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623599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265 大小:10.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_第1页
第1页 / 共26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_第2页
第2页 / 共26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_第3页
第3页 / 共26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_第4页
第4页 / 共26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_第5页
第5页 / 共2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1-10》(2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广州黄埔港湾小学叶丽芳制作,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dn,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从后人的称赞中,可见曹植的才学非同一般,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也从而有了“才高八斗”的说法。,才高八斗,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gng,l,sh,f,q,jin,为什么叫七步诗?,这首七步诗为三国时魏国著名诗人曹植所作,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同胞兄弟互相残害的强烈不满之情。七步诗,意即在七步之内作出的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即位后,欲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

2、,否则就杀头。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写作背景:,曹操,曹植,曹丕,亲兄弟,父子,父子,君臣,君臣,君臣,字孟德,汉献帝时官拜丞相,后被封为魏王。,字子恒,曹操之子,与曹植为一母同胞,后即位称文帝,废汉建魏。善军事,也喜文学。,字子建,曹操之子,曹丕的亲弟弟。,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曹子建集,存诗80余首、赋文40余篇。10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立他为太子。然其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遂立长子曹丕为太子。曹丕嫉恨其才华,即位后屡次借机为难他。,作者简介:,读诗四部曲

3、: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出诗的节奏美、韵律美3、读出自己对诗的初步感受;4、读出诗情,回忆学古诗的方法。,古诗学,1、知诗人、明背景;,2、解诗题、说题意;,3、看注释、解诗意;,4、反复读、展想象;,5、再品诗,升感情;,练:注音,羹漉菽萁釜煎,gng,l,sh,q,f,jin,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解释字词,理解句子,持羹漉菽萁釜煎急,拿,拿来。,通常指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食物。,液体往下渗、过滤。,豆。,豆杆。,锅。,煎熬。,急迫。,在七步詩中,豆和萁比喻什麼?,兄弟之情,朋友之情,父子之情,想一想,

4、答案1.兄弟之情,“豆”指的是曹植,“萁”指的是曹丕,七步诗,诗句的意思“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豆秸在锅下熊熊燃烧,豆子在锅中翻腾哭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出生出来的,豆秸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急迫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豆秸在锅下熊熊燃烧,豆子在锅中翻腾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出生出来的,豆秸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急迫呢?,诗意理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从这句诗中你读出了

5、什么?,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诗作寓意:,全诗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曹丕;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手足相残的悲愤,也发出来斥责。,七步诗的表达特点,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样的体会?或者说,你认为兄弟手足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应互相猜忌、倾轧,而应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学古诗,我们更要会运用古诗里的名句:,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老人财产而大打出手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还想对以陈水扁为首的分子,说一声:,我们更想对那些企图分裂中国的

6、西藏喇嘛们,说一声:,“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萁成灰,豆成汁两个都痛苦,一个兄、一个弟,骨肉相连、血脉相通,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回顾1、诗中的“豆”指谁?2、诗中的“萁”指谁?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5、背诵及默写。,七步诗,1941年皖南事变,周恩来悲愤难抑,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诗词巧连接:,1941年1月5日,根据蒋介石命令,军长叶挺率领军部教导团及第三支队共九千余人由安徽泾县云岭起程北移,次日行至茂林地区,即遭国民党七个师八万多人的包围,袭击。被迫还击,激战至十三日。面临全军覆没之际,叶挺执行组织的

7、决定,前往国民党顽军上官云相处交涉。上官云相将叶挺扣留,并加紧对的攻击,至十四日夜除一千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1月17日国民党当局诬陷“叛变”,并宣布取消其番号。这就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制造的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在新华日报上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词巧连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1、九月九日:指

8、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俗。2、忆:想念。3、异乡:他乡。4、倍:加倍,更加。5、遥知:远远的想到。6、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俗。7、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古诗注解,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业:搜集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鸟鸣涧,王维,解题:,“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一个风景极其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鸟鸣涧:鸟在山涧中鸣叫。,作者资料,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

9、“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他的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鸟鸣涧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创作背景,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安定的社会气氛。,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读熟练,理解诗意,人

10、闲桂花落,安静、悠闲,人声寂静。,诗词大意: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理解诗意,夜静春山空,空寂,形容山中寂静,好像空无所有,诗词大意: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显得特别空寂。,诗词赏析,“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

11、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理解诗意,月出惊山鸟,惊动,惊扰,诗词大意:月亮刚升起来,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正在栖息的小鸟。,理解诗意,时鸣春涧中,时:不时。不时地啼叫,诗词大意: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诗词赏析,写山中闲静的环境和人物的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显示出来,流露于笔墨之外。,春天寂静无声,桂

12、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画出表示动景和静景的词,说说古诗的意思,整首诗表现了春天的夜晚,山中那宁静幽美的感觉。,课后练,鸟鸣涧是_代诗人_的作品。“涧”的意思是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_。这首诗描写的动景是_、_、_。请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首诗?请按照诗的停顿和重音来背诵一遍。,唐,王维,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闲静,花落月出鸟鸣,诗歌如画,令人如同身于其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复描写春天的诗,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

13、少。【注解】:、春晓:春天的旱晨。2、闻:听到。【韵译】: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春晓【评析】:这是一首惜春,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烂漫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生机勃勃春意的酷爱。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悠远深沉,韵味无穷。可以说是五言绝句中的一粒蓝宝石,传之千古,光彩照人。,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

14、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简析】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

15、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解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静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间的小路。俱:全,都。晓:清晨。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花重(zh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译文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