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emri表现、病理基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3624533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iemri表现、病理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hiemri表现、病理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hiemri表现、病理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hiemri表现、病理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hiemri表现、病理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iemri表现、病理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iemri表现、病理基础(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MRI表现、病理、预后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襄城县人民医院 蔡林波 2013-5-22,定义,是由于新生儿窒息,引起脑供血和能量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种全脑性损伤,临床出现的一系列脑病的表现。 新生儿HIE 早产儿HIE,未成熟儿多发生在脑室周围的白质,以出血和出血性梗塞为主;随胎龄增大受损部位从脑深部向脑表移动,损伤的方式也发生变化,24-26周:损伤部位侧脑室三角部,损伤类型:室周出血性梗塞(PVH) 28-34周:移至侧脑室周围白质,脑5室周围白质损伤(PVL) 38-42周:矢旁区及基底节灰质核团损伤,几个相关的概

2、念,新生儿(出生至生后28天)婴儿期(1岁内)幼儿期(1-3岁) 是缺氧缺血,不是缺血缺氧 是足月儿,不是早产儿 是急性缺氧,不是慢性缺氧,病因,母亲因素 胎盘、脐带异常 分娩用药 产程延长 新生儿本身呼吸、循环、CNS疾病,发病机制,一 脑组织的血流灌注(CBF)改变 正常足月儿CBF50-60ml/min100g,CBF恒定,如CBF20ml/min100g脑损害,二 脑代谢改变 缺O2无氧糖酵解增加,低血糖、代酸,ATP产生不足 ATP减少,Na+、Ca+泵功能减弱,Na+、Ca+内流 血流灌注时产生氧自由基 CSF兴奋性氨基酸增多,细胞内Na+、Ca+阻断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脑血流改变,

3、急性不完全缺氧: 体内出现器官间血流分流(血液第一次分布 代偿),以保证脑组织血流量;如果继续乏氧 脑内血液分流(血流第二次分布代偿),供应大脑半球的血流量较少,以保证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灌注量 损伤部位 大脑“矢状旁区”(大脑前中后动脉灌注的边缘带)。 灰白质同时不完全缺氧缺血时,白质的耐受力差 脑白质水肿。,脑血流改变,急性完全性缺氧:血流第二次分布失代偿 脑损伤发生在代谢最旺盛的部位丘脑、脑干,皮层不易受累。 灰质比白质的耗氧量多5倍,对急性缺氧的耐受性更差神经元死亡。,HIE的主要神经病理变化包括:,矢状旁区脑损伤 选择性神经元坏死细胞凋亡 基底节区大理石样改变 脑深部白质损伤 脑肿胀

4、、水肿 HIE也可伴发颅内出血和脑梗死,根据对缺氧缺血的敏感和耐受程度,我们把小儿脑分成三个部分来观察,即中央部、中间部、周围部,HIE MRI表现、病理基础,MRI表现,以SE序列的T1WI高信号表现为主,T1WI信号作为参考,矢旁区脑损伤:是足月儿缺氧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形式 皮层、皮层下白质T1WI可见迂曲条状、点状高信号,皮层内呈雪花状高信号。,神经病理学基础: 缺氧缺血时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毛细改善血管反应性充血,选择性神经元坏死(层状坏死),沿脑回走行的点状及迂曲状高信号,皮层下呈雪花状高信号;病变多位于中央前、后回及枕顶部,严重者整个皮层呈雪花状。,神经病理学基础: 皮层神

5、经细胞坏死软化灶,脑萎缩和瘢痕脑回是其常见的慢性病理改变。,矢旁区脑损伤:是足月儿缺氧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形式 皮层下白质T1WI可见小囊状低信号。,预后: 重度HIE,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害表现及脑瘫表现。,皮层下迂曲条状高信号及皮层下低信号的小囊,深部脑白质的损伤,(1)两侧额叶深部白质,相当于侧脑室前脚的前外侧T1WI可见对称的点状稍高信号。 (2)T1WI可见沿两侧脑室壁边缘条带状高信号,神经病理学基础,此区域是髓静脉向大脑深部终末静脉引流汇集处,因缺氧导致瘀血扩张,由于新生儿血管发育不成熟,在组织学上有红细胞及血浆蛋白渗出。,双侧额叶深部白质,侧脑室后角的外侧可见对称或不对称的点状稍高

6、信号。,沿两侧脑室壁边缘条带状高信号,深部脑白质的损伤,(3)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PVL) 是指具有特征性分布即侧脑室周围白质坏死。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 根据白质坏死程度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局灶性、广泛性、弥漫性及多囊性。局灶性多见于足月儿。,神经病理学基础,主要由于脑低灌注压导致脑白质缺血所致。,早产儿好发,发病率与孕周成反比 与32周前的穿支动脉类型和脑室周围低血供相关 与少突胶质细胞系对缺血缺氧敏感相关 好发侧脑室三角区和孟氏孔周围 也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血供差异 导致损伤区域的差别,(4)脑白质水肿 表现为脑白质T1WI信号降低,T2WI信号升高,脑白质

7、水肿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弥漫性提示重度的HIE。,深部脑白质的损伤,神经病理学基础,不完全缺氧时,白质的耐受力较灰质差,常导致脑白质水肿。,基底节区和丘脑的改变,(1)基底节区、丘脑T1WI呈不均匀高信号;最常受累部位是豆状核,其次是苍白球和丘脑,常两侧受累;在T2WI上改变不明显,最后导致大理石样改变(异常髓鞘化所致)。,神经病理学基础,神经元死亡、毛细血管增生、胶质细胞增生和过度髓鞘化,大理石样变(常在6个月后才逐渐能被观察到)。,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呈对称性高信号,内囊后肢正常高信号消失,基底节区和丘脑的改变,(2)T1WI已正常髓鞘化的内囊后肢的高信号消失呈相对低信号,内囊后肢高信号减低

8、、不对称、模糊或消失提示HIE,患儿预后不良的早期准确征象。,神经病理学基础,缺氧缺血致髓鞘水肿或脱失。,T1WI内囊后肢正常高信号消失。,颅内出血,足月儿HIE合并颅内出血主要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出血和脑实质内出血。,神经病理学基础,HIE颅内出血由产伤和缺氧缺血共同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常位于大脑后部和后颅窝,它与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内张力过高而致血管破裂有一定关系;脑室内出血主要来自脉络膜,少数来自室管膜。,脑肿胀:,大脑皮层肿胀,表现为脑外间隙消失、脑沟浅、外侧裂变窄或消失、侧脑室前角变窄。,脑干、小脑损伤,缺氧缺血对足月儿脑干的损伤多限于神经元,而对早产儿脑干的损伤可以非常

9、严重,导致囊腔形成,小脑特别易受缺氧缺血损伤。,脑梗死,脑外间隙减小,灰白质分界消失,脑回肿胀,脑沟变浅,HIE的MIR分度,矢旁区脑损伤(不包括皮层下小囊腔形成)皮层及皮层下沿脑回迂曲点状、条状高信号及(或)幕上、下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轻度HIE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轻度:,中度:,深部白质的损伤两侧对称性点状高信号及(或)沿脑室壁条带状高信号,伴局限性脑水肿。,基底节区、丘脑损伤:T1WI高信号伴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脑深部白质损伤;脑室旁白质软化灶 脑室内出血伴病侧脑室扩大 矢旁区损伤皮层下囊状坏死 弥漫性脑水肿,重度,下列任一表现:,HIE的MRI分度与临床预后,HIE的严重程度与

10、预后密切相关,轻度HIE一般预后良好,中度及重度HIE的预后较差,有50%左右的病例复查表现出颅脑MRI异常和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25%左右的病例可发展为脑软化和脑萎缩等严重后遗症,并伴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DWI在HIE诊断中的应用,在HIE诊断中DWI检查的适应时期,由于DWI可以反映细胞内、外水分子扩散的组织学特性,检测细胞毒性水肿,主要反映HIE早期的病例变化,常规MRI反映亚急性期改变,HIE患儿出生后3h进行DWI检查,即可看到病变区明显异常(高信号),而常MRI检查常常是(-)。因此,DWI的检查以出生较小时至一周为好,结合常规T1WI检查,可以很好地评价HIE所致的脑损

11、伤。,DWI显示弥漫性病变较敏感,也能发现早期的局部病变,对缺氧的耐受、代谢的活跃程度的不同部位差异很大,HIE所致的脑损伤呈不均衡性,DWI检查可以通过ADC值变化发现病变部位组织水分子扩散程度的异常,反映出脑损伤方式的不均衡性。 显示常规MRI表现不明显的基底节损伤,还可以发现弥漫性脑损伤。,DWI能显示神经纤维继发变性的早期改变,提示预后,HIE皮层损伤有时导致所支配神经纤维的继发变性改变,对预后的影响较大,早期发现,积极干预对较少脑瘫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DWI能发现MRI显示正常的早期改变,DWI对亚急性期改变不敏感,若检查时间选择不等会干扰诊断,MRS在HIE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12、,正常新生儿的MRS,CHo为最高峰,NAA低于CHo,所以随着髓鞘化的逐渐完成而发生逆转,Cr是能量代谢的物质,相对恒定。Lac峰正常者检测不到。,HIE的MRS表现,急性缺氧缺血后6h在基底节、丘脑、双侧额叶白质内检测到Lac峰升高; Lac峰升高或Lac/Cr增高对评价预后敏感 NAA峰的下降常在Lac峰持续升高数天后出现,是不可逆脑损伤的标志; MI升高,提示胶质细胞增生及髓鞘化不良;,MRS与MRI分度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以Lac/Cr升高程度对HIE分度:0.5者为轻度、0.5-1.5者为中度、大于1.5者为重度 MRI为中级重度者,它们与MRS分度符合率高,MRI为轻度及正常者,MRS的表现较MRI的表现为重,说明MRS较MRI对缺氧缺血损伤的反映更敏感; MRS中度及重度者,病变累及的范围较广,后遗症发生率也较高。,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