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3667359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脾止泻法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腹泻病?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 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 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 腹泻好发于婴幼儿。长期腹泻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重症可导致死亡。,儿童期发病率高,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13亿人次 / 每年 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320万/每年 中国儿童腹泻发病率: 8.36亿人次/年,腹泻病的分类,根据病程:急性、迁延性、慢性 根据临床表现:轻型和重型 根据粪便性状:侵袭性和非侵袭性 根据病因: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急性腹泻,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水样腹泻,粘液脓血便,侵袭性细菌,水样腹泻,非侵袭性细菌,水样便,蛋花样便,稀

2、糊便,水样便,蛋花样便,稀糊便,(饮食、腹部受凉、肠蠕动加快),水样腹泻,水样便,蛋花样便,稀糊便,急性腹泻分类,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因,其它,细菌,轮状病毒,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因不明,原因不明,其它,细菌,轮状病毒,1.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活力低;脏器功能不成熟。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多,胃肠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较差 (1)胃酸偏低、排空快 (2)血清中免疫球蛋和胃肠道SIgA较低 (3)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 4.人工喂养,易感因素,(一)感染因素,肠道内感染: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Rotavirus),柯萨奇病毒

3、、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等,病毒腹泻发生在秋冬季节。,病因,2.细菌感染夏季多见,(1) 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已知菌株分5组 a.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b.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 c.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 d.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 e.粘附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 (2) 空肠弯曲菌 (3) 耶尔森氏菌 (4)其他:变形杆菌、金葡菌等,3.真菌: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4.寄生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 肠道外感染中耳上感、肺炎等。,(二)、非感染因素,喂养不当,过敏性腹泻,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气候因素,饮食因素,过冷

4、 过热, 发病机制 ,分为4种类型 : 分泌型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型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渗透型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肠道功能异常肠道运动功能异常,(1)病毒颗粒损害小肠柱状上皮细胞 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吸收功能障碍,(2)继发性十二指肠双糖酶活力降低 消化不全产物积滞肠腔渗透性腹泻。,临床上以水样便为特征。,(3)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 水、电解质进一步丧失,病毒侵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并复制,粘膜受累、绒毛破坏,绒毛缩短 微绒毛肿胀、紊乱并脱落 线粒体、内质网膨胀,双糖酶活性下降,载体减少,消化吸收面积减少,双糖(乳糖)吸收减少,葡萄糖钠与载体结合 偶联

5、转运障碍,糖、脂肪吸收减少,1分子乳糖6分子乳酸,渗透压增加,水样腹泻,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在小肠上部通过菌毛上的粘附因子附着到小肠粘膜上进行繁殖,不耐热肠毒素(LT),肠毒素,耐热肠毒素 (ST),激活,激活,腺苷酸环化酶,鸟苷酸环化酶,细胞内ATP cAMP,GPT cGMP,抑制小肠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Cl-分泌,大量水样便,肠液中Na+、Cl-和水总量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二) 非感染性 腹 泻,发酵腐败,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临床上多为糊状便、稀便或蛋花汤样便,伴酸臭味。,食物质、量不当,细菌上移并繁殖 内源性感染,分解食物,有机酸(乳酸、乙酸),胺类,肠蠕动增加,肝

6、解毒功能不全,毒素进入血循环,中毒症状,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病程2周) 一、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1)多为饮食因素、肠道外感染或肠道内病 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 (2)胃肠道症状:大便10次日,量不多稀便或蛋 花汤样,大便镜检大量脂肪球。 (3)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2.重型腹泻 (1)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 (2)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呕吐、大便10次日 数十次,大便蛋花汤样、水样、少许粘液或血便。 (4)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5)大便检查:可见脂肪球、白细胞。,脱水 失水量 精神 眼泪 口渴 尿量

7、 前囟 眼窝 皮肤 四肢 循环衰竭 程度(体重%) (ml/kg) 轻度 10% 淡漠 无 烦渴 极少 明显或 下凹 干燥 厥冷 脉细 (100-120)昏迷 或无 极凹 发花 血压 弹性极差 下降,脱水程度,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病程为2周2月者为迁延性腹泻 病程为2月以上者为慢性腹泻 感染、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均可引起,其中以急性腹泻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最为常见。 营养不良婴幼儿患病率最高。 对于迁延性、慢性腹泻的病因诊断,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正确选用有效的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1、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加 2、大便性状改变 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及酸碱失衡、病

8、因。,诊 断,鉴别诊断,一、大便无或偶见白细 胞者,如轮状病毒、 产毒性大肠埃希菌、寄生虫、肠道外感染。 1、生理性腹泻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 能障碍的各种疾病,二、大便有较多白细胞者 1.菌 痢 2.坏死性肠炎,痢疾:常有流行病学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显微镜检查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治 疗 ,原则: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

9、 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饮食疗法 (二)护理 (三)控制感染,病毒、非侵袭性细菌,一般用支持疗法。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使用抗生素,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氏菌、鼠伤寒 抗G-杆菌抗生素以及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金葡肠炎新青霉素 、万古、利福平 霉菌制霉菌素、克霉唑 寄生虫,梨形鞭毛虫,可用灭滴灵,(四)肠道微生态疗法: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常用双岐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等制剂。 (五)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强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

10、物的攻击,如蒙脱石粉。,(六)避免用止泻剂,如洛哌丁醇,因为它有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 (七)补锌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近建议,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日给予元素锌20 mg(6 个月),疗程1014 天,6 个月以下婴儿每日10 mg,可缩短病程。,(八)对症治疗 腹胀补钾、肛管排气 止吐VitB6、冬眠灵 止泻剂对感染性腹泻应避免用止泻药 (九)液体疗法,1、合理喂养 2、培养卫生习惯 3、护理 4、做好消毒隔离 5、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预防,中医学对泄泻的认识:,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

11、弱为多见。 其主要病变在脾胃。 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辨证分型:,常证: 变证 1.风寒泻 1.气阴两伤 2.伤食泻 2.阴竭阳脱 3.湿热泻 4.脾虚泻 5.脾肾阳虚泻,一、诊断,1.诊断标准 (1)大便次数多,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 (2)有饮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等病史。 (3)重者腹泻及呕吐较严重,可有明显脱水征。,1.诊断标准 (4)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和少量红细胞。 (5)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

12、轮状病毒等。 (6)重症腹泻有脱水、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1)伤食泻:腹部胀满,泻前腹痛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酸臭,或如败卵,口臭纳呆,多伴有呕吐酸馊,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特点:排泄物大便酸臭,或如败卵 伤食症候呕吐酸馊,腹部胀满,泻前腹痛哭闹,泻后痛减,2.中医证候诊断,2.中医证候诊断,(2)湿热泻:腹痛即泻,急迫暴注,大便黄褐而臭,可有粘液,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身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特点:排泄物腹痛即泻,急迫暴注,大便 黄褐而臭,可有粘液 湿热内壅症候肛门灼热,小便短 赤,身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2.中医证候诊断,(3)寒湿泻:肠鸣腹痛,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

13、臭,伴有少量粘液,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小便清长,舌苔白腻,脉濡,指纹红。 特点:排泄物肠鸣腹痛,大便清稀多沫, 色淡不臭,伴有少量粘液 寒湿伤脾症候口不渴或渴不欲 饮,小便清长,2.中医证候诊断,(4)脾虚泻: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溏,食入即泻,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特点:排泄物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 便稀溏,食入即泻 脾虚症候神疲纳呆,面色少华,二、用物准备,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巾,滑石粉或爽身粉等。,三、治疗,1.推拿治疗 (1)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婴幼儿腹部,以腕关节为中心,做环形抚摩5分钟(伤食泻和湿热泻者顺时针方向摩腹,手法稍重;

14、寒湿泻和脾虚泻者逆时针方向摩腹,手法较轻)。,三、治疗,(2)揉脐:用掌根或中指指面吸定于婴幼儿肚脐,轻轻回环揉动200次。 (3)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婴幼儿拇指螺纹面上轻轻旋转推动200次。 脾经:拇指挠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4)揉足三里:用拇指螺纹面吸定于婴幼儿足三里穴,轻轻回环揉动200次。 (5)揉龟尾:用拇指或中指指端吸定于婴幼儿尾椎骨骨端,轻轻回环揉动200次。,三、治疗,(6)推七节骨:寒湿泻或脾虚泻者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婴幼儿尾椎骨端向上直推至第4腰椎100次;伤食泻和湿热泻者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第4腰椎向下直推至婴幼儿尾椎骨端100次。

15、 七节骨:从尾骨端到其四腰椎成一直线。,(7)捏脊: 两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捏住皮肤双手交替向前捻动,随捏随捻,随提随放,捻动向前3个动作后,可向上稍用力提一下,自龟尾穴捏至大椎穴,提捏5遍,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2.辩证施治 (1)伤食泻:治疗宜消食导滞,和中助运,加摩中脘2分钟,揉天枢200次,清大肠200次,揉板门200次,运内八卦200次。 中脘: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天枢:脐旁开2寸。 大肠:食指挠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板门:拇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 内八卦: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回一圆圈,即内八卦。,2.辩证施治,(2)湿热泻:治疗宜清热利湿,调中止泻,加揉天枢2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00次。 天枢:脐旁开2寸。 大肠:食指挠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小肠:小指尺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六腑:前臂尺侧,自肘横纹头至腕横纹头成一直线。,2.辩证施治 (3)寒湿泻:治疗宜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加补大肠200次,推三关10次,揉外劳宫200次,揉一窝风200次。 大肠:食指挠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三关:前臂挠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外劳宫:在手背,中指与无名指掌骨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