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肌及咀嚼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868293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情肌及咀嚼肌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表情肌及咀嚼肌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表情肌及咀嚼肌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表情肌及咀嚼肌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表情肌及咀嚼肌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表情肌及咀嚼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情肌及咀嚼肌(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情肌 咀嚼肌 舌肌 腭部肌 咽部肌 喉部肌 颈部肌,第六章 口颌面颈部肌,口腔颅面颈部肌肉,第一节 表情肌(expression muscles),一、概述 1、又称颅面肌(craniofacial muscles),属皮肌 2、皮下没有明显深筋膜,直接与皮肤相连 3、为薄层肌束,收缩力弱 4、围绕孔裂排列,具有环行与放射状两种排列方式 5、肌纤维与皮肤皱纹垂直 6、表情肌与面神经均由第二腮弓发育来,面神经支配运动 7.存在种族和个体差异,表情肌,口周肌群,眶周肌群,鼻部肌群,耳部肌群,颅顶肌群,(一)口周肌上组: 笑肌 颧大肌 颧小肌 提上唇肌 提上唇鼻翼肌 提口角肌 (二)口周肌下组:

2、降口角肌 降下唇肌 颏肌 (三)口轮匝肌: 浅层 中层 深层 (四)颊肌,二、 口周肌群,放射状的肌肉可分为浅、深两层:,口周肌浅层,提上唇鼻翼肌,提上唇肌,颧大肌,颧小肌,笑肌,降口角肌,口周肌深层,提口角肌,降下唇肌,颏肌,(一) 口周围肌上组,浅层:笑肌 颧大肌 颧小肌(上唇方肌颧头) 提上唇肌(眶下头) 提上唇鼻翼肌(内眦头) 深层:提口角肌(尖牙肌),上唇方肌,1.颧大肌 (zygomaticus major) 起:颧骨颧颞缝前方 止:口角和上唇皮肤并加入口轮匝肌 功能:牵拉口角向外上方,2.颧小肌(zygomaticus minor) 起:颧骨外侧面的颧颌缝 止:口角内侧和上唇外侧

3、皮肤 功能:牵拉口角向外上方,参与鼻唇沟的加深 3.提上唇肌(levator labii superiosis) 起:上颌骨眶下缘,颧突 止:上唇皮肤,部分并入口轮匝肌 功能:牵拉上唇,参与鼻唇沟的加深,4.提上唇鼻翼肌(levator labii superioris alaeque nasi) 起:上颌骨额突和眶下缘 止:内侧束-鼻大翼软骨和皮肤 外侧束-与提上唇肌共同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 功能:提上唇及开大鼻孔,也参与鼻唇沟的加深,5.笑肌(risorius) 起:腮腺咬肌筋膜 止:口角部皮肤 功能:牵拉口角向外上方,6.提口角肌(levator anguli oris)(尖牙肌) 起:尖

4、牙窝 止:口角皮肤,部分肌纤维参与口轮匝肌构成 功能:上提口角,(二)口周围肌下组,浅层:降口角肌(三角肌) 深层:降下唇肌(下唇方肌) 颏 肌,1.降口角肌(depressor anguli oris) 起:下颌骨外斜线 止:口角皮肤 ,部分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 功能:降口角,2.降下唇肌(depressor labii inferioris) (下唇方肌) 起:下颌骨外斜线 止:下唇皮肤和粘膜,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 功能:降下唇并使之轻度向外,降下唇肌,3.颏肌(mentalis):位于降下 唇肌深面 起:下颌骨切牙区骨面 止:颏部皮肤。 功能:上提及前突下唇,颏肌,(三)口轮匝肌(orbic

5、ularis oris),又称为口括约肌(oral sphincter),与其他口周肌不同之处: 1.呈环形排列的椭圆环状扁肌 2.位置在上下唇内 3.一个来自多个肌肉且具有闭唇功能的功能单位,浅层:固有肌束。 深层:来自颊肌唇部的部分肌纤维。 中层:由颧大肌、颧小肌、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和降下唇肌的纤维参与组成。 作用:闭唇,并参与咀嚼、发音、吮吸等。,位于颊部深层,呈一薄而扁平的长方形肌肉,其功能与咀嚼有关。 起:上、下颌骨第三磨牙牙槽突的外方及翼突下颌缝。 止:参与口轮匝肌深层的组成,其上份纤维进入下唇,而下份纤维则进入上唇,产生交叉。而最上方和最下方的纤维分别进入

6、上、下唇。 作用:保持开、闭口状态下颊部的张力,开口时松弛,闭口时紧张,参与咀嚼和吮吸、鼓腮、吹气。,(四)颊肌(buccinator),三 与临床的关系,1.面部皱纹线,动力性皱纹线(dynamic wrinkles):动力性皱纹是表情肌长期收缩的结果。 重力性皱纹线(gravitation wrinkles):由于皮下组织脂肪、肌肉和骨骼萎缩,皮肤老化后,加上地球引力及重力的长期作用逐渐产生的。,动力性皱纹线(dynamic wrinkles),额纹 眉间纹 鼻根纹 眼睑纹 鱼尾纹 鼻唇沟纹 颊纹 唇纹 颏纹,重力性皱纹线(gravitation wrinkles),重力性皱纹大多分布于眼

7、眶四周、额骨周围、下颌和颈部。在上眼睑皮肤松弛形成皱纹,而颈部皮肤下垂再加上阔颈肌松弛,造成颈部许多皱纹,甚至形成囊袋状外观,从侧面看就像是火鸡脖子。,又称“蜗轴” ,Lightoller于1925年提出的。诸多肌肉环绕口角并向口角旁的一点汇聚、互相交织,最后形成一致密、可活动的纤维肌性团块,为一高度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2.口角轴(modiolus),口角轴,功能: 1.可被部分肌肉固定并为其他肌肉运动提供基础。 2.它使嘴角显得饱满,使面中部显得个性化。一些雕塑家认为它是面中部美的经典标志,3.对于颌面部伤口的处理要求高,面部Langers皮纹,真皮内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形成了皮纹,三、其他

8、表情肌,鼻部肌 眼周围肌 耳周围肌 颅顶肌,舌内肌:包括舌上纵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和舌垂直肌,改变舌的形态。 舌外肌:起自舌外止于舌内。包括颏舌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及腭舌肌,改变舌的位置。颏舌肌两侧收缩时使舌伸向前下,一侧收缩时舌尖伸向对侧。,四、舌肌,五、腭部肌,腭肌:构成软腭后2/3,附丽于腭腱膜,肌肉细小,共计五对。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舌肌、腭咽肌、腭垂肌,腭帆张肌:紧张腭帆及开大咽鼓管,完全切断该肌可引起咽鼓管闭塞。 腭帆提肌:能使软腭上提及咽侧壁向内侧运动,是参与腭咽闭合的主要肌肉。 舌腭肌:下降腭帆,紧缩咽峡。 咽腭肌:上提咽喉;向前牵引咽腭弓,并使两侧咽腭弓接近。 腭垂肌:缩

9、短腭垂,上提腭垂。,三、咽部肌 四、喉部肌,一、概述: 1、咀嚼肌又称颌骨肌,是一组位于颌面部与咀嚼、言语等功能密切相关的肌肉的总称。 2、位置深,起于骨,止于骨。 3、肌束厚,收缩有力,适应于其运动下颌的需要。 4、均由第一咽弓发育而来,由三叉神经的下颌支支配。,第二节 咀嚼肌(masticatory muscles),根据其功能分为: 升颌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 引颌肌:翼外肌 降颌肌群: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 狭义: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广义:狭义+舌骨上肌群,1.咬肌 (masseter) 呈四边形,分浅、中、深三层,浅层最大,起于颧突和颧弓下缘的前2/3

10、,中层起于颧弓前2/3的深面和后1/3的下缘;深层起于颧弓深面,止于下颌角、下颌支外侧及喙突,二、升颌肌群,咬肌功能及神经支配,主要功能:双侧收缩使下颌向前上运动,单侧收缩使下颌向收缩侧方向运动。产生咬合力 是其主要作用。 神经支配:咬肌神经 。,2. 颞肌(temporalis),呈扇形 起:颞窝及颞深筋膜深面, 止:喙突及下颌支前缘直至第三磨牙远中。肌纤维呈多种走行方向,颞肌神经支配及功能,主要功能:上提下颌骨,产生咬合力,维持下颌姿势。双侧收缩使下颌作对称性运动,一侧收缩使下颌向收缩侧运动。后部肌束主要使下颌向后运动。 神经支配:颞深神经 。,位于颞下窝和下颌支的内侧面,四边形,与咬肌对

11、应,有深、浅两头,深头粗大,深、浅两头环抱翼外肌下头,其肌束行向下、后、外,止于下颌角内面的翼肌粗隆。,3. 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下颌角下缘,咬肌浅层和翼内肌附着部以肌腱相延续,此结构被称为 “下颌吊索”(mandibular sling)。,浅头 起: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 深头 起:翼外板的内面和腭骨锥突 止:下颌角内侧面的翼肌粗隆,以下颌吊索与咬肌相连。,翼内肌功能及神经支配,主要功能:与咬肌类似,主要是上提下颌骨,并辅助下颌前伸和侧方运动。 神经支配:翼内肌神经 。,位于颞下窝,为一短粗肌肉,几呈水平方向,有上、下两头。 上头 起: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 止:(争

12、议)关节盘前缘和关节囊 下头 起:翼外板的外面 止:髁突颈关节翼肌窝 功能: 双侧收缩,使下颌前伸运动 单侧收缩,下颌向对侧运动 开、闭颌过程中,稳定和协调盘-髁突复合体。,4. 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翼外肌功能及神经支配,主要功能:牵引髁突和关节盘向前下,双侧收缩使下颌向前、向下运动,单侧收缩使下颌向对侧运动。另一重要功能是在开、闭颌过程中,稳定和协调盘-髁突复合体。 神经支配:翼外肌神经 。,5.颧下颌肌(zygomaticomandibularis),在下颌骨喙突基部,起自颧弓内面的部分浅层颞肌短纤维与咬肌深部纤维融合,称为颧下颌肌。,ZM:颧下颌肌 TM:颞肌

13、MS:咬肌,6.蝶下颌肌 (sphenomandibularis) 位于面部深层,曾被认为是颞肌前部深层的一部分。现证实,它是一个独立的肌。 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面,肌腱止于下颌支内面的颞嵴(temporal crest)。 神经支配不明。协助咀嚼运动。,翼外肌功能的争议,1.上头 牵拉关节盘 (平衡装置) 下头 牵拉髁状突 开口 2.上头 下头 牵拉髁状突 开口 3.上头 闭口肌 下头 开口肌,颈部肌,颈浅和颈外侧肌 颈前肌,舌骨上肌群,舌骨下肌群,颈深肌,椎前肌群,椎外侧肌群,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颈浅肌,颈阔肌(platysma),位于颈部皮下,薄而宽阔 起:三角肌及胸大肌上部的筋膜 止:前

14、部纤维在正中联合交织,或下唇外侧 后部纤维附着面下部的皮肤及皮下,在口角轴处与面部表情肌融合 功能:降下颌、下唇及口角作用,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位于颈外侧部,呈斜行分布,中部厚两端薄 起:两头 胸骨头:胸骨柄前面的上部 锁骨头:锁骨内1/3的上面 止:乳突外侧面及枕骨上项线 功能:单侧收缩,头屈同侧,面向对侧旋。两侧收缩,头后仰,舌骨上肌群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 舌骨下肌群 胸骨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胸骨甲状肌 甲状舌骨肌,降颌肌群,浅层,深层,颈前肌,1二腹肌前腹(digastric) 起:下颌骨二腹肌窝 止:中间腱(借颈深筋膜构

15、成的吊带系于舌骨大角和舌骨体侧面。) 功能:降下颌骨或上提舌骨,舌骨上肌群,2.下颌舌骨肌(mylohyoid) 为三角形扁肌,在下颌骨与舌骨间 起:下颌舌骨肌线(内斜线) 止:舌骨体的前面 功能:构成肌性口底,抬高口底(口底膈),下颌舌骨肌及其上下面的筋膜构成肌性膈,参与口底的构成,收缩时抬高口底,可增加闭口对舌的向上压力,协助吞咽。也可降下颌骨或上提舌骨,舌骨上肌群,3.颏舌骨肌(geniohyoid) 起:下颏棘 止:舌骨体上部。 功能:提舌骨向前上,当舌骨固定时,轻度降下颌,舌骨上肌群,颏舌骨肌,舌骨,五 与临床关系,1.下颌骨骨折的移位,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外形及结构破坏 骨折断端在肌

16、力重新分配下 沿肌合力线的方向移位,肌力力臂变化,不同部位骨折的骨折段位移,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是其上附着的咀嚼肌的牵引。移位的程度还受骨折线方向、骨折段上有无牙齿、软组织损伤范围、外力方向与强度及骨的重力作用等因素影响。,有利型及不利型骨折,口颌系统肌链:指存在于口腔颌面颈部肌肉中,与口颌系统功能相关的各组肌肉及肌群相互密切配合犹如以链的方式彼此相连所构成的肌系统。,2.口颌系统肌链及其临床意义,a.水平肌链:从前向后呈环行排列由口轮匝肌、颊肌、咽上缩肌组成,和舌肌相对抗。,b.垂直肌链:从上向下呈垂直排列,由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垂肌、腭咽肌、腭舌肌组成。,腭咽闭合:腭、咽部诸肌收缩,使软腭与悬雍垂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鼻咽腔与口咽腔的通路。,c.姿态肌链:由头部背侧的颈后部肌肉通过帽状筋膜绕过头顶,连接颞肌、咬肌和舌骨上下肌群组成。,斜颈破坏了姿态肌链,影响下颌骨、上颌骨以及颧骨等发育,造成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