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726148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诊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威六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六次诊断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下列关于分泌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 某些分泌蛋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 参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酶属于分泌蛋白C. 某些分泌蛋白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D. 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答案】B【解析】【分析】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呼吸相关的酶都是胞内蛋白,胰岛素等动物激素属于分泌蛋白,属于信息分子,用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详解】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分泌蛋白,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A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相关的呼吸酶属于胞内蛋白,在细胞内起作用,B错误;某些分泌蛋白,如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C正确;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再追踪其运输的部位,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泌蛋白的概念和相关实例,以及参与的生命活动,再根据题意作答。2.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 在神经细胞上动作电位产生与膜电位恢复过程中,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C.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始终呈正相关D. 浆

3、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依靠膜的流动性即可完成,不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血浆的葡萄糖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钾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神经细胞中钠离子内流是顺浓度梯度,为协助扩散,钠离子外流是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细胞呼吸产生的ATP供能。【详解】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A正确;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流入属于协助扩散,而膜电位恢复过程中Na排出是主

4、动运输,B错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当载体饱和时,细胞呼吸强度再增加,运输速率也不再发生变化,C错误;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的过程中也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A。3.下列有关基因表达说法错误的是( )A.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B. 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 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 人体中的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tRNA有61种,且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细胞分化的实质

5、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改变。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都是受精卵细胞增殖和分化形成的,因此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相同,但基因表达的产物不同。【详解】转录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RNA聚合酶与DNA中特定的碱基序列识别催化转录过程的进行,A正确;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只能携带并转运一种氨基酸,B正确;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指的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C正确;人体中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经过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形成的,故人体中的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相同,但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使不同细胞中形成了不同的mRNA和蛋白质,D

6、错误。故选D。4.某二倍体植物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对的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到的过程为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 植株能通过有性杂交得到三倍体植株,因而属于同一物种C. 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 到的过程为花粉离体培养,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据此答题。【详解】射线处理是进行物理诱变,故到的过程为诱变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植株通过有性

7、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植株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故不属于同一物种,B错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不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到的过程是将花粉培养成幼苗,为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涉及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应用,重点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实例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

8、正确的是( )A. 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B. 一次性摄取大量的葡萄糖时,体内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量会增加C.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D. 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在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时,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兴奋,通过下丘

9、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一方面通过皮肤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等途径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等途径增加产热;通过上述体温调节可以维持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详解】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以降低血浆渗透压。当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排尿量增加,从而调节血浆渗透压,A错误;一次性摄取大量的葡萄糖时,血糖升高,体内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量会增加,B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C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调节使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促进机体的

10、产热量增加,同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D错误。故选C。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 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C. 田鼠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决定的D. 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这种现象是初生演替【答案】D【解析】【分析】1、调查植物以及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体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2、演替类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

11、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详解】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A正确;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不同种群的数量也保持相对稳定,表现在K值上下波动,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C正确;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这种现象是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D。7.为研究高温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A、B、C三个品系植株从25环

12、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均为处理后占处理前的百分数)请分析回答:玉米品种ABC光合速率999590气孔导度907575光能捕获效率858075(1)在高温环境下,三个品系光合速率均下降,原因可能有:高温破坏了叶绿体_膜的结构,使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导致光反应合成的_减少。高温下气孔导度降低,会导致CO2吸收减少,直接影响了在叶绿体中进行的_过程。(2)三个品系中的_品系最耐高温,若在黑暗、氧气充足和40环境条件下,A品系玉米叶肉细胞中H的移动途径是_。(3)近年来,三化螟蛾在我国多地爆发成灾,引起玉米大面积死亡,为了计算某地区玉米田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_法

13、进行调查。【答案】 (1). 类囊体 (2). ATP和H (3). 暗反应 (4). A (5). 由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移向线粒体内膜 (6). 样方【解析】【分析】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当类囊体薄膜被破坏后,可导致光合色素减少,从而使光反应减弱。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在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还原氢,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还原氢。【详解】(1)在高温环境下与处理前相比,三个品系的光合速率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高温破坏了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导致光能捕获效率降低,光反应降低,即光反应合成的ATP和H减少。另一方面高温会使植物出现气孔

14、部分关闭,导致气孔导度下降,叶片吸收CO2减少,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受到抑制。(2)表中数据均为处理后占处理前的百分数,根据表格数据分析,A品系处理后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光能捕获效率所占的百分比较高,因而最耐高温。若在黑暗、氧气充足和40环境条件下,A品系玉米叶肉细胞中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被消耗,故H的移动途径是由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移向线粒体内膜。(3)调查玉米田中有虫的玉米株数常用样方法。【点睛】本题结合表格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光合作用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8.2018年

15、诺贝尔奖获得者Tasuku Honjo在T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膜蛋白PD-1,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叫做癌症免疫疗法。其机制下图所示。(1)PD-1和PD-L1的形成均需要_(细胞器)的参与。T细胞没有PD-L1其根本原因是_。(2)T 细胞参与的免疫类型有_,在细胞免疫中,T 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会增殖分化为_。(3)PD-L1 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的_功能降低。【答案】 (1).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线粒体 (2). T细胞内控制PD-L1合成的基因不能表达 (3).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4). 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5). 监控和清除【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中显示,当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