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667342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古诗四首(1)剖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四首,游山西村,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归园田居,文言文复习,登岳阳楼,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

2、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道狭:道窄。,沾:沾湿。,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注释】,带:作“戴”、披。 长:丛生。,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前六句叙事。融入作者隐居躬耕的乐趣。,诗中掺入议论,是全诗的主旨。很坚决地表明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

3、愿。,全诗叙事简洁,抒情真率,议论精警、语言朴素,风格平淡自然,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归园田居,译文:我种豆子庐山下,草儿茂盛豆苗稀疏。早晨起来除杂草,披星戴月荷锄归。道路狭窄草木长,夕露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服沾湿不足惜。只要志愿不违背就行了。,(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3、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作,从内容看诗

4、人很不善种田,但是非常勤劳,分别指哪些内容。 A不善种田: B.不辞劳苦: 答案:A、草盛豆苗稀 B、晨兴理、带月归 4、诗的“但使愿无违“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根据你对诗人的了解和所学的其他作品,谈谈“意愿“的含义。 答案: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而折腰“强。,D,B,使至塞上,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蒲州人。是唐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人。,使至塞上,写出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侦察兵活跃在萧关一带,都护在燕然前线指挥作战。,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5、, 都护在燕然。,这两句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称为“千古壮观”的佳句,特别是“直”、“圆”二字用得精妙,表现了一种挺拔、刚劲之美。给人以苍茫而温暖的感觉。,这首边塞诗,叙事与写景巧妙结合。并把作者出使边塞的深切感受融入其中。全诗语言精练、对偶工整、比喻贴切、音律和谐,实乃上乘佳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丰富。黄昏,橘黄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映照

6、着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了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品味佳句:,大 漠 孤 烟 直,长 河落 日 圆,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 长河奔流,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使至塞上,译文:轻车简从查看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我像征蓬飘出边塞,又像归雁飞入了胡天。大沙漠里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逢候骑,都护正在燕然前线。,训练题 1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及所押之韵。 押韵的字有:_。 所押之韵为:_。 边、延、天、圆、然 an 2从体裁来看,这首诗是_。从表达方式看,首联、

7、尾联为_,颔联、颈联为_,作者是寓情于景。 五言律诗 记叙 描写 3请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征蓬出汉塞。(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4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 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 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借代,对偶,C,5对(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蓬草”

8、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故乡;诗人自己。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B,6.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

9、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B,渡荆门送别,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成纪。出生在中亚的碎叶城。5岁时随父迁居彭明的青莲乡。,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隋末迁居中亚的碎叶城。李白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玄宗统治的盛唐即

10、开元、天宝年间度过的。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九百多篇诗中,大部分鲜明的表现了他对封建贵权的轻蔑,对腐朽政治的揭露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赞美。同时也由于封建统治思想的严重影响,李白的不少作品往往流露道家人生如梦、及时行乐和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李白是我国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各体俱佳,而其中又以七言歌行与七言绝句最为擅长。,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本

11、联点明作者的行踪:从荆门山外渡江,远赴楚地漫游,中间两联描写作者途中所见的景色。,尾联抒发作者的思乡情怀。,全诗想象奇特,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渡荆门送别,译文: 远从荆门山外渡江,到古时的楚国漫游。青山尽头出现平原,江水沿着旷野奔流。月影如天上飞下明镜,云彩似聚成海市蜃楼。令人留恋的故乡水,还来送我万里行舟。,中考链接 1、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 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渡远荆门外( ) 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 (2)山随平野尽( )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 (3)仍怜故乡水( )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12、D怜恤 3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 (2)月下飞天镜: (3)云生结海楼: (4)仍怜故乡水: 4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瑰丽,颈联景象雄阔。“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游;流;楼;

13、舟,A,B,C,莽莽平原,月亮,海市蜃楼,依然,始终,B,中考链接,1. 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D,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14、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 简斋集。,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朗读:,jng,xy,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

15、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注释:,酒店或茶馆的幌子,缓慢,瓜分,徘徊,靠着,高处,登楼,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诗的四联各主要写了什么?,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颈联终于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尾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中考链接,(09湖北孝感) (一)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6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和_融于一体。(2分) 7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