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622649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10-13课练习的答案课件-人教新课标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是秦始皇嬴政陆续灭掉六国的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B.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正确的是 B.公元前221年 3.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C. 统一货币 统一度量衡 统一思想 4.被秦始皇派去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来又负责修筑长城的秦朝大将是 D.蒙恬 5.秦始皇的暴政包括哪些方面 C. 徭役繁重 赋税沉重 刑法严酷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发生原因叙述错误的一项是C.焚书坑儒,7.陈胜、吴广起义具有的独特历史作用是 B.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分析:由于A、C、D三项并不是独特的作用,故不能选择A、B、

2、C. 8.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9.汉初统治者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的客观原因是 C.经济萧条 分析:在四个答案中,A是主观原因,B是目的,C也是主观原因,只有C是客观原因. 10.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始于 C.汉武帝时期,11.西汉前期,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B.当时阶级矛盾已空前尖锐 分析:从“董仲舒说”就可以得知,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这一主张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依题意,可以排除A

3、.另外,“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可看出当时各种学派还很活跃,而且“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就是文化专制主义。从而,又排除C、D,最后再联系题目中明显的条件“西汉前期”,可以准确地做出选择.,12.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分析:东汉中期以后,由于即位的皇帝年龄小,所以皇帝小时候由外戚专权,皇帝长大了,依靠身边的宦官夺权,因此又出现了宦官专权的现象。所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中期以后整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 13.下列几项重要的发明创造,比西方早一千多年的有 B. 用温室栽培蔬菜 在耕犁上安装犁壁 发明水排 分析:耧车的发明是在汉武帝时期,大大提

4、高了播种速度,但并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由此,可以排除A、B、C三项。而 都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发明创造,比西方都早一千多年。 14.以下生产工具既不用人力又不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是D.水排 分析:A、B、C三项都属于农业生产工具,故只有D符合题意。,15.我国封建社会,自汉朝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 A.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社会,统治者认 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 16.汉代的兵器都是由钢材制成的,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发明于 C.古代中国,二.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

5、材料二 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问题: (1)这两则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重视农业;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2)这种思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业和经济的发展。 (3)由于该政策的实施,在这两位黄帝时期形成的盛世局面历史 上称做什么? 文景之治,2.阅读下列材料: 班固形容长安的繁华程度说:“人不得顾,车不得旋。” 问题: (1)上述材料的意思是什么? 人多得不能转过头看,车挤得不能转弯。 (2)长安城的城市布局是怎样的? 长安城内的街道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成荫,还有较为完备的排水沟、下水道,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

6、3)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反映了当时都城长安人口很多,车马行人熙熙攘攘,十分繁华。,三.问答题 1.有人认为:“陈胜、吴广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如果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这种观点不正确。这种观点无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缴国家。残酷的刑法。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秦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人民忍无可忍,起义迟早会发生。,2.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小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开凿灵渠。 3.汉初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努力耕种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