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诗风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2699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475 大小:4.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宗元诗风_第1页
第1页 / 共475页
柳宗元诗风_第2页
第2页 / 共475页
柳宗元诗风_第3页
第3页 / 共475页
柳宗元诗风_第4页
第4页 / 共475页
柳宗元诗风_第5页
第5页 / 共4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宗元诗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宗元诗风(4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 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 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 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1.政治上:世族门阀制度。 2.经济上:重心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3.思想上: 玄学的兴起,佛教的兴盛,道教的风行。,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鲁迅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 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文学的自觉” 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1.文学的

2、独立。 2.文体的细致区分。 3.对文学的审美有了自觉的追求。,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背景,乱世生命无常生死、求仙、隐逸三大主题,一、社会动乱,二、 门阀制度,门阀制度又称士族(世族)门阀制度。 士族或世族,指高门大族,三、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四、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一曰使中国文学中想象更丰富。 二曰使中国文学的故事性加强。 三曰天竺声韵理论影响了中国音韵学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诗歌格律的形成。 四曰丰富了中国语言与词汇。 五曰丰富了文学观念。,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历程,四个阶段: 一 、 建安文学 二 、 正始

3、文学 三 、 两晋文学 四 、 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的赋、骈文和散文,赋主要是抒情小赋、骈赋,代表作家:鲍照、江淹、庾信。 骈文最为兴盛,有了突出的发展。代表作家有陶宏景、吴均、庾信等。 散文不甚发达,代表作家:北魏郦道元及杨衒之。,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在南北朝初具规模,出现了大量的 “志怪”和“轶事”小说。 代表作家:刘义庆、干宝等。,魏晋南北朝文学地位,这是文学上一个新变的时期。 从文体发展看:五言古诗与新体诗 、七言古诗、南北朝民歌 、骈文、骈赋、 抒情小赋、小说 、散文 、文学批评。,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刘协的年号(196220)。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4、家是“三曹”、“七子”、蔡琰。 这是一个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混乱时期。这种“世积乱离,风衰俗乱”的时代特征,造就了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出身于具有宦官背景的家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 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主要是对生命的感怀,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个人建功立业理想的抒发。如薤露行、蒿里行,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

5、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1.直率地坦露了自己内心世界,形成了古直悲凉,悲凉慷慨、沉郁雄健的风格。 2.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 3.以四言诗成就为高 。,小结,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

6、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曹丕(187226),字子桓,世称魏文帝 。,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一、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二、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雁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7、,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何梁?,燕歌行赏析,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且最完整的一首文创作的七言诗。 情致凄婉动人,语言浅显清丽,音律和谐流畅,体现了曹丕诗的艺术风格。,曹丕的新变,个人情感的抒发。 语言的工丽绮练。,第二节 曹 植,曹植(192232)“建安之杰”,字子建,才华横益,但恃才傲物,任性而行。 曹丕称帝后,备受猜忌迫害,饱受萁豆相煎之苦,最终抑郁而死,世称陈思王。,陈思王植子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

8、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严,與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曹植的创作,曹植的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的内容: 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

9、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 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曹植后期因受到曹丕的压制、猜忌甚至迫害,心情忧愤悲伤,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发生显著变化,早期的那种豪迈气概和开朗的情调消失了。 在他后期的诗文中,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充满着受压迫的苦闷与悲哀。如野田黄

10、雀行、赠白马王彪、 美女篇、七哀诗、杂诗等。,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杂诗,南国有佳人 ,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诗歌的艺术特点,“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钟嵘诗品,小结,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多首,其中六十多首诗五言诗。所以,他对五言诗的发展也是有所贡献的。 曹植的诗风格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建安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11、。,第三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出于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宜,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七子之冠冕”王粲,诗风:悲慨深沉 。 钟嵘曾评价他:“其源出于李陵。发愀怆之词,文秀而质赢。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生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

12、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刘桢,诗歌以气势取胜,具有踔厉奋发之气。 元好问论诗绝句评价说“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代表作是五言体悲愤诗。 这首诗长达一百零八句,五百四十字,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人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1.政治理想的高扬。 2.人生短暂的哀叹。 3.强烈的个性表现。 4.浓郁的悲剧色彩。,建安风骨,即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13、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第五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文学,“竹林七贤”,魏晋之际文学的七位代表作家。他们是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阮籍(210263),字嗣宗 。 其一生是苦闷的一生,始终徘徊在高洁与世俗之间,在矛盾中度日,在苦闷中寻求解脱。,阮籍的创作,咏怀诗82首,是他

14、的诗歌代表作。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这些诗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痛苦、孤独寂寞和愤懑的复杂心情,寓时代的悲剧于个人的哀怨之中。,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诗的艺术特点,隐约曲折。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诗品 “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李善文选注,嵇康的诗歌创作,以表现其愤世嫉俗、高蹈独立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风格清峻。 幽愤诗、赠秀才入军,赠秀才入军之十四,息徒兰

15、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可尽言?,第二章 两晋诗坛,西晋诗坛,代表作家有所谓“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 另外还有傅玄、张华,刘琨、郭璞等人。,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太康文学,“太康”(280289),晋武帝司马炎的年号。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士族文人普遍的心态是追名逐利,文人们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几经浮沉。,陆机,“太康之英”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的文学创作,拟古。

16、 风格繁缛。,赴洛道中作其二,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 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 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 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潘岳,世说新语容止:“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潘岳,1.悼亡诗三首 从此“悼亡”成为后代诗人追念亡妻的专有题目 2.诗歌词彩华艳 钟嵘:“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太康诗风,内容上的拟古,形式技巧上讲究藻饰,风格追求繁缛。,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左思 太康别调,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左思的咏史诗,将咏史与咏怀紧紧地结合起来,开了“ 咏怀”的先河。 钟嵘诗品 :“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