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教案2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638629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谏》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求谏》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求谏》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求谏》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求谏》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谏》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谏》教案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谏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了解唐太宗到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积累文中的“藉、寻、刍荛”等文言词汇。教学过程一、求谏产生的文化背景。谏官制度中国古代,皇帝的独断专行可以说完全是制度化的,皇帝批阅百官奏章疏报,直接决定国事,然后交付有司执行办理。其信息来自呈奏章的官员,但决策仅仅由皇帝本人进行。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制,由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门下省掌出纳帝命,拥有对中书省的草诏的审核权;尚书省负责具体贯彻政令。但皇帝独断的决策方式从未废弃。明太祖朱元璋时,甚至废除了丞相和中书省,自己亲自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进行决策。 两千年间,皇帝

2、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疏报,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之一。百官的奏章疏报和朝议,是大臣发表政见的机会。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谏官。唐初,政治比较开明,贞观以后,谏官尤为皇帝所倚重。唐代的谏官各有分工,散骑常侍掌管规谏讽喻皇帝和朝廷重臣之过失,谏议大夫负责谏论分析朝政的得失,补阙、拾遗之官负责朝仪供奉等事务的讽谏。如果遇到重大的军政事务,就在朝日御前会议上提出;若只是一般政事,则可以随时以书面形式上奏。 唐制规定,在宰相入宫内与皇帝研讨政事之时,谏官亦可以同入参加讨论;而当谏官与皇帝研讨政事时,则可以无须先通知宰相,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系统行使监督职能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

3、与谏官职权的提高有一定关系。以后,谏官制度又有所变化,不过,大臣对皇帝的规劝权实际上有所缩小。 谏官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有益补充,言路通畅对于国家政事的顺利流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今的有识之士都从各个方面论证过纳谏之益,历史也证明了纳谏可以减少君王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而拒谏饰非则可能带来国家覆亡的危险。吴兢曾上疏玄宗极言“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一方面说“自古上圣之君,恐不闻己过,故尧设谏鼓,禹拜昌言”,另一方面说“不肖之主,自谓圣智,拒谏害忠,桀杀关龙逢而灭于汤,纣杀王子比干而灭于周,此其验也”。为了增强说服力,吴兢还就近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隋炀帝,“骄矜自负,以为尧、舜莫己若,而讳亡憎

4、谏,乃曰: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大臣苏威欲开一言,不敢发,因五月五日献古文尚书,帝以为讪己,即除名。萧瑀谏无伐辽,出为河池郡守。董纯谏无幸江都,就狱赐死。自是謇谔之士,去而不顾,外虽有变,朝臣钳口,帝不知也。身死人手,子孙剿绝,为天下笑”;另一个是唐太宗,“好悦至言,时有魏徵、王珪、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刘洎、马周、褚遂良、杜正伦、高季辅,咸以切谏,引居要职。当是时,有上书益于政者,皆粘寝殿之壁,坐望卧观,显狂瞽逆意,终不以为忤。故外事必闻,刑戮几措,礼义大行”。 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著作,它以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言论为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5、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该书共分十卷四十篇,因其编辑是“随事载录,用备劝戒”,所以每篇都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的,每卷大体上也有一个中心。它并不拘于描述具体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列举那些对后人有借鉴意义的君臣言行,显示贞观年间的政治面貌。分别讨论了为君之道、任贤纳谏以及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道德准则和俭约、谦让等社会风尚,在崇儒、重农、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也都各有专门论及。可称得上“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 全书以君道篇为首,慎终篇为止,这种编排方式是有很深的寓意的,体现了吴兢的政治思想。 吴兢

6、认为君主是维系一个王朝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皇权是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的至高无上的特权,皇帝的英明或昏聩对全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因此,有眼光的政治家和史学家必然格外注重君主的个人素质。如唐太宗自己就很重视“君道”问题,他既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家,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政治理论家,唐太宗在辞世的前一年(贞观二十二年)曾撰写了帝范一书,赐给太子李治学习。此书后来与贞观政要一道成为后世帝王的政治历史教科书。由此可见,“君道”乃是唐太宗政治理论思想的核心,吴兢是深得其中三昧的。贞观政要的其他各篇基本上都是围绕“君道”这一中心思想而发挥的,是“君道”在社会

7、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慎终篇为全书之末,体现了作者期望帝王能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的深意。自古“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历史上的众多君王往往功成而德衰,就连唐太宗这样的英主也不能免。贞观中期以后,李世民面对自己的文治武功,骄逸情绪逐渐滋长,在用人、纳谏、司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傲物”的倾向。为此,贞观十三年魏征还上奏十渐不克疏对太宗提出了劝谏。 贞观政要虽然是一部集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术之大成的书,但书中反映出来的某些思想,如对人才的重视,对好的意见采取“从善如流”的态度,精简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的某些措施,以及希望国家大治、民族繁荣兴旺的政治理想,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并具有进

8、步性和现实意义。 在求谏一章中,吴兢记录了很多唐太宗论述求谏的言论,这些言论很有系统性,是唐太宗在借鉴历史教训基础上得出的深刻认识。他一方面认识到帝王一人处政的不足,强调大臣进谏的必要性,要求大臣要行使规谏的责任,提出了“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的理念。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措施,鼓励大臣进谏。比如大臣进谏的最大顾虑当然是冒犯“龙颜”,为了打消这种顾虑,他明确表示:“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二、合作学习: 、学习课文第一段: 重要词汇: 俨肃:庄重严肃。 百僚:百官。 奏事:启奏政事。 暴虐:凶恶残暴。 极言:竭力陈说。 译文: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

9、,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合作探究: 、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10、? 明确: 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 、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 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为此,他以随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学习第二段: 重要词语: 致理:招致天下太平。致,

11、招致。理:天下太平。 鲠议:耿直的议论,毫不避讳。 从谏:采纳谏议。 争臣七人:几个敢于直言谏诤的大臣。七,约数,几个。 圣虑:圣明的思虑。 刍荛:割草打柴,借指粗野之人。 译文: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

12、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合作探究: 、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本段运用了对比、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用鱼水关系比喻正直的君主和忠诚正直的臣子的关系。鱼儿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还有用

13、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他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

14、直精神。言外之意,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学习第三段 重要词汇 任:放纵。 夙:早晨。 译文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

15、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合作探究 本段说了哪两层意思?对今人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 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应该说唐太宗这个皇帝做得还是很谨慎的,他对于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夙兴夜寐,都在思量如何避免重蹈前代的覆辙。虽然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中国历朝周期性覆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主专制制度本身,但还是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