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874993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欲索取更多考研资料,请上北京天问教育网站官网!2000年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刑法学试题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10空,每空1分,满分1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适用刑法。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3首要分子是指在(集团犯罪)或者(聚众性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4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其构成的要件之一是: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6根据刑法规定,构成侵犯著作权

2、罪,其主观方面表现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直接故意。二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身强力壮、有较丰厚收入的儿子,对身患重病的父亲长期不送医院就医,结果其父因延误治疗而死亡。行为人之行为构成不作为形式的故意杀人罪。()2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3盲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5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但概括起来,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6张三与李四有仇。某日,张三见李四前往公用的水井打水,便抢先一步在水井中下毒。结果导致李四饮水后死亡。张三的行为已构成故

3、意杀人罪。()7信用卡诈骗罪,就是指利用信用卡、信用证进行诈骗活动,骗取钱财数额较大的行为。()8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就是指在其他过失犯罪中导致他人死亡,就直接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而不再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9空白罪状,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不直接叙明犯罪特征,而是指出该犯罪行为所违反的其他法律、法规。()10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应以职务侵占罪论处。()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

4、体现的原则是(C)。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2甲欲杀乙,误将丙当乙杀死,甲的行为属于事实上的认识错误之(A)。A目标的错误认识B手断的错误认识C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D行为误差3罚金刑的适用方式是(C)。A只能独立适用B只能附加适用C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D只能并科适用4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D)。A并罚原则B吸收原则C限制加重原则D折中原则5下列犯罪构成要件中,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即必要要件的是(C)。A犯罪目的B犯罪对象C危害行为D犯罪时间6非法拘禁罪属于(A)。A继续犯B牵连犯C结合犯D连续犯7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A从轻处罚B从轻

5、、减轻处罚C免除处罚D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8假释考验期限,从(D)起计算。A判决宣告之日B判决执行之日C判决确定之日D假释之日9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C)。A结果加重犯B继续犯C想象竞合犯D吸收犯10在我国,特赦由(C)。A最高人民法院决定B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C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D国务院决定四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给分)1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规定的既遂形态具体包括(ABCD)。A结果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2刑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ABCD)。A国家机

6、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B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3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ABD)。A罪刑法定原则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4我国刑罚的目的是(BD)。A报应犯罪B特殊预防C惩罚犯罪D一般预防5下列犯罪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ABD)。A侵占罪B侮辱罪C遗弃罪D虐待罪6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包括(BC)。A犯罪行为B特定的犯罪方法C特定的时间、地点D犯罪客体7在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分为(ABCD)。A主犯B从犯C胁从犯D教唆犯8下列刑罚方法中,(BC)是主刑。A罚金B管制C拘役

7、D没收财产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军人违反职责罪适用于(ACD)。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B预备役人员C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及具有军籍的学员D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10抗税罪的行为方式有(AC)。A暴力B伪造C威胁D行贿五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广义刑法广义刑法是指规定犯罪与刑罚的一切形式的法律规范,其中包括刑法典,同时还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2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意识因素方面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在意志因素方面

8、表现为放任的态度。3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4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遭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用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六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8分)1犯罪的基本特征。1(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犯罪产生的危害包括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危害,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危害,对社会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对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

9、体所有的财产和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危害,对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危害,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这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揭示了犯罪与刑法的关系,包括违反刑法典,违反单行刑事法律和违反其他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3)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这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反映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一个行为如果不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则不能被认定为犯罪。2一般自首的概念与成立条件。2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一般自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

10、、归案之前,出于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投案行为必须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这是对自动投案的时间规定;必须是基于犯罪分子本人的意志而自动归案,这是认定自动投案是否成立的关键条件;必须向有关机关或者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特定犯罪,这是自动投案的对象和具体性的条件;必须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接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这是自动投案的基本构成要素。(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犯罪的事实;投案人所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犯罪事实;投案人必

11、须如实供述所犯罪行。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构成特征。3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它的构成特征如下:(1)侵犯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即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3)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且多数为一般主体。(4)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的心理状态。七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案例分析要求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法条评析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1甲素知乙家有钱,且每天白天只有一老妇看家,遂起抢劫意念。为使抢劫顺利,甲先盗窃军用手枪一支,子

12、弹十发。一切准备就绪后,将枪弹藏于身上,来到乙家。时逢老妇偶然外出,甲撬门入室,发现室内无人,于是窃得现金及其他财物总价值一万余元。正准备逃离时,老妇回来,甲遂开枪致老妇重伤后,逃离现场。请回答以下问题:1(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何种犯罪形态?(1)甲的行为属于罪数形态中的牵连犯。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手段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甲盗窃军用枪支的行为是抢劫行为的手段行为。(2)该犯罪形态的处断原则是什么?(2)牵连犯的处断原则是从一重处断原则。(3)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3)对甲的行为,应依抢劫罪定罪。2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

13、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1)本条规定的是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2)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有: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型、国家财经制度及公款的使用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是故意,以归个人使用为目的,包括借给他人使用。(3)犯本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不退还是指行为人主管上想退还,但客观上无法退还。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就不想退还,则应认定为贪污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