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37635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科学中考 第三篇 物质科学 1.6 酸碱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6 节 酸碱盐考点梳理1酸(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 全部是 H+的化合物叫做酸。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就叫做酸根离子。(2)酸的通性由于酸在水中电离出共同的阳离子一一 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常见的酸名称 盐酸 硫酸 硝酸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 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 白雾)高沸点、难挥发 易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白 雾)酸的性质常用浓酸密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1.19克/厘米 3371.84克/厘米 398浓酸特性 挥发性:在空气中形成 白雾吸水性:常用作气体干燥剂脱水性:使纸张、木材等脱水炭化强氧化性:与金属反

2、应生成水而不是氢气浓、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注意】 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必须把浓硫酸慢慢沿容器壁或玻璃棒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4)酸雨的危害酸雨不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树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2碱(1)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 全部是 OH 的化合物叫碱。常见的可溶性碱有:NaOH、KOH 、Ba (OH) 2。(2)碱的通性由于碱在水中电离出共同的阴离子一一 OH-,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注意】难溶性碱一般不与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及盐反应。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如:Cu(OH)2 CuO+H2O常见的可溶性碱有:Na

3、OH 、KOH 、Ba(OH) 2、Ca(OH) 2(微溶)、NH 3H2O。(3)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4)常见的碱3盐(1)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2)盐的制取天然存在:如纯碱可从内陆盐湖中提取。化学方法:如盐 +盐两种新盐盐+盐新盐+ 新碱但必须注意:反应物必须都可溶;生成物之一是沉淀。(3)盐的溶解性一般来说,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易溶;而大多数碳酸盐都不溶于水;盐酸盐除 AgCl 不溶,硫酸盐除 BaSO4 不溶,其余均可溶( 注:Ag 2SO4、CaSO 4 为微溶物)。(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

4、物的反应。(5)几种重要的盐化学式 俗称 概 述 主要用途NaCl 食盐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有咸味,不易潮解,粗盐中因含MgCl2、CaCl2易潮解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食用,防腐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食盐水碱的化学式 NaOH Ca(OH)2俗名 苛性钠、烧碱、火碱 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 白色粉末极易溶于水并放热 微溶于水易潮解(密封保存) 不易潮解 物理性质强腐蚀性 有腐蚀性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纺织、造纸等工业,是制肥皂、洗涤剂的原料用于制漂白粉、波尔多液;农业中用于中和土壤;建筑上砌砖和粉刷墙壁3CuSO4含结晶水的晶体称胆矾或蓝矾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色CuSO4

5、+5H2O=CuSO45H2OCuSO45H2O CuSO45H2O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于检验物质中水的存在CaCO3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 3)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制生石灰建筑材料制水泥的主要原料Na2CO3 苏打、纯碱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晶体 Na2CO3l0H2O易风化制玻璃制肥皂造纸、纺织洗涤剂(6)几种重要离子的检验: Cl-、SO 24、CO 23、NH 4。4溶液酸碱性的测定(1)定性测定:利用酸碱指示剂或某些花的浸出液进行测定。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比较。(2)定量测定:pH 试纸pH 的含义: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

6、酸碱度常用 pH 表示。pH 的范围在 014 之间。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碱性。pH 的测定: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即可知溶液的 pH。指示剂 酸性溶液 (pH7) 碱性溶液 (pH7)石蕊试液(紫色) 红色 蓝色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红色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4高频考点及真题演练高频考点一 溶液的酸碱性考题一 右图中 表示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 pH 范围,据此判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血浆 B

7、唾液 C胃液 D尿液真题演练 1 2007 年,我国首次调整饮用水标准。新 标准规定,饮用水的 pH 在 6.58.0 之间,符合健康标准。由于受酸雨影响(在我国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 ,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要使pH 低于 6.5 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加热 B加入适量纯碱 C加入适量氯化钡 D加入适量明矾高频考点二 酸 常见酸的性质与用途考题二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

8、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真题演练 2 关于硫酸和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都会减少B其稀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C其稀溶液都可用于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铁锈D都能与 Ba(NO3)2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高频考点三 碱常见碱的性质与用途考题三 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_ 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6H10O5)n,纤维素中 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用最简整数比表示)。(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 NaOH 的碱性

9、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收。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_。若某造纸厂废水中 NaOH 的质量分数为 1.6,现有废硫酸 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 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答案:(1)烟尘;36:5 :40 (2)用无色的酚酞溶液滴入少量废水呈现红色;l00 t真题演练 3 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该实验操作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司:为 a g 时,所得溶液 lfl 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_。(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 b g 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

10、溶液,溶液呈_色。5高频考点四 盐 常见的盐及重要用途考题四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 Mg(OH)2 和_,可能含有 Ca(OH)2 和_。【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鼍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 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 _(填化学式)。(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按图组装仪器,将 50 g 水垢试

11、样放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 D 瓶增重 22 g,则水垢全部是 CaCO3。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 b,从导管 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称量 D 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重复和的操作,直至 D 瓶 内物质质量不变。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 D 瓶内物质增 加质量的关系如图曲线所示:【评价】(1)A 瓶中的 NaOH 溶液起到_ 作用。若 A 瓶中无 NaOH 溶液,D 瓶中的质量将_(填“增大”、 “不变” 或 “减小”)。(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

12、中一定含有_(化学式),物质 Ca(HCO3)2 Mg(HCO3)2 Ca(OH)2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物质 Mg(OH)2 CaCO3 MgCO3溶解性 不溶 不溶 微溶6理由是 _。(3)以上实验_(填“能够” 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 Mg(OH)2。答案:【提出猜想】CaCO 3 MgCO3 【设汁方案】(1)Ca(OH) 2 【评价】(1)吸收 CO2 增大 (2)MgCO3 实际生成 CO2 的质量是 24 g,大于 22 g (3) 不能真题演练 4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 CaCO3、Na 2CO3、Na 2SO4 、CuSO 4 、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

13、组成,取适量试样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1)取试样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同体粉末中一定没有_、_。(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同体粉末中一定有_、_。(3)取步骤(2)实验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稀硝酸、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该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NaCl,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 (选填“是”或“ 否”)。(4)对于是否含有 NaCl,你认为应对步骤 (2)作如何改进?_ (若步骤(3)填“是” ,此空不作答)。中考命题方向及模拟 本节内容在中考中占有主导地位,涉及的题型几乎涵

14、盖中考所有题型。命题的热点是联系生活实际考查溶液的酸碱性等,多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难度要求不高,几种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常结合在一起以情境资料出现在实验探究题、物质推断题时中,综合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同时考查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复分解反应、离子共存的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预测 2012 年的中考命题中有关酸、碱、盐知识的考查将更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情景结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预测题 1 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在缺乏指示剂的情况下,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石灰水 B生石灰 C石灰石 D硝酸银溶液模拟预测题 2 酸碱反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I)由于人的胃里有_,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缓解病情。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_( 填化学式)气体,使蒸出的馒头蓬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少许含_( 填化学式)的酸性调味料,否则蒸出的馒头会变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