,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必修中学习集合之后,我们把必修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移到这里教学,但是并非全章照搬,只介绍几类简单的不等式的解法,目的是只有学了常用的几类不等式的解法之后,才可以解决许多集合问题及函数定义域的问题。适时补充知识,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一种做法是像部分学校编写初高中的衔接教材,在高一上学期初安排时间先上,然后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另一种做法是在需要的时候再给予补充,例如, 必修教学中,研究 的单调性问题,则把一些乘法公式补充进来;讲函数与方程时

12、,补充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等。我认为需要的时候给予补充这种做法更有效,但我们必须明确,哪些地方应补充些什么内容,要适时适度,不能变相的增加难度。、如何处理教材中例题与习题及教辅资料?策略:灵活处理例题,正确对待教辅,做到有效教学教材中例题和习题都是固定的,但我们学生的情况是变化的,所以各项教学任务的实施,必须确保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对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有些例题,难度偏大,学生难以接受,我们应降低难度;而有些例题学生容易上手,我们则可适当拓展,补充相关题目;甚至有的例题,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大胆删去。我们还可以把例题进行适当改改后进

13、行教学,注重例题的变式训练和拓展提高。教辅资料中的编排有些不适当。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利用教辅资料。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题目,应指导学生删去不做;对新课程需淡化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少做或降低难度;对知识超前的题目,应提醒学生以后再做。4、如何正确对待探究合作学习?策略:讲授法与探究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走极端,应该善于把传统意义上的具有启发性的“讲授法”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在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学生从“误”到“悟”的体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切入,适当应用“讲授法”引导学生主动地形成知识,理清思路,辨析知识,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们,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问题的方式要精心准备,因人因材施教,积极引导,科学组织,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总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对于每个从事新教材教学的老师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善于“用教材来教” ,而不是“教教材” ,善于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思想相结合,善于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