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355659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锅炉本体结构培训课件(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1锅炉发展概况 4.2锅壳锅炉 4.3水管锅炉 4.4热水锅炉 4.6工业锅炉辅助受热面 4.7工业锅炉安全附件 任务:了解锅炉发展史,熟悉锅炉本体结构、辅助受热面及安全附件,第四章 工业锅炉本体结构,2,概述,锅炉本体结构特点:锅壳锅炉与水管锅炉 锅壳锅炉有一个较大的钢制筒体,内布置烟管受热面。根据燃烧装置的布置可分为内燃式锅壳锅炉与外燃式锅壳锅炉。特点:结构紧凑,整体性好,对水质要求不高。 水管锅炉本体由较小直径的锅筒和管子组成,受热面与炉膛布置灵活,传热好,适合大容量、高参数锅炉,但是对水质要求高。,3,4-1 锅炉发展概况,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生产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锅

2、炉应运而生,18世纪末,圆筒形蒸汽锅炉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此期间锅炉发展:型号、压力、温度、结构。 锅炉的演变过程如图4-1所示,形象地展示了锅炉的发展方向和结构型式的演变过程。 在蒸汽锅炉发展的同时,由于热水供热系统的发展和节能的需要,热水锅炉(热水采暖)也正在迅速发展。还有一部分余热锅炉也受到普遍重视。,4,锅壳锅炉是在工业上应用最早的一种锅炉形式。由于锅壳承压,直径不宜很大,一般为低参数、小容量锅炉。 分类: 按受热面布置形式 内燃式锅壳锅炉:燃烧装置布置在锅壳内部; 外燃式锅壳锅炉:燃烧装置布置在锅壳外部,仅有烟管在锅壳内部; 按锅壳布置方式 卧式、立式,4-2 锅壳锅炉,

3、5, 按受热面形式 火管(烟管)锅炉:烟气在管内流动放热,水在管外吸热的受热面; 水管锅炉:水、汽或汽水混合物在管内流动吸热,烟气在管外冲刷放热的受热面。 水火管锅炉:既有火管受热面又有水管受热面。,6,特点: 水的加热、汽化、汽水分离等过程均在锅壳内完成,水循环安全可靠;锅壳体积大,水容积大,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强;对水质要求不高。 炉膛小,四周水冷程度大,燃烧条件差,炉内温度低,需要优质煤;烟气纵向冲刷,传热效果差;锅壳直径大,耗材多,而且蒸汽参数受到限制。,7,一、卧式锅壳锅炉,卧式锅壳锅炉:内燃式、外燃式。 目前国产锅炉多为内燃式,配置的有链条炉排、油燃烧器或燃气燃烧器。 1卧式内燃锅壳

4、锅炉 单火筒锅炉和双火筒锅炉。 燃煤卧式单火筒锅壳锅炉 图4-2为WNL4-1.3-A型卧式烟管锅炉。,8,锅炉构造:在卧置的锅筒内,有一个具有弹性的波形火筒,火筒内设置炉排;在锅筒左、右侧及火筒上部布置有烟管;火筒和烟管都沉浸在锅壳的水容积里。,9,工作原理: 烟气在锅炉内呈三个回程流动,称三回程锅炉。 第一回程:燃烧后的烟气在火筒内向后流动。 第二回程:烟气经后烟箱导入左、右侧烟管,向前流动。 第三回程:烟气经前烟箱汇集后,进入火筒上部的烟管向后流动,见图4-2d。 最后,烟气经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10,特点: 优点结构紧凑,体积小;水容量较大,能适应负荷变化,对水质要求低。 缺点烟管

5、采用胀接,易渗漏,烟管之间距离小,清除水垢困难;烟管水平布置易积灰;燃烧条件差,不宜燃用低质煤;炉排安装、拆卸、维修不大方便。,11,卧式燃油、燃气内燃锅壳锅炉 图4-3为WNS4-0.8-Q、Y型锅炉。 锅炉结构: 火筒:后部采用波形结构,以减少刚性;烟管:采用双面螺纹管,以强化传热; 炉膛前部:采用耐火材料砌筑拱碹,以达到蓄热,稳燃和增强辐射的目的;配置燃油或燃气设备,微正压燃烧(2000Pa),可不用引风机。,12,工作原理: 烟气在锅炉内呈三个回程流动,称三回程锅炉。 第一回程:燃烧后的烟气在火筒内向后流动; 第二回程:烟气经火管下部的烟管,向前流动; 第三回程:烟气经前烟箱汇集后,进

6、入火筒两侧的烟管向后流动。 最后,烟气经省煤器由(引风机) 烟囱排入大气。,13,2卧式外燃锅壳锅炉 卧式外燃锅壳锅炉,又称烟水管锅炉。图4-5d所示为DZL2-1.3-A型锅炉。 结构形式(图4-5) 锅筒偏置,受热面主要有对流管束、烟管、铸铁省煤器; 炉排采用大块炉排片链条炉排,分仓送风,双速四挡调速装置; 高低水位报警和超压保护装置。,14,工作原理:(图4-5d) 烟气在锅炉内呈三个回程流动: 第一回程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在炉膛内经前、后拱组成的喉口,由前向后流动; 第二回程烟气由炉膛后部出口,进入对流烟道,由后向前流动; 第三回程烟气经前烟箱汇集后,进入火筒内的烟管由前向后流动。 最后,

7、烟气经省煤器,由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15,特点: 优点结构较合理,安全可靠性好;燃烧稳定,热效率可达77%81%。煤种适应性较强,排烟黑度和含尘浓度能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 缺点金属耗量高,制造复杂,耗工多,制造成本过高。,16,二、立式烟管锅炉,有横烟管和竖烟管。蒸发量在0.5t/h以下,通常是手烧炉。,17,结构型式: 水冷炉排管、炉胆内壁辐射受热面; 横贯锅筒的众多烟管对流受热面。 工作原理: 煤由人工通过上炉门加在水冷炉排上,在上、下炉排上燃烧后生成的烟气,经炉膛出口进入后下烟箱,而后纵向冲刷流经第一、二水平烟管管束,最后汇集于后上烟箱,再经烟囱排至大气。,18,特点: 结构紧凑,

8、占地少,便于安装和搬迁。属内燃式炉膛,炉膛温度水平低,低质煤难以燃烧和燃尽,热效率和出力都有所降低。适应于燃较好的烟煤。,19,特点 水管锅炉与火管锅炉相比有下列优点: 在结构方面:没有特大直径的锅筒和烟管; 在燃烧方面:炉膛不再受锅筒限制,可根据燃料特性自如布置,燃烧条件改善,热效率有较大提高; 在传热方面:可尽量组织烟气对水管的横向冲刷,与烟管的纵向冲刷相比传热系数提高; 水循环方面:水管锅炉具有良好的水循环; 水容积小,升火速度较快。,4-3 水管锅炉,20,分类(锅筒及内部) 按锅筒数目:单锅筒和双锅筒,前苏联还有三锅筒。 按锅筒布置形式:纵置式、横置式和立置式。,21,一、单锅筒纵置

9、式水管锅炉,图4-8d为DZL20-2.5/400-A型抛煤机倒转链条炉排锅炉。 锅炉构造(图4-8) 锅筒位于炉膛的正上方,两组对流管束与炉排成“A”字形布置。 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前墙水冷壁由锅筒引接的下降管供水,后墙及两侧墙水冷壁由对流管束下联箱引接的下降管供水。 两侧墙水冷壁的下联箱兼作炉排的防渣箱。 蒸汽过热器布置在右侧前半部对流烟道中。,22,工作原理: 烟气流程锅炉配置机械风动抛煤机和倒转链条炉排,燃煤大部分被抛向炉膛后部,并在此开始着火燃烧。随着炉排由后向前逐渐移动,煤层逐渐燃尽,最后灰渣在炉排前端落入灰渣斗。炉内高温烟气前墙左右两侧烟道对流烟道,烟气由前向后横向冲刷对流管束;

10、左右两侧的烟气在炉后的顶部汇集,折转90向下 过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23,汽水流程软化除氧水经锅炉给水泵加压,送入省煤器预热后进入锅筒,分别在水冷壁和对流管束两个循环回路内受热、汽化,形成汽水混合物再回到锅筒,经汽水分离装置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回到锅筒水空间,合格的饱和蒸汽引入蒸汽过热器加热,达到额定参数的过热蒸气经主蒸汽阀送往用户。,24,特点: 优点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水循环较稳定,着火迅速,耗钢材少。 缺点锅筒水容积小,出力较大,锅炉需设自动给水设备,水质要求较高。飞灰含碳量高,燃烧不完全,热损失大。,25,1.双锅筒纵置式“D”型锅炉 (图4-9d

11、) 锅炉构造(图4-9) 炉膛与对流烟道平行布置,一侧为炉膛,另一侧为对流烟道。炉膛四周布置水冷壁,其中一侧水冷壁管弯曲形成炉顶。在对流烟道中,布置对流管束。布置方式成“D”形。 在对流管束(管排)中常设有纵向隔墙,将对流管束分成两部分。烟气由炉膛流出后,先流过第一组管束,再由第二组管束流出。,二、双锅筒纵置式水管锅炉,26,工作原理 煤由煤斗落到链条炉排上,煤层随炉排向后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完成煤的燃烧过程,最后燃尽的灰渣移到炉排末端,经老鹰铁落入灰渣斗。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炉膛后拱上部的烟气出口切向进入燃尽室燃尽室左侧的烟气出口第一对流管束第二对流管束省煤器、引风机和烟囱排入大气。,27,特

12、点 水容量较大,可适应热负荷变化; 对流管束布置较方便; 炉膛采用一侧狭长布置,有利于采用机械化炉排,燃料在炉排上停留的时间长,可降低固体燃烧不完全损失; 只能单面操作,单面进风,燃煤锅炉容量以不大于10th为宜。,28,2. “O”型锅炉 图4-10所示为SZP型双锅筒纵置式抛煤机锅炉。图4-10+ SZL6-1.3-A型锅炉。 结构形式(图4-10+) 锅炉炉膛在前,对流管束在后。正面看,居中纵置双锅筒间对流管束,构成“O“字形布置。 炉膛两侧布置水冷壁,如上锅筒为长锅筒,水冷壁上端直接接入上锅筒,呈“人”字形联接;如上锅筒为短锅筒,则两侧水冷壁分别设置上集箱,再由汽水引出管将上集箱和锅筒

13、相连。,29,特点 金属耗量低; 结构紧凑,整体总装出厂,可单层布置,节省基建投资; 水容积大,水循环可靠; 高温烟气横向冲刷对流管束,传热效果好; 热效率高。,30,三、双锅筒横置式水管锅炉,下图1-1为SHL10-1.27/350-W 型双锅筒横置式水管锅炉。 锅炉结构 上、下锅筒、对流管束安装在炉膛之后,炉膛四周及炉顶全部布满水冷壁(蒸发受热面),烟窗在炉膛后墙上部,后墙水冷壁在此处被拉稀,形成凝渣管。 工作原理(图1-1d) 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经烟窗凝渣管,经蒸汽过热器、锅炉管束,进入尾部烟道,经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31,32,特点 受热面齐全,布置灵活

14、; 燃烧设备机械化程度高,锅炉自控系统比较完善。 锅炉整体性差,宜采用散装形式,构架和炉墙较复杂,安装周期长,金属耗量大,成本高。,33,特点 锅内介质无相变,始终都是水(水温低于压力对应下饱和温度20 以上,无需汽水分离装置)。 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锅炉房基建投资少。 金属耗量少,比同容量蒸汽锅炉节省约30%。 传热温差大,受热面不易结垢,热阻小,传热效率好,热效率高,节约燃料。 安全可靠性好,操作简单。 热水采暖与蒸汽采暖相比更节能?,4-4 热水锅炉,34,分类 按结构型式:烟管、水管和烟-水管组合式 按热水温度:低温(120)、高温(120) 按流动方式:强制循环、自然循环 注意的几

15、个特殊问题 防止锅炉水的汽化(突然停电); 低温受热面的低温腐蚀与积灰(回水温度低); 与供热管网直接连接时,注意除污。,35,一、强制循环(直流式)热水锅炉,1.特点 通常不设锅筒; 受热面由多组管排和集箱组成; 结构紧凑,制造、安装方便; 钢材耗量少。 2.受热面布置型式(按烟气与水的流动方向) 顺流式(方向一致)、逆流式(流动方向相反)和混流式(介于二者之间)。,36,3.角管式锅炉(图4-12) 锅炉构造 强制循环热水锅炉一般不设置锅筒,而是由受热的并联排管和集箱组成,又称为管架式锅炉。 锅炉四角布置4根垂直不受热的大直径管子(角管),大直径管与上、下集箱联通;炉膛四周的膜式水冷壁固定

16、在上、下集箱间;角管、集箱、膜式水冷壁构成整体。 锅炉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为炉膛,后面为对流烟道,中间用隔火墙隔开,隔火墙上部设置烟窗,后墙水冷壁在此处拉稀,形成凝渣管。,37,烟气流程 燃料燃烧后生成的高温烟气上行至炉膛出口烟窗,折转后进入对流烟道,横向冲刷对流受热面,从对流烟道底部流出锅炉,经除尘器、引风机、烟囱排入大气。 汽水流程(图4-13) 热网回水经循环水泵加压,进入进口集箱8,送入旗式对流受热面6,经上集箱5,通过角管7送入水冷壁下集箱2,分配到炉膛四周水冷壁3,加热后汇集到出口集箱4,经供水阀送往用户。,38,二、自然循环热水锅炉,自然循环热水锅炉是靠下降管和上升管中水的密度差,产生的循环推动力,使下降管内的水不断下降,上升管内的水不断上升,形成循环流动。 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的循环推动力称为流动压头或运动压头。 下图 为DHL14-1.27/130/70-A型热水锅炉。,39,40,1锅炉本体布置 单锅筒横置式链条炉,锅炉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