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725698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合料厂房桩基施工方案培训资料(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5 -一、工程简介- 5 -二、地质情况- 5 -三、设计概况:- 7 -第三章 施工准备及施工平面图- 8 -一、施工准备- 8 -二、施工平面布置图- 9 -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工程的总体部署- 10 -一、组织机构- 10 -二、职责- 11 -三、工程的总体部署- 12 -第五章 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表- 18 -一、主要设备配置- 18 -二 、劳动力计划- 19 -第六章 各工序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0 -一、施工测量- 20 -二、成孔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20 -三、桩孔护壁施工方法- 22 -四、终孔检查- 24 -五、钢

2、筋制作准备- 24 -六、钢筋笼绑扎施工方法- 25 -七、钢筋吊装施工方法- 26 -八、桩身混凝土浇筑- 28 -九、桩基检测- 29 -十、遇溶洞、溶槽段施工措施 (冲击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30 -第七章 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45 -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5 -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47 -三、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48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 49 -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 50 -一、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50 -二、安全生产目标- 50 -三、安全保证体系- 50 -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2 -五、安全检查制度- 52 -六、安全教育制度- 52 -七、安

3、全技术措施- 53 -1 井下作业安全措施- 53 -2 井口上安全措施- 54 -3 防塌孔突沉现象- 54 -4 遇丰富地下水的降水处理措施- 55 -5 超深桩通风处理措施- 55 -八、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56 -1、安全用电措施- 56 -2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57 -5 防雨、防雷措施- 59 -6 安全设施计划表- 59 -九、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59 -第九章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62 -第十章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措施- 67 -一、应急事故领导小组- 67 -二、应急措施物资计划- 68 -三、危险源的识别及具体应急措施- 68 -四、应急演练- 71 -五、重大

4、施工应急救援体系- 72 -1 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72 -2 事故报告程序图- 73 -3 人工挖孔桩应急预案- 73 -4 防暴雨应急预案- 74 -5 降水应急预案- 76 -6 触电应急预案- 76 -7 塌方应急预案- 77 -附图一:混合料厂房桩基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78 -附图二:混合料厂房桩基工程桩位编号图- 78 -附图三:混合料厂房桩基工程平面图- 78 -第一章 编制依据1、中国五矿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混合料厂房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合同;2、中国五矿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混合料厂房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图;3、湖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2012-150);4、危险

5、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5、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如下述标准及规范要求之间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建筑施工脚

6、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1、本工程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为混凝土结构厂房,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60.950m。建设单位: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湖南有色诚信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施工单位: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矿业工程

7、有限公司2、根据湖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所提供的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混合料厂房详细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2012-150),本工程桩基工程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或冲击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5层强风化岩体或6层中风化岩体,属于岩溶微发育区。3、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区域内共计236个桩位,桩径为800,但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局部开挖较深、表层水量大等原因,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桩井实际情况,利用冲击桩进行配合施工。二、地质情况1、位置及地形及地貌本拟建场地位于株洲市天元区新马工业园区,其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丘陵区,相对高差为1530m。拟建场地大部分位于丘谷部位,地形起伏较大,经人工填土整平

8、后,地形较平坦,地面标高为58.1960.91m。2、地层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组成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及耕土,第四系上更新统粉质黏土,泥盆系上统龙口冲组泥岩、泥质灰岩及泥岩。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与分布情况自新至老分述如下: 2.1第四系全新统(Q4)2.1.1素填土:褐黄、褐红或灰褐色,主要由黏性土、碎石、块石等组成,块石大小不一、最大粒径可达1100mm以上,含量不均、纵深及水平方向上分布无一定规律,块石成分主要为泥质灰岩,其次为泥岩、石英砂岩。结构松散或稍密,稍湿。层厚为0.6013.0m。分布于整个场地。2.1.2耕土:灰褐色,结构松散,含植物根茎及少量有机质。层厚0.2

9、02.80m,零星分布。2.2第四系上更新统(Q3)2.2.1粉质黏土:为残坡积层,褐黄色,硬可塑硬塑状。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厚度为0.404.35m。2.3泥盆系上统龙口冲组(Dl)2.3.1岩性:场地出露的岩性主要为泥质灰岩,呈深灰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岩质较硬;其次为泥岩,呈灰黑色,微粒结构,中薄层状,岩质软,吸水易软化。场地内岩性主要以泥质灰岩、泥质灰岩夹泥岩或泥质灰岩与泥岩互层形式存在。2.3.2风化程度划分:2.3.2.1全风化带(主要由泥岩组成):呈褐黄、灰黄色,其岩石组织结构已基本被破坏,但原岩结构尚可辨认,岩体呈硬塑坚硬黏性土状,可干钻钻进。厚度为

10、0.607.40m。2.3.2.2强风化带(由泥质灰岩岩组或泥质灰岩夹泥岩岩组组成,以下简称为强风化岩体):呈褐黄、黄褐、灰黄或灰褐色,岩质极软,岩石组织结构大部分被破坏,风化裂隙密集发育,岩体破碎,呈块夹土或土夹块状,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干钻钻进困难,岩芯钻钻进速度快,采芯率低,岩芯呈碎屑或不规则柱状。厚度为0.5318.07m。2.3.2.3中风化带(由泥质灰岩岩组、泥质灰岩夹泥岩岩组或泥质灰岩与泥岩互层岩组组成,以下简称为中风化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岩芯呈柱状,采芯率较高。钻探揭露厚度为6.1512.90m,未揭穿。3、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

11、于白马垄麦子石新华夏隆起带东侧,带内断裂较发育,但多与华夏系断裂重接、斜接复合。拟建场地未发现有断裂通过。4、岩溶不良地质本次勘察虽未发现有溶洞分布,但根据相邻传统刀片厂房详勘根据钻探揭露,判定此区域为岩溶发育等级属微发育。三、设计概况:1、人工挖孔桩参数:桩型桩径(mm)数量扩大头尺寸(mm)承载力特征值(kN)备注Z-1圆形80092根160016006层中风化不扩底Z-1圆形900144根160016002、钢筋:钢筋采用HPB300级和HRB400级,竖向受力主筋应优先钢直螺纹连接,保证连接质量。3、混凝土:桩身采用C30,护壁混凝土强度采用C25。4、人工挖孔桩应采用串筒浇筑混凝土,

12、并应分层灌注振捣密实,每层厚度不应大于1000mm。5、钢筋笼纵筋及箍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笼外须设置混凝土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6、桩孔挖至设计规定的岩层并确认桩底以下5米范围内为岩石,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并通知项目部会同各方进行鉴定,直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按规范全部桩需进行动测、超声波检测、静载试验等设计要求试验。7、挖孔中如发现中风化岩层与设计有较大差异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项目部同时通知设计、地勘,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抗滑桩开挖深度、桩身配筋等进行调整。8、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应注意排水,按有关规定采用必要的施工安全措施。挖桩孔时,随挖随浇护壁,并

13、应及时将挖出的岩土运走,不得堆放在桩孔周围;桩的施工允许误差应满足规范要求,为保证桩的垂直度,每浇灌完三节护壁须校核中心位置及垂直度。第三章 施工准备及施工平面图一、施工准备本工程桩基工程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局部桩基深度超过16米,地下水量较大,首先加强对桩基护壁的严格控制,其次对施工降水采取相应的方案。1、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整个工程的前期工作,技术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材料人员、机械、资金等进场计划的安排。只有对设计图进行深刻、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合理组织、精心计划,按期按质量安全完成施工任务,技术准备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现场人员配备:由于工程桩位数目多,共有237根挖孔桩,施

14、工工期紧,施工任务很重,因此,我公司将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项目经理部,组织协调,指挥本项目的施工任务。1.2 人员到场后,组织技术管理人员熟悉、理解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措施,技术人员要将本项目的特点、重点、难点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施工。1.3 对工程所需材料,按进场先后顺序及时提供合格证、质保书、实验报告及混凝土配合比送总包单位。坚持材料无合格证、无监理审批不得使用。1.4 进行现场施工方样,对原始的技术资料进行交底、复核、确认。1.5 编制材料、机械、劳动力、资金使用计划,报总包单位。2、现场准备2.1 按平面布置图搭设临时设置,安装临时水、电,平整、维护场内临时道路安装、布置施工机械并做好维修保养,同时对进场的全体员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及安全教育。2.2现场文明施工按具体的实施办法落实到责任人,并设置好安全文明标语及警示牌。2.3 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三级安全教育。3、组织准备3.1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施工管理体系和以项目负责人为主的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项目施工管理机构。3.2 协调好挖孔桩内部各班组及挖孔与土方场内转运、弃土外运之间的关系。二、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工程的总体部署一、组织机构挖孔组钢筋组砼组电工组机械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工程技术部合约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