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40763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课件2(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1节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学习目标: 对生态因子作系统的分类,并在具体的实例中,了解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 以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在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中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的具体作用,从而分析食物网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 (4)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各大生态系统的特征及作用。 (5)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理解生物圈的含义及其作用。 (6)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重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 (2)生态因子的种类。 (3)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物圈的组成。,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全面认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各种生态因

2、素的不同作用,把握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某种生态因素的主导作用。,哪些因子在影响这个马铃薯的生长?,给过敏性鼻炎患者闻花香,患者会怎样?,将水洒在含羞草的叶片上,叶片会怎样?,探究一: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关系,阅读课本P75-76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对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因子包括哪些因素?,田野中各种植物和蛇、蛙等动物,同时包括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因素即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因素。,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是同一个概念吗?,不是。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体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物生存的所有因素,而生态 因子只指其中的直接影响因素,如温度、水分

3、、阳光、空气等是直接影响 的,而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不能直接影响,只能通过阳光、温度、气压 等影响生物,这些属于环境因子,而不是生态因子。因此,可以将生物体 周围的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生物的生存有直接影响的称为生态因 子;一是对生物生存无直接影响的称为非生态因子。即:,最适区中有最适点,耐受下限,如何理解谢尔福德耐受定律?,谢尔福德耐受定律表明,每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的范围被称为能耐受范围(这个范围又称为生态幅),而能耐受范围中又存在着一个最适范围(又称为最适区),耐受范围的两端(即除去最适范围所剩的部分)为生理受抑区,若再往外延伸超出能耐受范围

4、后,则为不耐受区。,最适点,最适区,耐受上限,适宜区,钟形耐受曲线,影响植物的分布:寒针温阔,南橘北柑。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香蕉、凤梨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 在我国沿海岸线从南往北。植物群落的分布特点是: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特点是: 森林灌木林高山草甸雪线。类似于从南到北不同纬度上的植被分布情况。 影响动物的形态:寒大热小。北极熊体大,黑熊体小。 影响动物的生活习性:知了在24以上才叫,蛇冬眠,箭猪夏眠。 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速度:猪在1820时增重最快。,温度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光照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光对生物

5、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即光的波长)、光照时间三个方面:,植物:光对植物的影响概括为:,光照强度 光质 光照时间,短日照植物:需要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才能开花的植物,光,阴生植物 :需要较低强度的光照,如人参、三七等,与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有关,阳生植物 :需要较高强度的光照,如小麦、水稻、森林中的 乔木等,长日照植物 :需要长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的 植物,中性植物:植物的开花结果与是照时间的长短没有明显的关系,动物:光对动物的影响概括为: 日照时间影响动物的繁殖:许多鸟类在春夏之际交配繁殖。 光照影响动物的活动时间:蝴蝶在白天活动,飞蛾在夜晚活动。 光照影响动物的习性

6、、视觉:某种雷鸟冬天白羽,夏秋褐羽;鸡夜晚看不到。,光照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否有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水分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限制陆生生物的分布: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从南到北,颜色越来越黄。在我国的北纬3545之间的自然地带,从东到西的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是:森林草原荒漠沙漠。,影响植物的形态:沙漠中植物茎内质化,叶变成刺;雨林中植物叶片宽大。,探究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层次如果?,种内斗争是同种生物个体间为争夺食物、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属种内关系。而竞争是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为争夺资源及空间等而进行的斗争,属种间关

7、系。具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生活习性越相似,竞争往往越激烈。,阅读课本P76-78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生物种内斗争与竞争的区别是什么?,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组成层次如下:,生物个体,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种群,如何识别互利共生、竞争、捕食三种关系曲线图?,如图所示:,甲 乙 丙,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之间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二者表现出同步增减的关系,两条曲线互相平行,如图中的甲。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为:被捕食者(食物)增多,捕食者随之增多,但随着捕食者的增多,又会引起被捕食者的减少;被捕食者少了,食物来

8、源减少了,随后必然引起捕食者的减少。二者总是存在波动的关系,且二者不同步,相差一个时间段。如图中的乙。竞争的两种生物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当一种生物减少时对另一物种的增加并无抑制作用,如图中的丙。,分析89问可知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点?,生态系统中哪些生物属生产者?哪些生物属于消费者?哪些生物又是分解者?各成分的地位及关系如何?,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成分。 包括: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蓝藻、化能合成

9、细菌(如:硝化细菌)。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包括:腐食性微生物(酵母菌、蘑菇等)、腐生性动物(蚯蚓、蜣螂)。,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与关系如下图:,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以及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生成者,为第一营养级。 一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指草食动物,为第二营养级。 二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为第三营养级。,生产者、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是相同的意思吗?,为什么说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仅在

10、进化历史上有改变,在短时间内也有改变。动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里,食物的改变(如蛙)就会引起食物链的改变。动物食性的季节性变化也会引起食物链的改变。因此,食物链往往具有暂时的性质,只有在生物群落组成中成为核心的、数量上占优势的种类,食物链才是比较稳定的。,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不是,如硝化细菌为生物者,酵母菌为消费者。,按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和影响力,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三类。 凡是未受人类干预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均属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冻原、海洋等生态系统;,探究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

11、系统,原始森林、冻原、海洋等生态系统是否受到人类的干预?,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有什么区别?,按人类的需求建立起来,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农田、人工林、人工气候室等;经过了人为干预,但仍保持了一定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为半自然生态系统,如天然放牧的草原、人类经营和管理的天然林等。,(1)生产者均为小型。主要由体型极小(约在225m)、数量极大、种类繁多的浮游植物和一些微生物所组成。 (2)海洋为消费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场所。海洋面积大,为海洋动物提供了宽广的活动场所;海洋中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海洋动物吃不完的食料;复杂的海洋条件,有浅有深,有咸有淡,有冷有暖,在这

12、些多样的生活环境下,形成了种类各异、数量繁多的海洋动物。 (3)生产者转化为初级消费者的物质循环效率高,但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远低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消费者,特别是初级消费者有许多是杂食性种类,在数量的调节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4)生物分布的范围很广。,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特点:动植物种类最多,结构最为复杂和稳定。 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是人类的资源宝库,森林除了能够提供大量木材外,还能生产松香、樟脑、桐油、橡胶等具有很大经济价值的产品。森林中既有大量的食用植物,如枣、柿、栗、猕猴桃、荔枝等,又有很多油料植物,如油茶、油桐、文冠果等,还有丰富的药材资源。 它能调节生

13、物圈中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什么特点?举例分析其作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如何理解该概念?,生物圈。关于生物圈的概念,有以下几点是大家公认的:第一,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第二,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是高度复杂而有序的系统,而不是松散无序的集合体。第三,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不断趋向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主干知识整合,一环境对生物非常重要 1概念:环境中对生物_,_,_,_,和_,等有直接

14、或间接影响的因子。,2.分类: 非生物因子包括_等。 生物因子包括_和_。,3.耐受性定律:生态因子在低于或超过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可成为_,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_。,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分布,温度、光照、水分,种间关系,种内关系,不耐受区,最适点,二、生物与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在_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_、能量流动和_,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_单位。,2组成成分,一定的空间,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学功能,绿色,生产者,动物,无机物,3营养结构 (1)食物链 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_而形成的结构。 分类:主要有_食物链、_食物链和捕

15、食食物链。 实例(捕食食物链),营养关系,腐生,寄生,营养级 _ _ _ _,消费者 _ 次级消费者 _,牧草 兔 狐 狼,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2)食物网 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许多_相互交错形成的更为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作用:增强生态系统_和功能的稳定。,食物链,结构,4分类 (1)水域生态系统:_、淡水生态系统。 (2)陆地生态系统 自然形成: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_、_。 人工形成:_、城市生态系统等。,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1.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_的场所。 2范围: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和_。水圈由生活着多种多样的_,而陆生生物主要生活在大气圈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