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3780407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8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的民风民俗的资料范文 有以下民风民俗: 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串门什么的。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饮食:特色酸菜。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撒上盐,密封。一直到一个月左右。东北人爱吃炖菜。因为天气冷。还有人参,鹿茸。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还有蘑菇,野菜。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最喜欢饺子。各种馅的。还有杀猪菜。比如血肠。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还看二人转。“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2、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

3、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4、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东北民风民俗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

5、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 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很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烤火是这里的大人小孩的一种乐趣。严冬,当户外风雪呼啸,全家人坐在热炕头上,讲故事、剪窗花、纳鞋底,一边游戏,一边在火盆里烧些小吃,有土豆、地瓜、黄豆粒、苞米粒等,边烤边吃。有时还把小仓子壁的粘豆包拿出来,埋在小灰

6、里烤。一股股的香味在屋子里飘荡.大人小孩争抢着吃烤得黄澄澄的豆包,真是又甜又香。 生火盆也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子”。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里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暖子”,是山里人长年居住的房屋。这样的房了一般要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后上起房架,室内起火炕,炕上置火盆。从事山村作业归来的人进屋后要立即脱下衣裤,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气。由于山里潮湿,无论春夏秋冬,炕头都让给“衣裳”,不把衣袋、鞋烤干烘热,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帮之人。谁家来了客,主人就招呼:“上炕暖暖脚!把火盆往跟前拉

7、拉! 扩展资料: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各不相同的。 参考资料:民风民俗_百度百科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 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 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8、。 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 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 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 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 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 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 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

9、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 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 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午夜开始饮酒进餐,一定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 串包时,先

10、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 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 “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 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 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

11、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 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 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 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 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 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 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 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

12、看谁接得着。 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 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 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招待跟来的小伙。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 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 “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连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 如果家里有人外

13、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以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 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 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 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 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 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 甚至还有

14、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 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也就是祝人们步步高升了。 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 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 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