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632745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得道多助》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得道多助》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得道多助》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得道多助》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2、了解孟子散文,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2、讨论:“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由“拔苗助长”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说孟子及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

2、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

3、,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夫”读二声 ”畔“读”叛“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小组讨论,质疑

4、、解疑。 由”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展开讨论,归纳文言知识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 封疆之界(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5、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 围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6、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随检、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

7、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文章是如何体现孟子的主张的。(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战争结果如何?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

9、不如地利也”。 3、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

10、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三、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委而去之环而攻之池非不深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五、随检、布置作业 背诵翻译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