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725412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考前模拟题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某羽绒服装生产企业筹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河北省南部县城,1988年在我国注册品牌商标,1996年成立服装生产集团。目前,该企业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产品,在青岛、上海等地建有多个生产基地和专卖店,产品远销美国、法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 该企业建厂初期,河北省南部县城具有的明显优势是A. 广阔的市场B. 廉价劳动力C. 便利的交通D. 政策的支持2. 近几年,该服装集团将部分生产企业外迁是因为青岛、上海等地A. 交通更加便利B. 原料更易获得C. 研发能力更强D. 生产成本更低【答案】1. B 2. A【解析

2、】【1题详解】羽绒服生产企业是典型的廉价劳动力指向性企业,该企业建厂初期,河北省南部县城具有的明显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故选B。【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企业产品有海外市场。青岛、上海位于沿海,相比河北省南部县城,交通更加便利,便于产品的海外运输和销售。故选A。新西兰牛奶生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6月1日是新西兰畜牧业传统的“吉卜赛日”,它标志着一个产奶季的结束,全国绝大多数奶牛进入为期几个月的“干奶期。读2011年新西兰按行政区畜牧业经济数据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 影响新西兰奶牛进入“干奶期”的主要因素是A. 气温B. 降水量C. 河流D. 土壤4. 影响新西兰牛乳制品厂空间

3、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地形B. 交通C. 市场D. 原料5. M地畜牧业呈现“饲养多,加工厂少,出口占比低”的特点,形成该特点的原因可能是A. 交通不便B. 人口众多C. 原料外输D. 技术落后【答案】3. A 4. D 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和农业的区位因素,同时也考查新西兰地理知识,比较各个因素的差异,找出最主要因素。【3题详解】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比较均匀,河流平稳,降水量、河流和土壤季节性变化小,故影响新西兰奶牛进入“干奶期”的主要因素不可能是降水量、河流和土壤。相比较气温变化较大,所以影响新西兰奶牛进入“干奶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

4、息可以看出新西兰牛乳制品厂主要集中的地方,也是养牛的数量最多的地方,说明影响新西兰牛乳制品厂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5题详解】M地“饲养多,加工厂少,出口占比低” 说明当地产出的大量的牛奶,运到其他地方进行加工,然后出口,其他原因不明显,选择C。黄河三角洲“制造”新大陆的速度,与黄河来沙量和来水量关系密切,当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亿吨时,黄河三角洲就不再淤积扩大;而当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小于每年767亿立方米时,三角洲的陆地不仅不再增长,而且会发生净侵蚀,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累积曲线图和1976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6

5、. 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特点是A. 先递增后递减B. 先递减后递增C. 呈逐阶段递减D. 呈逐阶段递增7. 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总体特点是A. 持续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C. 持续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8. 推测1997年后黄河三角洲总体面积变化的原因是A. 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小B. 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C. 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D. 黄河下游地区退耕还林【答案】6. C 7. B 8. B【解析】【6题详解】黄河入海水沙量为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累积量,读黄河入海水沙累积量曲线图可知,黄河入海水沙量是逐阶段递减的,故选C。【7题详解】读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可知,在1995年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

6、趋势,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基本呈减小趋势,故选B。【8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1997年后三角洲面积减小,是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增速降低所致,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黄河携带到三角洲地区的泥沙量减少,使得三角洲面积减小,故选B。某驴友在四川巴朗山考察日记中写到:“穿过如茵的低草,继续上行,终于到达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上方不远处雪山巍峨,近处只见山坡上碎石遍布,砂砾石堆积,呈现一片荒凉的景象。不经意间,突然发现,竟有鲜艳的花儿在碎石间坚毅绽放,经人指点,这就是传说中的蓝

7、莲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流石滩位于A. 积雪冰川B. 高寒荒漠C. 高山草甸D. 山地灌丛10. 流石滩中碎石的形成原理A. 强烈的昼夜温差,产生寒冻劈碎与冻融风化作用,大块岩石崩裂B. 冰川广布,风化、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大块岩石崩裂、破碎C. 大风多,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强烈,风力搬运、沉积于此D. 冰雪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作用强烈,后有地表径流搬运、沉积于此11. 推测蓝莲花的生长特点与习性A. 植被高大、根系茂密B. 低温、喜湿、避风C. 生长期长、灌丛葱郁D. 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答案】9. B 10. A 11. D【解析】【9题详解】根据图中“高山冰川”和文字中“如

8、茵的低草”,结合图文中对流石滩特征的描述,可判断流石滩位于高山冰雪带和高山草甸之间,属于高寒荒漠带。故选B。【10题详解】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碎石,故选A。【11题详解】高山花卉植株低矮、匍匐在地表,反映了“地势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和“多大风”的环境特点。由于白天光照强烈,光合作用强,所以花色鲜艳。故选C。【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

9、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

10、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材料二 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水运)横轴和包昆通道(铁路)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优良,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下图为“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材料三 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GDP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为“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1)根据

11、材料,分析成渝经济群发展的位置优势。(2)根据材料二、三,从人文地理环境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分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答案】(1)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沟通我国南北和东西;水运和铁路的交汇处;是我国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西部龙头,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基地。(2)劳动力丰富;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交通便利,具有水运和铁路交通的优势;工业基础好,经济实力强;政策扶持。(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

12、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查看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关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详解】(1)成渝城市群的位置优势,可以结合材料从位置、交通及经济区位等方面分析。由材料,“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水运)横轴和包昆通道(铁路)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

13、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位置优势明显。(2)由材料二“成渝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交通便利,具有水运和铁路交通的优势。从材料三可知,成都和重庆的GDP较高,体量大,经济实力强,劳动力充足。(3)由材料三可知,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庆外,其他城市发展水平低,速度慢,说明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从产业结构看,

14、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占比较小,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分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要结合目前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针对城市发展不合理,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应当进一步发挥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针对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应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等。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7时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一年四

15、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奈瓦沙湖畔(如下图)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1)分析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3)分析每年69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4)有人建议在奈瓦沙湖畔继续扩大玫瑰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较为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土地面积广,地价低;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交通便利。(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3)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或基本可以自给自足);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4)赞成奈瓦沙湖畔玫瑰生产条件好,市场需求大;扩大玫瑰种植,可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或不赞成。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