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615923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大道之行也剖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道之行也,礼记,孔 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是孔子以后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的作品,全书保存了先秦时代的重要史料。其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礼记,知识拓展,四书: 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读准字音,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2、 ) 矜寡孤独(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门闩( ),j,m,gun,fn,w,shun,课文欣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 等 边读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二读课文:齐读,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大意,三读课文:自由朗读,施行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j)通“举”,选举 培养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3、,大道之行也,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选举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动词,以为亲可译为奉养、赡养,父母,动词,以为子可以译为抚育。,子女,同“鳏”,老而无妻的人,抚养,职业、职分,归宿,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

4、闭,是谓大同。,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因此,造反,害人,兴起,这,是,全文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

5、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帮你归纳,一、词语积累(音) 与(j)通“举” 睦(m) 矜(gun)通“鳏” 长(zhng) 分(fn) 恶(w) 二、词语积累(意) 1.通假字 与:(举)推荐 矜:(鳏)老而无妻的人 2.词类活用 亲:以为亲;子:以为子(意动用法) 外:从外面。(名词作状语),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四读课文:分组朗读,思考: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6、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五读课文:理清思路,特征: 具体阐述: 人人受到关爱 人人安居乐业 物尽其用 人尽其力,天下为公 (人不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全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第四句话),六读课文:理清结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全文的总结语,思考: 1.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

7、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的思想? 3.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七读课文:各抒己见,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1.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提炼后而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的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 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

8、尧、舜,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的思想?,.在当时看来: .在现在来说: .能否实现?,3.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世外桃源,美好空想,“大同”是儒家的一个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 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战国时代,代表作孟子。他被公认为孔子儒家学说最具影响力的继承人,被誉为“亚圣”。 极力主张王者以仁义治理天下,认为使百姓得以温饱与教育才是国家强盛之本。提出

9、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对“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解说 。,陶渊明:世外桃源,“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康有为的大同梦 康有为的大同书,描绘了一个中国的“大同梦”。 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1911年4月

10、24日林觉民 与妻诀别书,自1905年11月民报问世,孙中山在创刊号上提出了由民族、民权、民生构成的“三民主义”,正式完成了他对“民主梦”的一个比较完满的构想。,莫 尔 乌托邦的作者,16世纪英国的大法官,乌托邦描绘了一个公社式的社会,它并不强求一致,但却通过明显可见的公正制度而达到全体一致”,财产公有,人人平等,这是乌托邦的一个基本观点,正如正义是贯穿理想国的内在精神,公平则是乌托邦的核心理念, 莫尔以公平的理念构筑乌托邦的社会制度。,圣西门,法国19世纪上半叶第一位空想社会主义者。 社会制度-实业制度所代替。实业制度的唯一目的就是尽善尽美地运用科学、艺术和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以满足全体社会成

11、员的需要,并尽快地改善无产阶级的物质和精神状况。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参加劳动,有计划地组织生产,采取按才能和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 。,“大同”与“小康” 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平。 小康“一词,出自礼记,据传乃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比较起来,“大同“理想里说的是“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亲“和“子“而又“不独“,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的对象;而“小康“,则只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以家庭为单位。,伟大的思想家 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中国共产党章规定:党的最终目标,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认为资本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欣赏 唐太宗论止盗,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司马光) 【注释】哂(shn)微笑。野宿:在郊外露宿,作业:,1、背诵全文。 2、描绘你心目中的理 想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