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心理学(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708170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心理学(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心理学(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心理学(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心理学(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教育心理学(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心理学(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心理学(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教育心理学一、简答题(一)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分析遗忘的规律和进程。(二)并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一)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识记材料在头脑中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遗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二)1、科学地组织和安排复习时间:(1)复习要及时。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复习要赶在遗忘开始就进行,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复习方式多样并给予具体指导。复习是应当将重点集中在那些难于识记和易于遗

2、忘的材料,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i;(3)采用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的方法。在材料没有完全熟记以前,就尝试进行回忆,这就是尝试重现。采取阅读与尝试重现交替进行的复习方法要求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回忆,及时发现哪些内容已经记住,哪些内容没有记住,记忆的目标明确,学习的信心增强;(4)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方法比较。复习的时间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正确安排复习的时间对回忆效果有重要的影响。2、复习要适量。学习新知识后的复习不仅要及时,而且要适量。过多的布置家庭作业或进行大量的课堂练习,盲目的增多复习数量,致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3、进行适当的超额学习。复习时间可以采用

3、超额学习的方法。超额学习是指为了更好的保持与回忆,应把练习进行到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超额学习也是减少遗忘的一种方法,对那些必须熟记的基础知识尤为重要二、论述题(一)论述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二)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是指在问题情境中新的思维从萌芽到形成的整个过程。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准备期是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以及前人对同类问题的研究成果;酝酿期是在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的时期。这一阶段最大特点是,潜意识的参与;豁朗期是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这时期具有豁然开朗突然出现的特点,所以

4、又叫灵感期、顿悟期;验证期是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时期趋于完善的时期。(二)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是紧密相连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最根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探索和创新。没有好奇心自然也就阻塞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为了培养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可以学生不断地创设有变化而又能激起新异感的学习环境;组织或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或社会生活,珍视他们由于感到好奇而提出的种种问题,或给予解答,或启发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经常结合教学向学生提出一些既使他们感到熟悉而又需要稍动脑筋才能解决的思考问题。2、发展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是创造思维

5、的中心,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变通和独特三个特征。流畅、变通和独特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能流畅才能变通,变通本身也是一种流畅,只有既能流畅又能变通,才有可能出现超乎寻常的独特观念。培养辐合思维能力,就是要学会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并结合实际进行锻炼。3、发展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由直觉思维所产生的想法尽管还是一种猜想、假设,或者一时还得不到证明、甚至是错误的,但它往往推动人们求证,成为创造、发明的先导。在创造活动中,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的,不能因为强调直觉思维而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4、发展形象思维。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历程中

6、,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的形式,但是它在创造性思维中却占重要地位。在教育实践中,结合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训练方法,独立于学科的一种训练方法是“接触自然法”。这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接触大自然中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接受大自然对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形象的陶冶,发展表象系统,提高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促进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5、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和类比中看到可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联想和类推的能力,启发他们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相似性,在不同学科间建立横向联系。其次帮助学生广泛接触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各方面的新发展,积累丰富的

7、社会生活经验。再次,应向学生提供有关的原型。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问题能否解决,不仅与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因素有密切联系。学生的个性是否具有创造性,能影响到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具有创造性教师应向学生多介绍一些科学家、发明家、革新家、作家、探险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他们个性中的创造性成分,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作用。知道学生阅读这类人物传记,或有关他们创造发明的故事,常常会使学生以这些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个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具的制作、实验的设计对学生都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们会促进学生创造力个性的养成。三、简答题(一)青少年意志薄弱的表现(二)如何培养学

8、生良好意志品质?(一)缺乏独立性。特别是独生子女中,这种情况更名新。由于孩子从小就受到过分的宠爱,常表现为依赖性强、人性、生活能力差;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对短期目标能够在行动中坚持到底:但对长期目标,在行动中则往往不能善始善终,常常半途而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家长对孩子错误进行批评、职责,内心就承受不了。造成孩子只能在顺境中生活,一旦遇到逆境,或稍有不顺心,就会出现问题,甚至走向极端。例如:离家出走;自暴自弃,甘于沉沦;将愤恨、怒气发泄在他人身上等等。(二)1、确立远大志向,形成高尚的社会情感。要培养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就必须树立明确的生活目的。教师再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学生科学

9、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2、在各种活动中墩林学生的意志品质。具体表现在:(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2)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3)创设一定的情境,针对学生意志品质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3、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影响。班集体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应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四、论述题(一)什么是学习迁移?(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有哪些?(一)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比不会骑

10、自行车的人更快学会骑摩托车,这是技能的迁移。(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就必须根据迁移原理有效地组织学习。1、改善心智的功能。通过形式训练说,我们如果能找到改善心智的新教学材料,就能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2、传授基本知识。根据相同要素说,应该把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同时,在教授基本知识时应配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不能脱离事实材料空谈概念、原理;3、有效的指导。根据概括说,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寻找不同知识之间的相同要素,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从而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4、提高迁移的意识性。根据关系说,意识到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是迁移的关键。运用发现学习的

11、方法,指导学生发现规则和原理及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学生能正确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防止消极心态形成消极迁移。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在已有学习基础上形成的知识结构的特征是影响新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利用急哦学材料中的内在联系。对缺乏内在联系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而获得意义。6、设计情境性教学。根据构建主义迁移观,迁移即应用,促进迁移的关键在于发展学生灵活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学应使学习在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通过知识的应用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五、简答题

12、学习风格的生理因素有哪些?1、感觉通道的偏好。包括:喜欢听觉刺激,喜欢视觉刺激,喜欢动觉刺激、学习时是否喜欢活动;2、对环境的偏好。指在学习环境中,习惯不同的学生对环境的条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需要。包括:对学习环境安静或热闹的偏好,对光线强弱的偏好,对温度高低的偏好,对坐姿正规或随便的偏好;3、使用左右脑的偏好;4、时间节律。指个体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学习效果不同,因而对时间节律有不同偏爱,早晨、上午、下午、或晚上。六、论述题如何调控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受教师、学生及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课堂心理气氛进行调控:1、增加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建立融

13、洽的师生感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作为纽带的,教师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激情、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友善、理解并尊重,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增加了亲近感,达到心理相容。2、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对待学生。教师的领导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不同的领导方式引起学生不同的反应,表现出不同课堂气氛的特征。其中,民主型领导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师生之间关系友好、和睦、心情愉快;学生喜欢学习,喜欢同教师一起工作;学生间相互鼓励,而且独自承担某些责任;学生工作的质和量都很高;不论教师

14、在不在课堂,学生的问题行为都很少。因此,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应尽可能采取民主型领导方式对待学生。3、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状态、情感状态、意志状态、定势状态及思维状态都与学生的学习动机状态密切相关。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枯燥、教学手段单调,那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说无法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于课堂学习、经常分心、搞小动作、课堂秩序不混乱。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幻灯、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与教师的教学积极而愉快地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