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长镜头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3683428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听语言-长镜头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视听语言-长镜头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视听语言-长镜头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视听语言-长镜头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视听语言-长镜头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听语言-长镜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听语言-长镜头(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听语言,长镜头理论,如何理解长镜头,从形式上讲,长镜头拍摄时间长,而且必须在一个统一的空间拍摄,不允许有大的空间变化; 从内容上讲,一个长镜头里所包含的是一个完整的段落,所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 从意义上讲,是相对于蒙太奇而言的,蒙太奇在于镜头之间的组接,长镜头的表现力在画面本身的内容,什么是长镜头? 所谓“长镜头”从字面看,不过是“短镜头”的对立物。而在长与短之间,很难用胶片的尺寸来下个定义。但是相对地可以这样说,长镜头是指用一个比较长的镜头(有的长达十分钟),连续地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长镜头有两个特点,一是长镜头是单镜头(但单镜头不一定是长镜头

2、)二是长镜头拍摄的时间比较长。 在电视片中每一个镜头都有个时间长短的差别,分别称之为长镜头和短镜头。那什么时候用长镜头,什么时候用短镜头?这应取决于电视镜头所要表现的内容和信息量的需要。,长镜头的产生: 从电影发展史看,长镜头是早就有了的。早期电影,把摄影机放在一个固定不变的位置,把镜头所及范围内的动作如实地拍下来,以后摄影机摆脱定点摄影使电影成为了一门艺术。 一些电影艺术家继续使用长镜头拍片,如纪录片的创造人弗拉哈迪拍摄北极人纳努克时,这了表现捕捉海豹时的那一瞬间的真实,他把纳努克冰山上的洞和海豹放在一个长镜头内定成,如实地反映了人物与环境、纳努克与海豹的关系。弗拉哈迪拍摄这部纪录片一气呵成

3、,未使用剪刀。在电影史上,长镜头是早就有了的。但是在巴赞之前,人们并没有把长镜头作为美学因素提到理论高度。是巴赞首先把长镜头当做美学因素,创立了新的电影学派。,巴赞的长镜头理论 安德烈巴赞个人简介 巴赞重要的美学观点 (巴赞认为深焦距和长镜头的最大功用就是保持空间的真实性.巴赞对电影美学有着重大的贡献。巴赞强调电影的逼真性、纪实性。巴先的这种写实主义的电影美学思想,以及他总结的深焦距和长镜头的美学功能,在当代电影发展的意义与影响很大。) 要看到巴赞理论具有局限性 巴赞并未彻底否定蒙太奇。,电影史上善于运用长镜头的几位著名导演: 奥逊-威尔斯,让-雷诺阿,罗塞特-罗西里尼。 维多里奥-德-西卡等

4、电影大师无疑是长镜头理论最好的实践者。塔尔科夫斯基的镜头内部蒙太奇式长镜头(伊万的童年),罗塞特-罗西里尼的段落长镜头(罗马,一个不设防的城市),让-雷诺阿的景深长镜头(游戏规则),小津安二郎与侯孝贤的静观长镜头(秋刀鱼之味戏梦人生),施隆多夫的主观长镜头(铁皮鼓),弗拉哈迪的纪录式长镜头(北方的纳努克)等都体现了长镜头因其表现形态在统一时空里的完整性,长镜头的意义,理解长 镜头的作用。我认为长镜头本身最接近生活,最能反映生活的本质状态,它体现的是一种原创的美,一种恬淡的美,一种诗意化的写实,一种对人本位的最佳描摹,长镜头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人们伴随着摄像镜头,对事物发展的真实过程和运动景观

5、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画面、解说、同期声三位一体的深层次理解,使表现的全部内容能在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发展,形成多平面、多元素相互映衬、对比的结构方式。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分析、联想的余地,作出丰富、多义性的判断,人们本质力量的感性得以顺利显现。长镜头通常以移动拍摄/景深镜头和变焦镜头来完成,创作上是指所拍摄到的画面单元。,1.镜头强调整体效果,讲究空间统一,反对空间割裂,注重整体效果,这是长镜头垦著特征之一。 2渲染真实气氛,表现心理动态,中国的长镜头探索 八十年代开始的中国电影人,创造了中国电影人自己的理解体系。犹以“长镜头学说“的中国化为最明显

6、。长镜头学说更多的还是某种程度上顺应了中国传统美学(特别是画论中的“移步换景“说)。中国的长镜头,有着内在的美学动力。张文中在试论国产影片中长镜头的探索一文中对中国式的长镜头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在我国,把长镜头作为一种表现技巧、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实践,很早便有了。中国传统的博大精深的美学精髓在这里产生了特殊的韵味、特殊的风格和特殊的民族审美心理效果 识记中国新时期运用长镜头理论来拍制的电影 影片逆光、夕照街和陌生的朋友等也都溶入了纪实性因素,使银幕更加逼近生活,发挥出一种为其他艺术所没有的电影美感。影片沙鸥的片头片尾均用长镜头,使观众看到女排运动员迎面走来,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手法给观众以极大的艺术

7、享受。,视听语言场面调度,从舞台剧里借来 影视导演根据剧本提供的拍摄基础,通过对场景设置、演员表演和摄影机运动的安排调动,拍摄出富有动态和造型效果的影视影像。 时间和空间是必备元素 一般在长镜头中实现,场面调度的手段,1、场景设置 要为演员和摄影机的运动提供合适的空间 2、演员的形体和动作 3、摄影机的运动 有利于引导观众的注意,使画面富于动感和变化 能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场面调度的方式,1、演员不动,调度摄影机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丰富演员表演的感染力。 2、摄影机不动,调度演员 展示出环境和空间感 有利于表现形体的改变,表情、细微的动作。 3、演员和摄影机同时调度 复杂的人物关系,影

8、调的反差: 指影视画面的明暗差异。,硬调:给人爽朗、激昂、豪放 软调:富于浪漫色彩和抒情性 中间调:给人平和洁净的感觉,空镜头,只有景物没有人物的镜头,又称景物镜头 空镜头并不空 作用: 1、交代故事的环境背景 2、作为时空转换的手段 3、为作品增加诗情画意,表达深远的意境 4、表现哲理 5、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镜头的转换技巧,是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改变影视中的时间与空间,推动情节的发展,并造成对比、象征、比喻、讽刺等多种艺术效果。,常见的转换技巧,(1)淡入淡出 (2)化入化出 (3)划入划出 (4)切出切入 (5)叠化、叠印,(1)淡入淡出,淡

9、入:画面逐渐显现,最后完全清晰 淡出:画面逐渐隐去,直到完全消失 作用: 1、表示一个段落的开始或结束 2、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并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间歇 3、常用在场与场之间的转换,其作用如同戏剧幕间分场或音乐乐章段落的更换,(2)化入化出,也称“溶入溶出” 指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化出)的同时后一个画面渐渐显现(化入)。两者隐显得时间相等,并且在银屏上呈现一个短时间的重叠,即经过“溶”的状态实现交替。 作用: 1、比较含蓄、委婉,常用于表现回忆、倒叙、想象或梦幻 2、在时空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产生柔和抒情的效果,(3)划入划出,用不同形状的线,将前一个画面划去,代之以后一个画面。 “帘入帘出”、“圈入圈出”也是划入划出的实际应用时的变形 作用: 1、用于节奏较快,时间较短的场景转换,尤其使用同时异地平行发生的事件 2、产生活波、明朗的节奏,常用在广告片、电视片中,(4)切入切出,前一个镜头叫”切出” 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一般在同一场面的镜头,最常用的转换方式 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不打断时间的流程,具有干净、紧凑、简洁、明快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