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

上传人:yikuai****ou999 文档编号:93624926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III卷5年高考3年模拟含答案)+2019年高考作文题预测:育人以德为先专题十六 考场作文技法指导第一讲 审题立意的方法(一)主旨领悟法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若能够不为材料的表象所迷惑,进而能够透过现象深入其本质,便有希望步入材料的核心地带,其思想、观点便会给人以启迪。材料 一只乌鸦口渴极了,很想喝水。 它看见一个瓶子,就飞了过去。 瓶里水很浅,乌鸦伸长脖子也喝不到。 后来它想了一个办法,用嘴衔起小石子,扔到水瓶里,一颗颗小石子沉到水瓶底,水渐渐升起来了。 “啊,” 乌鸦快活地说, “ 我喝到水了。”分析 这则寓言故事通过乌鸦喝水这一事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

2、,要动脑筋、想办法,然后努力不懈地去克服困难,从而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们可以取其本质,作为文章的论点。材料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 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 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分析 分析这则材料,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破旧皮箱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观点: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做人要做有真才实

3、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二)抓关键句法找寻关键,分析内涵有的材料为了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关键句主要包括材料中议论性、总结性的句子,材料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和人物之间的对话。 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意思,正确立意。材料 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 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 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走原路。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来捕获的,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

4、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分析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野兔谨小慎微,故步自封,始终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不断变化的环境,反而葬送在自以为最安全的路途上。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观点: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别摔倒在熟悉的路上;需谨小慎微,还要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材料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骄傲自满地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 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

5、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分析 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痛苦的蚌身怀珍珠,骄傲的蚌却没有。 据此,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三)寻根究源法概括材料,由果溯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分析材料中的因果关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做到两点:整体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从人物事件的结果分析其原因。材料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就要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着躺下,一

6、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放在中间。 爸爸赶忙喊道:“切错了! 切错了!”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分析 首先概括材料:材料写的是小孩横切苹果意外发现了切面的五角星图案。 然后由果溯因: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 是因为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 据此,可引申出这样的观点: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材料 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晓玲,到山村做了一名小学教师。 有一年,她收到了一笔捐款。 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 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

7、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提问,年轻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分析 首先概括材料:来山村任教的年轻女教师将捐款用于带全班孩子到大城市深圳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然后由果溯因:选择高楼就是选择远见,视野决定孩子们未来可持续的发展;点燃孩子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只有看到高楼,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把握现在,走向未来;对于山村学生来说,精神援助比物质援助更重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渴望。 这些原因均可以作为文章的中心观点。(四)关系分

8、析法抽取关系,辩证分析几乎一切作文题的材料,其本质都是“关系”型的,材料中都或明或暗地存在着“二元”或“多元”的关系。事物的关系主要有并列关系、对立关系、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等。 如果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从而确立文章的观点。 年高考 年模拟 版(教师用书)材料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 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 然而鹿的体态笨拙,失去了昔日的灵秀。 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

9、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只有奋力奔跑,才能避免被狼吃掉,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分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鹿和狼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材料 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了进入 世纪以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二大文化国家,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出访欧洲时多次指出: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热情呼吁“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国文化始终能带给世界不同的惊喜。 在

10、文化交往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要形成清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根基、灵魂、持守、创新、气度五个维度需要关注。分析 材料中直接提炼出了五个维度,则文章的立意可以从分析其关系入手。 如“持守、创新、气度”,可以分析为并列关系:持守文化精神,创新文化形式,包容凸显气度。 也可以分析为总分关系:总中国文化气度非凡;分持守以涵养气度,创新以激荡气度。 还可以分析为递进关系: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先持守,再创新,最后方能显气度。材料 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广为人知。 郭沫若曾仿照曹诗写成反七步诗:“煮豆燃

11、豆萁,豆熟萁成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 郭沫若则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过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有牺牲精神的表现。分析 在曹诗中,豆与萁本是同根生,却彼此相煎,是对立关系;在郭诗中,煮豆虽然燃萁,但萁并没有煎豆,而是成就了豆,是统一关系。 从材料来看,豆和萁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据此可以立意:看问题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五)由此及彼法理解寓意,联系实际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思想和行为在作文题的材料中往往是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进行“由物及人

12、”“由事及理”的联想,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等,从而挖掘材料内涵,确定文章立意。材料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分析 材料的中心句是:“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猫头鹰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它,因为它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由物及人,联系实际。 人生存在社会中,如何融入群体? 如何处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环境? 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观点: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13、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治标不如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材料 据深圳风采周刊 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的物质牛磺酸,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分析 分析这类材料,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由物及人,联系实际。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可以把小猫联想成人,

14、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联想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六)多向发散法多向辐射,选择立意材料作文大都可从多角度立意。 一般来说,材料中不同的人、事、物就是不同的立意角度,甚至主要的人、事也可从多角度立意。 当然,立意可以多角度,但我们写进文中的却只能有一个,因此,我们要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角度立意,找出最有利于发挥,且易出彩的立意来书写成文。材料 有个四五岁的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 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 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男孩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分析 ()从儿子的角度立意。 与儿子的角度相关的关键语句是“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这应该是立意的关键句。 材料的核心应是如何看待自我行为,“自己”一词为立意的关键点。 据此,可以提炼出如下观点: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坚持符合自己发展的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