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84493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教学目的:学习用班集体形成的标志对班集体的发展状况进行评判。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内容:一、 班集体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一) 班集体核心的发展水平(班委会、中队会、团支部,班干部之间的关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二) 班集体骨干的发展水平(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二、 班集体的凝聚力(一) 班主任与班委会的威信水平(整体素质、工作水平)(二) 班集体成员的归属感(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三) 班集体的紧密团结(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心理氛围)三、 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一) 教育活动的设计水平(针对性、整体性、立体性、多样性、创造性)(二) 教育

2、活动的参与度(参与的广度、深度)(三) 教育活动的实效(反馈信息)四、 班集体的学业水平(一) 班集体的学习氛围(个人学习计划,课堂气氛,课后气氛)(二) 班集体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业成绩)五、 班集体的班风(一) 班风的形成(二) 优良班风的表现(奋斗精神、自觉纪律风气、健康的舆论等)六、 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 (一) 个性发展的含义(二) 个性发展的测评(思想道德水平、各种能力的提高水平、自律水平、爱好及特长发展水平、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测试题:1 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2 怎样提高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3 从哪些方面考察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第一节班

3、集体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作为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它由雏形到真正形成集体必然有可以考察和评判的具体内容和标志。我们在“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理论”一节中,已阐述了班集体评估的问题。严格地说,班集体是否形成,在发展中达到什么水平,应按照科学的评估方案进行测评,以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估结果。但是,就目前我国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看,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校还难以进行这种评估。同时,评估的理论研究和操作也要有适应实际需要的新的进展,这就提出了一个易于把握的评估方法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依据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出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或标准是可行的。这不是从科学评估向后倒退,而是走向科学

4、评估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前正处在这个阶段。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暂定为个前提、个方面。个前提,是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班集体的建设计划。这表明,我们是对有目的、有计划的班集体建设工作进行评判。目标和计划可以从科学性、完整性、可行性几个方面分出等次。要注重从目标、计划本身和达标、执行计划两方面去分析情况。个方面,是班集体围绕奋斗目标,实施建设计划的结果,其水平可以分出等次。这个方面是:班集体的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班集体的学业水平;班集体的风气 班风;班集体成员的个性发展水平。一所学校、一位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些内容,确定级或级的等次标准,对班集体的发展状况进行评判,促

5、进班集体建设。一、班集体的核心与骨干的发展水平班集体的核心,指领导核心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委员会或团支部委员会;骨干,指围绕核心的积极分子队伍。分析其发展水平,可考察项内容: 正式组织的完善情况 正式组织是班集体中必须设置的各种职能部门和机构的总和,它们构成了有层次的工作关系的网络系统,其职能的发挥促进班集体有序的前进运动。正式组织的健全与完善情况,直接关系着班集体建设。应从组织设置、组织职能、人员构成、岗位分工、关系畅通、运作状况去进行评判。 班干部之间的关系班干部之间分工合作、民主团结的关系,是建设班集体的重要条件。考察班干部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忽视的。班干部之间在任务分配和荣誉分配上最容易出现

6、矛盾,妥善解决这些矛盾是融恰关系的关键。协商、思想工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 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总体说是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具体说,包括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实施计划、获得工作实效、总结经验教训等能力。每个干部有每个干部的工作能力状况,全体班干部有整体工作能力的状况。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是班主任和班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班干部与同学的关系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状况,影响班集体组织机构职能的发挥,从而影响班集体建设。班干部与同学之间容易发生的矛盾有:干部不能达到同学的期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干部缺乏民主作风,

7、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同学过分挑剔等。解决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做好干部的工作,提高其服务意识,使之关心同学,以身作则,主动听取意见,注意工作方法。同时,说服同学体谅干部。应该给广大同学当“干部”的机会。 积极分子队伍状况班集体的积极分子队伍,是指一批团结在班干部周围,关心集体、积极为班集体出力、有一定威信的学生。班干部依靠他们把整个集体带动起来。有一支活跃的、能发挥出较大能量的积极分子队伍,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积极分子不是天生的,要靠班集体逐步培养。要通过各种机会,特别是公务活动培养积极分子。对班集体中非正式小群体的“首领”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他们成了积极分子,就会带动一个群体进步;

8、如果他们消极落后,也会影响一个群体。第二节班集体的凝聚力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班集体的向心力的总和。它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考察班集体的凝聚力,应当注重以下项内容。 班主任与班委会的威信水平班主任、班委会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是决定班集体凝聚力大小的核心因素。而威信水平是由班主任、班委会成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决定的。班主任是班集体核心的核心,他的人格力量、学识水平、业务能力、民主作风,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得到。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展现着自己,学生对班主任的满意程度是不难测察的。班委会的威信水平不是每个成员威信水平的简单相加。班委会的整体威信,是在为

9、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对班集体全面工作谋划、决断、操作、取得效益、评估等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评判班委会的威信水平要把整体与成员的情况综合起来分析。对少先队队委会或团支部委员会的威信水平也应当进行考察。 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感,表现为对集体目标的认同,对集体利益的认同,对集体计划与活动的认同和对集体荣辱的认同等。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表现为自觉地从属于集体,以成为集体的一个分子而满足,个人的言行服从集体的利益。班集体成员对集体的责任感,表现为关心集体,愿意承担集体交付的任务和职责,并尽力去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对工作的失误表示歉疚,对集体的困难、挫折产生忧

10、虑。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是统一的。通过考察每个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的程度,可以反映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与心理氛围班集体的心理氛围状况决定着班集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而心理氛围主要是由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决定的。人际关系与心理氛围成正比。班集体的人际关系主要有种类型。第一,垂直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包括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对班集体发生直接领导关系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教导处、政教处 德育处、学生处、团委会等与班级学生之间的关系。第二,水平关系,主要指学生与学生个人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 正式、非正式之间的关系,平行班之间的关系等。第三,点面关系,主

11、要指学生个体与群体 正式、非正式、学生个体与班集体之间的关系。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在各类型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各类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由责任依从、情谊联系两方面因素决定。单有一个因素是达不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基础是集体主义。小团体主义、锦标主义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第三节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 教育活动是班集体的构建要素,系统教育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方法,而教育活动达到的水平则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班集体的系统教育要坚持针对性、整体性、主体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原则。这“五性”的落实情况反映教育活动的水平。在建设班集体过程中,要以“五性”指导活动计划的制订,指导每一次活动的准备与实施过程

12、。考察班集体的教育活动水平,则是以“五性”的落实程度为标准,对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做出评价。考察教育活动水平的重点在于全班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参与的面越广,受教育的面越大;参与的程度越深,受教育的效果越好。对什么叫“参与”,应有明确的认识。教育活动中的参与,指集体成员以主人翁的身份,参加活动的全过程,既动脑,又动口、动手,态度积极、认真,成为整个活动中的一员。水平高的活动,必然是集体成员广泛参与,每个成员在活动中都有合适的角色地位,不应出现“死角”。活动,最忌少数人忙乎,多数人当看客。即使是一次报告会,也应通过前期的酝酿、准备,舆论的配合,会场的布置以及会后的后续活动,使集体成员真正

13、参与进来。参与的深度,指参与者在活动中心理活动的深刻程度:是否用心思考;是否提出好的办法、主意;是否受到震动,产生新的动力;是否有了新的努力方向、新的打算等等。这可以从活动前后的表现以及日记、周记、总结中考察出来。考察教育活动水平还应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及突出重点内容的情况。这在制订系列活动计划时已经考虑到,在考察班集体发展水平时应认真回顾,看计划是否得到落实,计划本身是否有欠缺、需要调整。内容的丰富性和突出重点的客观依据是中学德育大纲对不同年级的德育内容要求和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以及班级的实际。开展教育活动,仅注意丰富多彩而忽视重点是不行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

14、主义教育一定要作为重点在系统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考察教育活动水平应注意的第三个方面是活动组织系统的全面性及活动的频度。组织系统是指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委员会、团支部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班级不同组织的整体网络。不同的组织,各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职能,在组织教育活动方面又各有特点和优势。各组织既可单独组织教育活动,又可配合起来组织教育活动。考察全面性是看各个组织发挥职能的情况以及协调配合的水平。活动频度即活动频率。活动太少和活动过多都不好。班级全员参与的教育活动以至周一次为宜,正式组织的小组活动也是至周一次为宜,总的说,能做到每周有活动为好。第四节班集体的学业水平在建设班集体中,智育智育与学习是两个有联

15、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此处不论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包括智育目标,班集体的工作计划,包括智育计划。班级智育的目的在于遵循学习规律,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好各门功课,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全面完成智育任务。考察班集体的学业水平,是考察班集体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班集体的学业水平,可以从个方面评判。 班集体促进智育的措施一般的班集体工作计划都包含促进智育的措施,但往往是粗线条的。班主任、班委会的学习委员还需要推出一系列促进智育的措施。如:开展端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活动;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活动和学习方法交流活动;科代表工作的指导、督促

16、和检查;定期与各任课教师交流教与学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班报关于学习的舆论宣传;学习小组活动;促进集体学习和个体学习的措施;开展智力竞赛活动;向家长汇报班级学习情况,加强双向联系。考察时,要关注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是有计划进行的,还是随机性的。 班集体的学习气氛和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气氛和成员学习积极性是一致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气氛越浓。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气氛从多方面表现出来:个人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课堂气氛是否专心听讲,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听从教师的指挥,反应迅速;课后气氛是否关注学习中的问题,积极切磋,找老师请教;早自习和自习课,是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保持安静的环境;完成作业情况,按时完成的比率,认真程度,是否及时改正做错的作业;互帮互学情况,特别是帮助后进生情况;参加知识竞赛和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