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59057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一、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压的护理1、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者。2、发生原因1)、有效血容量减少;2)透析液不耐受;3)透析膜生物相容性较差;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5)使用降压药;6)尿毒症所致的心肌疾病;7)严重感染、严重创作、出血、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3、临床表现:心率增快、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严重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抽搐、昏迷等。4、紧急处理:1)采取头低足高位;2)停止超滤;3)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溶液;4)使用升压药物;5)、症状缓解后重

2、新设定除水量;6)、对回血前后的低血压应教会病人如何保护和观察内瘘是否通畅。5、预防:1)、伴有严重贫血的患者,透析前开始输血,管路要预冲盐水。2)、积极纠正严重的低蛋白血症。3)、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控制超滤率及超滤总量。4)、反复出现低血压者要重新评估干体重,改变透析治疗方式为调钠血液透析或序贯透析,同时注意停服透析前一次降压药物,积极处理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5)、对于经常发生低血压的病人嘱其在透析过程中最好不要大量进食。二、高血压的护理常规1、发生原因:容量依赖型和肾素依赖型。2、处理措施1)、患者发生高血压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当血压达到180mmHg以上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3、,防止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发生。2)、准确评估干体重。3)、肾素依赖型高血压的处理一般是在上机后2小时给予降压药口服。4)、在回血前血压在200mmHg/100mmHg时应慎重回血,血流量应在80ml/min以下,对老年患者应注意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发生。3、预防措施:1)、合理应用降压药物,观察患者降压药物的服用情况及疗效。2)、观察总结患者的干体重的情况,及时动态评估干体重。3)、指导患者低钠饮食,控制水的摄入量。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三、肌肉痉挛的护理常规1、发生原因:与超滤过多过快、循环血量减少和肌肉过多脱水有关,低钙血症、透析液温度过低、透析液低钠等也与之有关。2、临床表

4、现:透析过程中发生局部肌肉强制性收缩,表现为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需要紧急处理。常规透析的患者肌肉痉挛多在透析的后半部份时间出现,可同时或随后有血压下降,一般可持续数分钟。3、处理措施1)、如果是下肢痉挛,可让病员脚掌顶住床档,用力伸展。如是,可以用热水袋保暖。2)减慢血流量,减慢或停止超滤,提高透析液的钠浓度,或静脉注射高渗溶液或生理盐水。3)按摩痉挛的肌肉。4、预防措施:1)、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注意控制饮食,避免体重增长过多,同时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高钙、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2)、经常发生者,可使用调钠血液透析。四、透析中发生恶心呕吐的护理常规1、发生原因:透析中发

5、生恶心呕吐通常与低血压有关,也可能是某种并发症的先兆症状或某些疾病所伴有的症状。恶心呕吐常是低血压、颅内出血的先兆症状,是失衡综合征、高血压、电解质紊乱、透析液浓度异常、硬水综合征、首用综合征、急性溶血等的伴随症状,因此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先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不适感,呕吐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伴有面色苍白,出汗、胸闷、血压高或低,有的伴有肌肉痉挛或抽搐。3、处理措施:1)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让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2)、减慢血流量,必要时可给补充生理盐水、高渗糖水,仍不缓解时可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3)、密切观察同时伴有的其他

6、症状,如低血压、高血压、头痛等,明确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痛苦。4、预防措施:1)、做好宣教工作,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2)、严格处理透析用水,严防浓缩液连接错误,严格检测透析液电解质含量。3)、积极治疗病因,经常发生低血压者,应按低血压相关措施进行预防。五、透析中发生胸痛、背痛的护理常规1、发生原因:轻微胸痛见于少数的透析患者,病因不明。也可以与心绞痛、低血压、肌痉挛、透析器反应、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失衡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相关。2、处理措施: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2)、按医嘱根据不同的原因做治疗。3)、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六、透析中

7、发生头痛的护理常规1、发生原因:头痛是透析期间常见的症状,病因未明,可能与失衡综合征有关。如果患者喜饮咖啡,可能是血液中咖啡浓度急剧下降所致。如果头痛明显或剧烈,应注意鉴别有无中枢系统病变,如脑出血等。2、处理措施:1)、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不要紧张。2)、如果不能耐受者,按医嘱给止痛药。心要时终止透析治疗。3)、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时发现脑出血症状。3、预防措施:透析早期降低血流速度以及降低透析液钠浓度,防止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正确服用降压药,防止血压过高引起的头痛。七、瘙痒的护理常规1、发生原因:多由透析诱发或加重,可以是由于对透析器或其他透析材料过敏。尿毒症毒素及钙磷盐沉积以及精神因素也是

8、引起瘙痒的原因。2、处理措施:透析时尽量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体位;按医嘱给药物治疗;局部用涂剂治疗,高能量透析以及低温透析。3、预防措施:去除诱因,治疗病因,加强健康教育,合理控制饮食,充分透析,选择高通量透析和低温透析。八、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1、发生原因:1)患者动静脉流量过大;2)透析不充分;3)饮食中水钠控制不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水分超滤不足,未达干体重或透析液中钠浓度过高;4)低蛋白血症;5)透析低氧血症;6)合并心脏器质性疾病;7)严重的贫血;8)严重高血压。2、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的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心率加快,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

9、安或咳出粉红色泡沫痰。3、处理措施1)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需注意防止坠床。2)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要时遵医嘱使用吗啡皮下注射,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3)给予单纯超滤,排除体内过多的水份,同时控制血流量,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一般血流量应控制在200ml/min。4)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强心剂和血管扩张药。5)上机引血时应缓慢,并弃去预冲液。4、预防措施:1)控制水份的摄入,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2)指导病员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3)控制透析液的钠浓度,如使用高浓度钠透析者,在结束前30分钟将钠浓度调到正常水平,避免透析后口渴。九、发热的护理常规1、发生

10、原因:1)、致热原反应:水处理系统消毒不充分、复用透析器被病原体污染导致细菌生长并产生内毒素,内毒素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发热反应。2)、感染: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病原体感染或原有感染透析后扩散。3)、血管通路感染:如导管或内瘘感染,常见导管感染。2、临床表现:1)、致热原反应引起的发热一般透析前体温正常,透析开始后12小时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38,也有超过39,持续24小时消退。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血培养阴性。2)、感染所致的发热在透析后第23天体温升高,可以达到39以上,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培养有时阳性。3、处理措施:1)致热源反应一般无需治疗,也可按医嘱服

11、用退热药、使用激素和护过敏药物。2)发生感染所致的发热时,应做好如下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体温超过38.5的患者,每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经过药物或物理降温后30min要复测体温,并详细记录。、对体温超过39的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并降低透析液温度或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服用退热剂后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防止血压下降。使用退热药后病员常出汗较多,除保持皮肤清洁外,应高度关注血管通路的固定情况,防止因出汗较多而致胶布松脱。、畏寒、寒战的患者应注意保暖,提高透析液温度。、为了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发热患者抗生素治疗应在透析事进行。4、预防措施:1)、加强水处理系统的消毒与监测,复用透析器应严格执行卫

12、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正确指导患者保持置管处敷料干燥和内瘘肢体的清洁。4)、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应按要求行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不达标时应及时处理。十、颅内出血的护理常规透析相关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及硬膜下血肿。1、发生原因:1)脑出血:维持性血透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主要由于高血压和抗凝所致。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2)硬膜下血肿发生于3%血液透析患者,易患因素包括头部外伤、抗凝、超滤过度、高血压和透析引起脑脊液压力升高或脑消肿。2、临床表现:与普通脑出血患者的症状相同。3、护理措施1)治疗同非透析患者。2)诊断明确

13、者或高度怀疑者最好改为腹透,或者在出血后710天行无肝素透析。3)严密监测血压及脉搏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减慢血流量,减慢或停止超滤。4)对神志不清、烦燥、躁动、嗜睡的高危患者,上机后穿刺处应用约束带固定,并由专人看护。5)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十一、透析器反应的护理常规1、分类:分为A型和B型透析器反应两类。2、病因1)、A型透析器反应:环氧乙烷过敏、透析器膜生物相容性差等。2)、B型透析器反应:病因不明。3、临床表现1)、A型透析器反应:各种症状通常在第1次透析刚开始时(5min内)发生,但某些病例也发生在30min以后。较轻的病员只是表现为瘙痒、荨麻疹、咳嗽、流涕、

14、瘘管部位或全身发热症状。胃肠道过敏如腹部痉挛,腹泻也可发生。严重者呼吸困难、以及骤停甚至死亡。2)、B型透析器反应:常发生于透析开始后2060分钟内,其发作程度常较轻,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病员有难以表达的不适感,伴或不伴有血压下降。4、处理措施1)、A型透析器反应: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立即停止透析,弃去污染的透析器,严禁回血。病情严重时心、肺功能支持,并根据病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等。2)、B型透析器反应:吸氧,预防心肌缺血、心绞痛发生,症状通常在1小时后减轻,可不终止透析。5、预防措施1)、充分预冲;2)、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3)、上机时血流量控制在150ml/min,30min后改为常规透析血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