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717389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5_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在中国手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后来增加了冶铜业(即青铜业)、冶铁业、棉纺织业等部门。 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

2、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任何一个手工业部门,不论早晚,一旦创立,它的生产技术都是在不断进步的。以冶铁技术的发展为例: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用皮囊鼓风炼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了炉温;北宋以后,以焦炭为燃料,进一步提高了炉温。 在中国手工业发展史上,不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如作坊、手工业工场),其生产单位内部的劳动分工,都是渐趋细密的。促成工业生产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往往是互相影

3、响的。,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例如手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于劳动分工粗细的程度是有直接影响的,生产规模扩大,往往促成劳动分工细密。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业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这时的手工业工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生产体系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从手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民营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原始社会只能实行简单的协作,进行简单的生产。王权时代的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前有所扩大,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已经有

4、了初步的劳动分工,生产效率较前提高。到了帝制时代,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又有了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与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手工业工场中,一般雇佣较多的工匠,在细致的劳动分工之下来扩大生产,使产品的制造进一步发展。如矿冶、纺织、制瓷等部门,在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工场具有比较复杂的生产设备,吸收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数量很大。例如清代前期的矿冶业中,由于铸钱需要大量的铜,促使铜矿开采得到较大发展,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营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

5、时并存】,中国的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自从夏朝建立后,就有官营手工业的存在。从西周到西汉,主要的工业部门,官府都设有作坊。统治者把手工业者集中到官府,以强制的手段迫使他们在官府作坊里进行制造。从春秋末期起,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不少手工业者脱离农业而独立。这时社会上除了官府手工业作坊外,还出现了一批民民营工业作坊。其时以冶铁业发展最快,因为它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其产品具有极大的市场。,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官营工业与民间工业的同时并存】,相当长时间里,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清两代,官营手工业走上衰

6、落的道路,民营手工业则不断发展。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工业经济中所占的主导地位让给民营手工业了。在这一时期,民营手工业经营方面有一个特色,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某些手工业作坊扩大成为手工业工场,亦即工场手工业开始兴起。,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起初是在北方的,以后逐步移至南方。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南方到北方的变迁。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远古时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尤

7、以河北地区为盛。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重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不论官府丝织业还是民间丝织业都是如此。,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明代初年,政府在全国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官府织染局,长江流域的南直隶(今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处皆有设置,而以浙江为最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经济重心南移与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汉代:出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唐代:出现海上“陶瓷之路”。清初:出现“茶叶之路”(中国茶叶传入欧洲在1610年,新

8、航路开辟之后。从17世纪到19世纪后期,我国一直是世界各国茶叶的供应者,销区遍五洲)。,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典型试题】,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 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解析】,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中国古代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瓷器最先由中国烧造,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蚕丝的纺织以中国为最早,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铜,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D,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

9、的特征,【典型试题】,2 2007年、2014年江苏高邮地区先后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一柄青铜短剑和乐器“青铜铙”,两件文物都很精致,它们的出土说明了 ( ) A3000多年前高邮地区的青铜冶铸业规模大,产量多 B高邮地处古运河通惠河附近,一定还有大量文物未出土 C3000年前青铜器主要用作兵器和乐器 D商周时期我国的铸造工艺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解析】,江苏高邮出土的一柄青铜短剑和乐器“青铜铙”不能说明高邮地区的青铜冶铸业规模大,产量多,故A项错误;由已知的出土文物不能推断未出土的文物,故B项错误;青铜短剑和 “青铜铙”不能代表所有的青铜器,故C项错误;两件青铜文物都很精致,能够说明商周时期我国的铸造工艺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故D项正确。,【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