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356387 上传时间:2017-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二单元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测试班级_姓名_学号_成绩_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41 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 分)睥睨( ) 鞭挞 ( ) 执拗( ) 炽热 ( )x( )利 ku 赠( ) 稽首( ) 忏悔(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不自量力 长吁短叹 盛气凌人 拖泥带水 B喜形于色 彻夜不眠 狼藉班班 姮娥奔月C相形见拙 鞺鞺鞳鞳 美味佳肴 海誓山盟D精巧绝伦 土偶木梗 高深漠测 纹丝不动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属于比喻的句子是( )。(3 分)A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B那是

2、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C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D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B、面对竞争的社会,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D、随着城市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5、根据上下文意思,将下面五个句子按合理的顺序排列,并将序号填在下面这段文字前的横线上。(3 分)古往今来

3、,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但是只要随意浏览一下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会谙知,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那用于刺杀的锐利兵器剑,发展的鼎盛时期正是在地处江南的吴越之地,许多彪炳史册的著名战役所在地也是在江南。_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剑气凌厉这两种反差极其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在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6、诗句填空。(11 分)(1)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_,_”(用刘禹锡酬

4、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2)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 , ”则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3) 风声一何盛, 。 (刘桢赠丛弟 )2(4)春天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试写出有关春的诗句。如: (作者)说: 。7、读名著,完成下列题目。(3 分)“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

5、纳的科幻小说_,主要讲述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它是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分别是_和_。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7分)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 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 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 2011年 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 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 ,普通人用微博

6、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 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4 分)(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 分)二、语段阅读 (59 分)(一)(13 分)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

7、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

8、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9作者写“江南的雪” ,是写的眼前的景物,还是回忆中的景物?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 (3 分)39在第四段的开头,作者用了“但是”一词,请你说说作者这样用的用意。(3 分)10作者对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会对朔方的雪情有独钟? (4 分)11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

9、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试分析两文的写法有何不同? (3分)(二) (16 分)雨,来自天国,是有灵性的。“山色空濛雨亦奇” ,那只是属于西湖的;“小楼一夜听春雨” ,那只是属于江南的;“渭城朝雨邑轻尘” ,那只是属于关中的。可我生在北国,有雨的日子并不多,因此一下雨就有一种窃喜的感觉。春天的雨是( )的,也是吝啬的。 “像牛毛、像细丝 ”,那是艺术家的感悟,我没有这种感觉,但我很欣赏无声润物的轻柔,它好像怕搅扰甜睡中的人一帘春梦,好像怕抹淡了粉红色春花的娇容。风也识趣,斜牵丝雨潜入大地而不动其形,听它轻叩小窗而静止于耳,若有若无,似隐还现。竖耳潜听,莫非是仙女抚动了她的瑶琴?“此曲只

10、应天上有” ,如杜少陵闻之,怕也会这么说。夏天的雨是( )的,虽无“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的霸气,却如安塞腰鼓,动则声势喧天。看火蛇裂破长空,漫天爬行;屋檐挂一壁明晃晃的水幕,洁白清亮。雨落尘埃,只感觉地下的水往四下里挤,向上翻卷的水花让人有些悚,正如老舍所说“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收则一滴也无,很有些北方汉子的豪爽和干脆。秋天的雨是( )的,它没有“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的隐晦,却耐性十足。迷茫茫的雨包裹着白茫茫的花,宛如祁连山上的皑皑白雪,但有了风, “雪”便舞起来,前浪刚起后浪便压过去,宛如仙女踏云飘然而至。有人说:秋雨是冬天的哭泣。可我说:秋雨是醉人的,你不

11、见老农额头的皱纹正是因为经雨而展平吗?冬天的雨是( )的,虽稀少却耐人寻味。虽说只有皑皑白雪才能展现出北国的雄浑与沉稳因为那是北方独有的精蕴,可大自然就是这么奇怪,有时的晴空丽日,忽一片风裹云而至,雨中夹杂着雪粒,顷刻间为大地铺上一层银装,然而就在你一眨眼间,又化为乌有。雨,来自天国,洒落心头,它是有灵性的12.将“A 狂放” “B迷人” “C冷峻” “D喜悦”等词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 (3 分)13.品读第段,简答(注意加点的词语) 。 (4 分)具体写春雨“轻柔”的句子是:(2 分)_“风也识趣”的实际意义是:(2 分)_14.细读第段,用文中的两个双音节的词语概括夏雨的特

12、点。 (2 分)15.第段中的“雪”打引号的作用是什么?它实际指的是什么?(4 分)16.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美点,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 分)(三)送东阳马生序(15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4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

13、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烨然若神人/判若两人 B腰白玉之环/腰缠万贯C 右备容臭/臭味相投 D主人日再食/再接再厉1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 分)(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_(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19、用原文回答:(2 分)(1)最能表现作者幼年时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2)交代作者趋百里之外求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21、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身为当代的中学生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的方式?(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