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526980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雨霖铃2》公开课-优秀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的有关知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宋词派别,婉约派,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姜夔、李煜等。,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 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岳飞,雨 霖 铃,柳永,关于离愁:,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黯然

2、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雨霖铃,柳永 (约980-约1053年), 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 行第七,世称柳七。少年时 到汴京应试,狂放不羁,由 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 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 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 种浪子作风。柳永因了这举 第不进倍受打击,之后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 的生活。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作者简介,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 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 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 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

3、的作 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 人。 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 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 柳 词”。 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 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 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写作风格,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 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时人云:

4、“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四大旗帜,闺语”李清照 “情长”柳永 “别恨”晏殊 “愁宗”李煜,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仁宗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途经江州,照例流浪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

5、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烟花巷陌,柳永情事,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

6、价。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就成了歌妓们的最高愿望:“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 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柳永 一袭磊落青衫 茕然立于繁花落叶之间 眼里有无

7、处安放的深情 谁也抹不平他心中的忧伤 春意阑珊拿不起的是书卷 秋雨连绵放不下的是思念 潇湘河畔 寻寻觅觅 红尘良伴 无限江山 时运不济 如何指点,解 题,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 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 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 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 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文本叙述柳永与红颜知己离别之事,哪些是离

8、别前之句,哪些是离别后之句。 2、寻找作品中完整的写景的句子,找出意象,分析其写景技巧和作用。 3、作品的情感是什么?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个“竟”字,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把“执手”换成“牵手”或“握手”好吗?为什么? 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其实有千言万语。 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 出话来。你能试着代他说两句吗?请展开想象写一 写,和大家分享。,合作探究,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酒”无味, “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借景 抒情,用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

9、 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名句赏析景,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酒,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醒,愁来,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

10、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可想而知词人的心情。,酒醒,愁来,整体感知,问题: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朗读该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触景生情),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辛弃疾 书博山道中壁) 杜甫 登高 秋瑾 刘禹锡秋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拓展应用,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呢?试试看吧!,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兰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课堂小结,忆柳永 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 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 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怀念柳七郎。,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