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646281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醉翁亭记》复习题(苏教)-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复习题吹麻滩中学 李玉花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

2、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分)()苍颜白发 ( ) ()醉翁之意 ( )()树林阴翳 ( ) ()述以文者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

3、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分)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的和谐之音。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桃花源记飘逸着的理想之风。.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分)答:二、阅读下列两段文言选段,回答题。(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4、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醉翁亭记).给下列字注音。(分)髫( )伛偻( )( )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分)()阡陌交通:( )()非丝非竹:( ).翻译下列两个句子。(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译文:.甲段中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乙段中有一个短语,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一个成语,它是。(分).下面两小题,分值相同,请任选一

5、题作答。(分)(如两题都答只评第一题)()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甲段主要写:乙段主要写:()在描写的重心上,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分) 甲: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6、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本文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

7、文学家。(分).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分) ()翼然临于泉上者() ()佳木秀而繁阴()()山肴野蔌() ()觥筹交错().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分)答: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分)答:.“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分)答: 乙文:予少家汉东

8、,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注】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分) ()贮故书在壁间( ) ()徒见其浩然无涯( ).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分)答:.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

9、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分)答:四、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共分)(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

10、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志:记述。.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分)()名之者谁 ( )()欧阳修谪滁州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分)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11、翁亭也。.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分).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分)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醉翁亭记复习答案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脸色苍老 ()情趣 ()遮盖 ()用 .略.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与民同乐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悠然自得豁达大度宠辱不惊 (符合要求即可)二、阅读下列两段文言选段,回答题。.髫伛偻觥 .()交错相通;()管乐器.略.世外桃源;觥筹交错.()甲段主要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写太守与民同乐。()前者重在写景;后者重在写人的活动。三、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六

12、一居士 北宋或宋(共分,每空分).()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草木茂盛 ()菜蔬 ()酒杯(共分,每小题分).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共分).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或者答“引出后面的置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醉作铺垫。”(共分,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呵).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共分)示例: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示例: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旧,旧的”或答“原来的”或答“过去的” ()“边”或答“际”或答“边际”(共分,每小题分)。.因为他到朋友家玩,见到破筐里的旧书,就向人家讨要回来读。(共分.意思对即可).围绕“好学、爱书”回答即可。(共分,从任何、一个角度谈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